武陵山生态区青花菜漂浮湿润育苗技术的探讨与应用
2013-03-07湖南省蔬菜体系武陵山片区试验站廖东海何宗桃秦桂芳
■ 文 / 湖南省蔬菜体系武陵山片区试验站 向 平 廖东海 何宗桃 秦桂芳
桑植县永强蔬菜专业合作社 吕绍强
青花菜是武陵山生态区主要的反季蔬菜之一。近年来,武陵山片区试验站探索运用漂浮湿润育苗技术,不仅提早了青花菜生产季节,而且培育出的菜苗根系发达、生长整齐、植株健壮;大田定植省工,成活率提高、发病率降低,平均产量大幅提升。青花菜漂浮湿润育苗技术已得到山区菜农的普遍欢迎。
1 温光湿条件要求
青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3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2℃。青花菜要求光照充足,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青花菜性喜湿润,但不耐旱、不耐涝,对水分要求较严格,尤其在育苗阶段,防旱和防涝是苗期管理的重点。武陵山生态区应用漂浮湿润育苗设施,灵活控制温光湿条件,能满足青花菜苗期的生长需求。
2 漂浮湿润育苗方法
2.1 场地选择
育苗场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靠近洁净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四周无污染的地方,且电源充足、地形开阔,便于建立标准育苗拱棚群,同时还要求两年以上未种植茄科或十字花科作物。
2.2 设施搭建
塑料大棚规格为脊高2.5~3米,跨度8米,长度36米;二连栋以上大棚的单栋跨度8米、脊高4~6米、长度36米。育苗池建设如下:一个单体大棚8个育苗池,中间过道宽0.5米,两旁各4个育苗池,每厢育苗池(内空)长8.2米 × 宽3.65米,苗床高10厘米,过道及苗池用规格为24厘米 × 12厘米水泥砖铺设。在每栋大棚内靠门旁建一个洗手消毒盆,以及一个长3米、宽1.5米、深0.6米的营养池。
2.3 漂浮池消毒
漂浮池建好后要清洗消毒,可用20%漂白粉700~8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20分钟后,再用刷子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防止药液残留影响菜苗正常生长。
2.4 漂浮液制作
在漂浮池中加入10厘米左右深的干净水,保持氮素浓度为150~200微升/升,施肥时将肥料溶解后再放入漂浮池混匀。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施在漂浮盘上,以免伤苗。
2.5 基质装盘
采用经过高温消毒的基质加水拌和使之湿润,加水量的多少以基质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再将基质填满已消毒的育苗盘的孔穴,基质装填要充足、均匀,松紧度要适中。装好盘后将漂浮盘抬高约0.3米,然后自由下落2~3次,如果周围没有基质溢出,即可再将盘填满打孔。
2.6 消毒摧芽
2.6.1 种子消毒 针对青花菜的主要病害选用相应的消毒处理方法。(1)热水处理: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2)高锰酸钾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催芽。(3)磷酸三钠消毒:先用清水浸种3~5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
2.6.2 浸种催芽 消毒的种子用温水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洗净,置于发芽箱中28~30℃保温保湿催芽。
2.7 播种放盘
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先将漂浮盘内有机基质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再薄撒一层有机基质,摸平漂浮盘表面基质,而后将种子直播至漂浮盘孔穴中。播种后覆盖有机基质0.8~1.0厘米厚。
2.8 苗期管理
2.8.1 温光管控 冬春育苗需盖膜保温,在保证秧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膜保温;早春育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温度控制在15~10℃;夏秋育苗需遮光降温,适当控制水分,并适时逐渐撤出遮阳网,进行炼苗。苗期温度管控详情见表1。
2.8.2 壮苗指标 苗高15~20厘米、茎粗0.3~0.4厘米、5~6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斑痕。
2.8.3 杂草及病虫防控 育苗盘中的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当地主要病虫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和蚜虫等,可采用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如下:(1)连栋大棚内运用黄板诱杀蚜虫。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厘米 × 40厘米),其上涂一层机油,数量为30~40块/亩。(2)中小棚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3)用40~50目防虫网覆盖隔离。采用化学防治时,使用的药剂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要求。主要病虫防治的选药用药方法见表2。
2.8.4 控水炼苗 菜苗移栽前7~10天开始控水炼苗。炼苗时把塑料薄膜剪破,让池水流出去,便于排除积水;用泡沫砖将漂浮盘垫起来,然后每天浇水,菜苗水分含量以中午发生轻度萎焉、早晚能恢复正常为宜。
3 常见问题与防控措施
3.1 常见问题
3.1.1 盐分升高 如基质电导率过高,遇到高温干燥的气候时将使盐分浓度升高,对菜苗造成危害。
3.1.2 菜苗螺旋根 播种过浅或基质装填过于压实时,如种子直接播在基质表面上,发芽后由于基质表面的肥水条件就可满足菜芽的生长,因此根系成螺旋状盘旋在基质表面,而不向下生长。
表1 苗期温度管控指标
3.1.3 孔穴基质干燥 装盘时基质水分不够,而基质装好后又放了一段时间才播种到漂盘,或基质装填过松,都会在漂盘摆放到漂浮池中时,使基质从漂盘底孔漏出,孔穴中基质形成断层,造成水分不能正常吸湿到表面,从而影响了出苗。
3.1.4 蓝绿藻滋生 苗盘放入池后不能把池面全盖严,为青苔、蓝绿藻的生长提供了空隙;在漂浮育苗盘的基质上有水分也会导致青苔、蓝绿藻生长。
3.2 防控措施
3.2.1 喷水淋溶消除盐害 发生盐害的苗盘可见基质表面发白,有盐分析出,通过喷水淋溶,即可消除盐害。
3.2.2 提供正常扎根环境 减少螺旋根发生 装填基质时要松紧适宜,用手指轻压不再下落即可,确保基质不漏失,保证苗穴基质完整。播种深度以基质表面刚好看不到种子为宜,不超过0.5厘米。控制进入漂浮盘内的水量刚好够毛细管吸收利用;在种子萌芽阶段,要注意天气预报,尽可能避免寒冷、阴云天气。
表2 主要病虫化学防治
3.2.3 防止孔穴干燥 装盘时控制好基质水分,不能过干,现装现播现漂盘。装盘时一定要将孔穴内基质稍加压实,不能过松。出现干穴后,如果还未出苗,应及时用手压实孔穴,补足不够的基质,重新播种,并浇水使孔穴中基质潮湿,以加快水分上渗的速度。
3.2.4 综合控制蓝绿藻 严格控制苗肥中磷肥的浓度,一般氮磷肥的比例以1∶0.5为宜。做好旧盘的消毒工作,控制蓝绿藻产生的源头。育苗池与育苗盘配套,育苗盘放在育苗池中不留空隙,若有露出地方,宜用其他遮光材料将其覆盖。及时通风排湿,控制棚内的温湿度,减小空气湿度。如果产生蓝绿藻即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照1∶1∶6的比列配置波尔多液喷洒在漂盘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