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评论:穿梭法制的背影
——当代中国法治评论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 (二)

2013-03-06王松苗

法治新闻传播 2013年5期
关键词:政论报刊

■王松苗

近现代评论:穿梭法制的背影
——当代中国法治评论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 (二)

■王松苗

作为世界上最先有印刷技术和最先有印刷报纸的国家,我国自近代以降“有100多年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有100多年资产阶级办报的历史,有大半个世纪无产阶级办报的历史”。①但新闻评论真正在报纸上确立地位,是在18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之后。因为19世纪下半叶外国侵略者在我国开始办报时,报刊上虽开始出现言论的形式,但还只是混沌的样式,并没有扎根中国社会。当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改良派从他们的外国 “先生”那里学会了办报,学会了用报刊言论呼吁变法维新以后,那些洋人 “先生”们从此就渐渐退出了中国报刊论坛。

尖锐的民族矛盾,深重的民族危机,唤醒了民族精英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交织着革命与反动、进步与倒退、奋进与沉沦的斗争,也直接孕育、发展了含有法制内容的新闻评论。

以政论为主 (1874—1893):散见法制的星光

为反对英法帝国主义等对我国的侵略,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之后逐渐提出了一些改良政治的主张。思虑之后,他们把办报作为宣传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和推动改良运动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从1874年起开始的20年里,这些资产阶级改良派先后创办了 《昭文新报》、 《循环日报》和《述报》等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报纸,大部分 “始终以政论为主要内容”。②

新思想需要新手段来呈现。于是,报纸的新闻文体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革。拿报纸言论来说,不仅从形式上已开始摆脱 “八股文”、 “桐城派” 的束缚, 逃离了 “代圣人立言”、 “托古证今”的程式桎梏,努力转向新闻评论,而且在内容上也由回避尖锐的政治问题,不敢触及时弊,到逐步和政治经济法制问题相联系,并渐渐向政论方向发展,在政治上明确提出励精图治的要求。这一时期,王韬和他的密友郑观应的论说,可以说是异军突起、独放异彩。其中尤以王韬于 1874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影响最大,③也有人如王兴华等认为是2月4日。这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王韬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之一,因与太平天国有染,被清廷缉拿,于1862年逃亡香港。通过两次周游列国,他开阔了眼界,坚定了 “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他撰写的100多篇政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力主变法的政治观点,反映了我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发展的愿望。这些政治论文,虽然还说不上是真正的新闻评论,但在我国报纸评论的沿革中,却起了可贵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一些带有法制内容的政治性评论,不仅突破了当时 “桐城时文”、八股程式的局限,而且成为 “载道之器”,有力地引导了当时的社会舆论。

比如,面对 “知法度之美,而不知奉公守法,行之维力,不至视作具文”的状况,王韬在 《变法 (中)》中提出的变法,不是简单的法律、制度的移植,而是由表及里、由本及末、由内及外、由大及小,移风易俗,无形无觉的 “全面变革”。他对症下药地指出,中国亟须完成以下 “四变”: “其一曰:取士之法宜变也”, “其一曰:练兵之法宜变也”,“其一曰: 学校之虚文宜变也”, “其一曰:律例之繁文宜变也”。这 “四变”可谓切中时弊,而且论证充分。比如,在论述繁律宜简时,他说——

“其一曰:律例之繁文宜变也。昔高祖入关,其与民约,不过约法三章耳。近世之吏,上下其手,律例愈密而愈紊,不过供其舞文弄法已耳。拘牵文义,厥弊日滋。动曰成例难违,旧法当守,而一切之事,都为其所束缚驰骤矣。是朝廷有行法之名,而无奉法之实也。是不如减条教,省号令,开诚布公,而与民相见以天也。”④

其实,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魏源等人亦曾表达过很好的新闻主张,撰写过出色的政论,但彪炳于论坛尤其是法制论坛的最早一人却是王韬——其原因就在于王韬的文章更适合于报纸刊登,论题具有广泛的意义。说王韬是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也是法制政论家),除了时间上的优势以外,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他的论说直指时弊,褒贬得失,倡言改革,这是过去的中国报纸上从未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给当时渴望中国社会变动的士大夫以极大的鼓舞。二是王韬的文体被认为是当时那种文无不言的桐城文体向现代文体变更的转折点。

向评论转型 (1894—1914):渗透法制思想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被国难警醒的士大夫特别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首领们感到有必要组织政治团体,并通过创办报纸来宣传主张,号召大众,以图变革国家命运。1894年8月17日,第一个改良主义团体——强学会,在北京创刊了机关报 《中外纪闻》(刚开办的四个月报名叫 《万国公报》);1896年12月1日,强学会的上海分会创办了 《强学报》;强学会被迫解散以后,改良派首领之一、著名报刊政论家梁启超于 1896年 8月在上海创办 《时务报》。

梁启超的大量政论如 《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不仅思想新颖,有力地抨击了以练兵购械为主的洋务新政,直接为变法运动服务,字里行间渗透的救亡图存、改造中国的豪情和“以言易天下”的抱负,被认为教育了包括青年毛泽东、邹韬奋和胡适在内的整整一代人。⑤“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纵笔所至,略不检束”, “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的特点,使梁启超的评论 “草野为之歆动”。由于文笔犀利,不拘一格,感情喷涌而出,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煽动性,使政论文体更加通脱。其鲜明的观点、恣肆的个性、瑰丽 (甚至过显华丽)的文风享誉报坛, “被誉之为 ‘时务文体’,群起效仿,风行各地”,⑥将报刊政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梁也因这种“报章体” 和 “新文体”, 被视为奠定进步报刊政论传统基础的第一人。⑦

比如,在 《变法通议·自序》中,他论证变法的必要性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其一,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其二,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其三,自然之变,天之道也,或变则善,或变则敝……代兴者审其敝而变之,斯为新王矣。苟其子孙达于此义,自审其敝而自变之,斯号中兴矣。汉唐中兴,斯固然矣;其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旧国必用新法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要 “用其新,去其陈,病乃不存”。最后,作者还特地声明“言之无罪, 闻者足兴”。⑧

这一时期,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比较有名的有 《苏报》 (1897年)、 《中外日报》 (1898年)、 《中国日报》(1899年)以及首倡时事短评 (简称 “时评”)的 《时报》 (1904年)等。 以上诸报以论政为主,在新闻文体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其中 《时报》首倡的 “时评”为新闻评论孕育了新的生机,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 该报主办人狄平子 (楚青) 说:“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而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尔。”当时的 “时评”大体相当于现在报台中的 “短评”或 “编后”,它抓住当天报上的一则新闻,题目具体,一事一议,针对性强,使报纸找到了一个新闻和评论相互配合的形式,为各报开辟时评或类似时评的言论专栏起到了示范作用。梁启超、章太炎和严复都是这一时期我国报刊政论的开山鼻祖。⑨

嗣后,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各个革命团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联合组成了中国同盟会,并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民报》,这被称为革命的言论总机关,宣传民主革命主张,反对君主立宪。为了肃清已成为革命障碍的改良主义影响, 《民报》同梁启超主办的改良派机关报 《新民丛报》,围绕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土地制度等问题,开展过激烈的论战。论战前后持续了两年之久。

1905年 11月 26日,孙文在 《〈民报〉发刊词》中就 “三民主义” 这个又政治又法制的问题进行了精辟论述: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 递嬗变易”……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所以, “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 《民报》所为作也。”⑩

在此期间,革命派和改良派在国外各地的机关报全部投入了论战。经过这场论战,革命派取得了思想领导权,在理论战线上击溃了改良派。不少原来受改良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在论战中受到教育,转向革命。在这场论战中,形式逻辑作为论证的方法进入报界,从此成为以后政论文写作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 《中国日报》、 《新民丛报》 在倡导编者按这个更短小、活泼的评论手段上所作的贡献,也是不容抹杀的。

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前后,同盟会系统政党办的 “三民报” (这里有“竖三民”、 “横三民” 之分, “竖三民”是指辛亥革命前于右任等创立出版的《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 《民立报》;“横三民”是指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筹办的 《国民新闻》、 《民权报》、 《中华民报》),在精心而快速写作社论,使社论具有强烈的时间性和新闻性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

总之,从中日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后,顺应社会政治形势的需要,一时报纸勃兴,议论激昂,撰稿人大多为当时政坛上的活跃人物,他们往往以撰写政论作为参加斗争的重要手段,像孙中山、 宋教仁、 陈天华、 邹容、 秋瑾等。当时政论一般占到整个报刊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政论的好坏和影响的大小,成为衡量报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报刊在群众中的口碑,主要是通过它所发表的脍炙人口、动人心弦的杰出的政论文章建立起来的。⑪这时期报纸言论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 (法制)、外交,而且涉及军事、经济等问题,是我国报刊言论从政论向新闻评论演变的黄金时代。从此,新闻评论已正式成为报纸的四大件 (新闻、 言论、 副刊、 广告) 之一,文字风格也从文言变为半文半白,无论是社论、 专论、 释论、 短评、 编者按,均逐步成形,奠定了我国新闻评论发展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之后,胜利的果实很快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抢夺,继而社会又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袁世凯为了实行独裁统治,对革命报刊和报人大肆摧残,报刊出版事业受到了比清朝末年还要严重的破坏。在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下,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明显暴露。有些报刊经不起考验,丧失鲜明的政治立场, 把政论放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往往日撰二三百字时评,敷衍塞责而已”;另有一些报刊则钱欲熏心,时时待价而沽,不惜使自己沦为任何一个肯出钱的军阀或政客集团的附庸;个别报刊完全堕落成了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几乎没有真正的政论可言。一句话,袁世凯篡位后,我国的报刊出版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⑫

即便如此,仍有人铁骨铮铮,写下了精彩的法制评论。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 《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精彩的时评短论 《杀》。文章只有 24个字,却一连用了4个 “杀”字,端的是杀气腾腾,表现了这位爱国青年的极大义愤!

“熊希龄卖国, 杀! 唐绍仪愚民,杀! 袁世凯专横, 杀! 章太炎阿权,杀!”⑬

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短的时评——这个第一篇政治时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第一篇法制时评,尽管他只是表达了激愤而没有讲出多少法理,但一切都在民心中,一切都在不言中。

从1874年到 1914年,政论逐步向评论靠拢,法制评论虽然尚未成为一种正式的体裁,但诸多评论中,都不难寻觅其踪影。当然,也有人把1870年代至1920年代之间的评论,称之为发育中的新闻评论,意即处于传统政论与当代新闻评论之间那些呈现过渡特征的评论文章。⑭当代新闻评论的某些特征,同传统政论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论据类型、读者适应性等方面显示的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传统政论而自成一格。二者之间的递变现象起始于 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若以作品来界定具体时期,可以划定在王韬的《循环日报》论说与张季鸾的 《大公报》社评之间。

考察整个过渡时期,可以说今天的新闻评论文体是多位作者共同创立起来的。 其中, 又以梁启超在 《时务报》、《新民丛报》时期和后人在五四时期的两次文体改革最有代表意义。⑮

向新闻靠拢 (1915—1949):传播法制精神

“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可用一成。”⑯孙中山先生经过多年斗争,总结出的这个道理,对进步青年影响很大。以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高举起 “民主”、 “科学” 和文学革命的旗帜,向形形色色的封建教条展开了有力的讨伐和冲击。

1915年,陈独秀改组 《新青年》,倡扬思想解放,追求民主和科学,发表了大量批判孔孟之道,反对帝制和封建礼教的言论文章,使思想界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尤其以他 1919年 1月 15日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最为著名。这既是一篇政论,也是一篇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不折不扣的法制评论:

这几条罪案,本志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 (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抗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要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⑰

心平气和地奉劝当局之后,陈独秀表明了他不屈不挠的坚决态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⑱

与此同时,李大钊在1918年创办的《每周评论》中,力主恢复我国报刊政论传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写作评论,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勇敢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产阶级报刊评论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1919年 7月,毛泽东创办 《湘江评论》。1922年 9月13日,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 《向导》在上海创刊,这是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1931年12月,中国共产党终于创办了一张能够正常出版的、公开发行的机关报——《红色中华》。⑲1938年 1月11日,在国民党统治区汉口 (后迁重庆)创办了 《新华日报》。⑳1941年 5月16日, 《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这是第一张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该报十分重视评论,把按照党的意志指导实际工作列为评论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当好党的喉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宣传家如毛泽东 (国共合作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 《政治周报》 的首任主编)、 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周恩来、萧楚女、邓中夏等,开始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从事言论写作,我国报刊评论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政论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均与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报刊政论有很大不同。除社论以外,由政论与新闻报道结合而成的 “述评”体得到了普遍应用。由 《新青年》开创的 “随感录”成为报界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南来分析问题;坚持党性原则和阶级性原则,做党的喉舌;积极发动人民群众,指导现实革命和建设,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现实针对性;立场坚定,态度鲜明。㉑同时,这一段的评论坚持以理服人,讲政治,讲公理,讲辩证,渗透法制精神。

鲁迅被认为是 “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杂文家。小小的杂文,常常撼动着偌大的中国专制体制和专制文化的根基。朱自清先生赞扬说: “鲁迅先生创造了将诗和评论凝结于一起的 ‘杂感’,这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独特形式的诗……”㉒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范荣康认为,鲁迅那些直接取材于报纸新闻的杂文, “是十足的新闻评论”,㉓只是写法上并不拘泥于新闻事实,往往由此说开去,因而与时评有所不同。但非常讲究说理艺术,既 “短而有骨力”, 又 “生动、 泼剌、 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特别是他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的手法,“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为现代报刊杂文奠定了基础,并使杂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社会论文”。

与此同时,一部分改良派的报纸,政论也大为加强,有时占报纸主要地位半版以上。 “专论”、 “代论”、 “事论”等形式名目繁多,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批进步的新闻工作者都很重视报刊言论,其中以邹韬奋最为突出。

从 1926年接办 《生活周刊》起到1944年逝世,前后十几年,邹韬奋主办了 《生活周刊》、 《大众生活》等 7种报刊,并亲自主持报刊的言论工作。他的《小言论》 (以后为 “社评”) 和 《读者信箱》,影响十分深远。邹韬奋小言论的特点是善于抓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群众想说的话,往往从一件具体事生发,采取谈家常的方式,评它三五百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简单干脆,明白晓畅,既生动活泼又有战斗性——“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很适合群众阅读,被广大读者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在实践的基础上,邹韬奋非常重视报刊言论的理论升华。他提出报刊的基本任务 “一方面在领导社会,一方面在能反映社会大众的公意”。对于报刊评论的性质,他认为言论应该 “代表舆论”,“反映最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站在真正大众的立场上,提出真正有利于国家民族进步的事情和主张”; “撰述评论的人最重要的品性是要能秉承自己的良知说话,不受任何私人或团体的指使威吓利诱,或迁就私人和情面做违心的言论”。㉔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报刊也积极运用评论,传播它的思想观点。其突出代表是 《大公报》。该报于 1902年 6月由英敛之创刊, 以论说之 “敢言” 著称,所谓 “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论起《大公报》的灵魂人物,自然非张季鸾莫属。他 1926年接办 《大公报》,担任总编辑,主持笔政 15年,写的政论不下3000篇,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论家。他才思敏捷,出手很快, “看完大样写社论”,倏忽而就,文采斐然。比如他的代表作 《蒋介石之人生观》,一上来就切中要害气度不凡:

“离妻再娶,弃妾新婚,皆社会中所偶见,独蒋介石事,诟者最多,以其地位故也。然蒋氏犹不谨,前日特发表一文,一则谓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再则谓确信自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反翘其浅陋无识之言以眩社会。吾人至此,为国民道德计,诚不能不加以相当之批评,俾天下青年知蒋氏人生观之谬误。”

张季鸾提出过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理念,倾力打造 《大公报》“文人办报”的风格,虽然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做到,但当时的报纸还是吸引了一批著名人士。比如,郭沫若在此发表了著名的 《甲申三百年祭》。胡适 1931年5月曾撰文总结 《大公报》成功的两条经验——“登载确实的消息”, “发表负责任的评论”。

1919年11月15日, 《大公报》报道长沙女子赵五贞被迫嫁给比她大20多岁的古董商,在花轿中自刎身亡。身为该报 “馆外撰述员”的毛泽东立即在16日的 《大公报》上发表了 《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一文。在分析赵女士面临的三面铁网无法冲破之后,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

“昨日的事件,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这种事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吾们讨论各种学理,应该傍着活事件来讨论。” “希望有讨论热心的人,对于这一个殉自由殉恋爱的女青年,从各种论点出发,替她呼一声 ‘冤枉’。”㉕

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报社的支持。报社就此事组织了专栏讨论,共发表文章三四十篇,其中有 9篇是毛泽东的,其中就事说理的很多提法,于今日之法制精神依然不悖。

但 1923年改组后的 《大公报》,自1927年向蒋介石靠拢以后,对当时政治事件也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甚至是反动的意见,这些言论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有很大的煽惑作用。为了揭露这些评论的实质,指明事件的真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 《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运用巧妙的斗争艺术,与它进行过激烈的论战,深刻揭露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阴谋,回击了对共产党的诽谤。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 《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人民的心中成为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大潮中,中国评论界可谓群星闪耀:梁启超、黄远生、 邵飘萍、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陈布雷、邵力子、张季鸾、邹韬奋以及后来的范长江、胡适、张友渔等等。当年新闻评论的繁荣也一度盛况空前。不仅专业报人写评论,一些知名人士、作家也加入到了报刊评论的行列。这种各界名流纷纷主撰新闻评论的景观,在 20世纪上半叶十分引人瞩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评论财富。他们以自己的写作实践推进了我国新闻评论走向成熟的进程,为促进新闻评论文体趋于完备和法制评论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向导师学习:无产阶级评论的法制启蒙

追根溯源,无产阶级评论在中国的勃兴,深受革命导师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都有亲自参与办报、创作言论的历史。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自己所主办的 《新莱茵报》、 《火星报》、 《明星报》 等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评论,都及时地对当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革命运动中提出的新问题作了卓有远见、深刻透辟的解答。1842年,马克思写下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这可以算作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无产阶级法制评论的开端。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马克思任 《新莱茵报》总编辑,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公开发表评论的阵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上发表了大量述评、社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态度。如1851年马克思与琼斯合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自由的基础。”㉖后该报被迫停刊,马克思和恩格斯转而又在美国进步报纸 《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纸上继续笔战。据统计,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为美国 《纽约每日论坛报》写评论,共写了500余篇,几乎占他们一生撰稿1600余篇的三分之一。

列宁的办报活动是与他的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00年12月,他就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火星报》。后来,又陆续在日内瓦创办了 《前进报》、 《无产者报》,在彼得堡创办了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 《新生活报》,并发表了大量政论。1912年5月5日, 《真理报》创刊,这是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从 1912年至 1923年,列宁在 《真理报》上发表论文 852篇,其中绝大部分是评论和署名评论。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十月革命的短短几个月里,就为 《真理报》撰写了70多篇评论。革命导师的这些光辉评论,高瞻远瞩,生动泼辣,富有炽烈的战斗激情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投身斗争的号角和旗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㉗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的主要领导人,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是把党报评论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就报刊评论工作发表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同时还亲自为报纸刊物写下了许多闪耀着马列主义理论光辉,充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社论、评论、按语等。这些光辉篇章,不仅给革命和建设事业以有力的指导,而且在由党的主要负责同志关心并写作报纸评论方面,为全党作出了榜样,提供了范例。

毛泽东在每个革命历史时期,特别是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新华社、 《解放日报》撰写了许多重要评论、社论。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质问国民党》、 《游击区也能进行生产》、 《将革命进行到底》、 《别了, 司徒雷登》、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 还是侵略?》、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等, 讲政治, 讲公理, 讲法制,而且 “傍着活事件来讨论”,显得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能道人所未道之理,言人所未言之势。这些评论著述,不仅内容博大精深,在国内外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真实而生动的历史记录,而且也是报纸评论的珍品,正如范荣康所评价的: “在文风上,毛泽东的新闻评论兼收并蓄,集中西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一代先河,对当代新闻评论的影响至深且远。”㉘这种影响同样体现在逐步发展的法制评论之中。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这是毛泽东对黄克功枪杀刘茜一案的批语。㉙这个评论性的批语,经过当时的媒介,在人民军队中广为传达后,其所体现出来的法制的严肃性、民主性和平等精神,深入人心,对建国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为此进行了一句精彩点评: “它为将来的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好的法律榜样。”

(本文选自 《法治评论道与技》 一书;作者系原检察日报社总编辑,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

注释:

①方汉奇主编: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一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方汉奇: 《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丁法章: 《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④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⑤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⑥甘惜分主编: 《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⑦杨新敏: 《新闻评论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⑧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0页。

⑨丁法章: 《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⑩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3-44页。

⑪转引自方汉奇: 《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⑫丁法章: 《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

⑬当时,熊希龄是财政总长,唐绍仪是国务总理,袁世凯是临时大总统,章太炎是社会名流。

⑭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⑮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⑯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91页。

⑰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59页。

⑱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59页。

⑲范荣康: 《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页。

⑳杨新敏: 《新闻评论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㉑杨新敏: 《新闻评论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㉒朱自清: 《鲁迅先生的杂感》,1948年版。

㉓范荣康: 《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㉔俞月亭: 《韬奋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㉕顾勇华、陈杰编著: 《中国新闻评论名篇赏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329页。

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95页。

㉗范荣康: 《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88-89页。

㉘范荣康: 《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35页。

㉙1937年10月5日,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队长黄克功约女青年刘茜到延河边散步,逼婚不成,遂枪杀了刘茜。案件惊动了毛泽东主席。193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复信边区法院院长雷经天,同意对黄克功处以死刑。

观点速递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价值消减是事实,但并不等于必然消亡,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完整且成熟的媒体基因、有广阔的受众市场,又拥有较为丰富的牌照资源,良好的媒体品牌以及常年沉淀的特定受众群。时下大热的自媒体,目前看来是对传统媒体的一个补充,但只是一个细分市场。传统媒体当下应变的对策是可以通过 “重构价值”获得新生。即可以用信息的质对抗新媒体的量,专注于信息的质的提升。

(李黎, 《新闻战线》201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政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政论翻译研究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解放前《观察》周刊的政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