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辅助治疗手足口病53例
2013-03-06张艳琴
陈 涵 夏 魏 张艳琴
(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儿科,信阳464200)
中药辅助治疗手足口病53例
陈 涵 夏 魏 张艳琴
(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儿科,信阳464200)
目的 观察辅助中药口服及熏蒸泡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西药退热、抗病毒、补充维生素,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抗生素;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热泻脾饮及三黄汤加减熏蒸泡洗,治疗3天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临床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清热泻脾饮加减口服及三黄汤熏蒸泡洗辅助治疗效果很好,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足口病;清热泻脾饮;三黄汤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好发年龄为1~5岁,尤以3岁以下多发。现就我院2011~2012年两个春夏季诊断手足口病并进行中医治疗的患儿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5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2版8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5岁,平均(2.4±1.4)岁;病程1~2天。治疗组53例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9月~5岁。平均(2.5±1.4)岁,病程1~2天。全部患儿均有发热,口腔黏粘膜疱疹或溃疡、疼痛、流涎,手掌足底见斑疹及斑丘疹;血白细胞计数3.6X109/L~12.2X 109/L。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利巴韦林抗病毒、补充多种维生素、补液,体温38.5℃以上给予口服布洛芬退热;白细胞大于10.0X109/L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泻脾饮加减,方剂标准参照《方剂学》,口服,每日3次,连服3~5天;三黄汤(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生大黄15g,苦参15g,金银花15g,连翅15g,蒲公英15g)加减,煎水熏蒸泡洗,每日2次,1次约20分钟。
两组均为3天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用药3天热退,口腔疼痛消失(3岁以下婴儿表现烦躁、哭闹明显好转,食欲恢复正常),口腔疱疹或溃疡基本消失,手足斑丘疹基本消失。好转:用药3天热退,咽痛减轻(3岁以下婴幼儿表现烦躁、哭闹好转,能进食),口腔疱疹及溃疡明显好转,手足斑丘疹色素沉着,无新皮疹出现。无效:用药3天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2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发热、口腔疼痛及口腔黏粘膜疱疹、手足皮疹消失平均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辅助清热泻脾饮口服、三黄汤熏蒸泡洗治疗,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χ±S,d)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疗程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所以应积极治疗。
手足口病口腔黏粘膜疱疹,属中医“口疮”范畴。“口疮者,满口赤热,此固胎禀本厚,养育过湿,心脾积热”[3]。中医认为,热证多见,心脾积热,其热循经上行,熏灼口腔,发之肌肤,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热迫经络,腐蚀肌膜,则使口腔黏粘膜红赤,疱疹,溃烂,手掌、足底疱疹。治疗上以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内服清热泻脾饮,金银花、蒲公英、黄芩、连翅、野菊花、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抗多种病毒,抗感染,解热镇静。三黄汤,药物组成: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连翅等,熬汤熏蒸泡洗,1次约20分钟。方中生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作用。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手、足、臀部的斑丘疹、疱疹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12
1672-2779(2013)-15-0020-01
杨 杰
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