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探讨
2013-03-04罗海平王若兰
罗海平 王若兰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探讨
罗海平 王若兰
特约栏目主持:罗海平
男,汉族,中国农业大学MBA硕士,中国种子协会蔬菜种子分会常务理事,江西正邦种业有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辣椒资深育种专家,对种业的经营、管理、营销有独到的一面,是种业“技术向精,管理向细”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长江蔬菜》、《中国蔬菜》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导读: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了。为什么蔬菜种企始终摆脱不了“不大不强”的命运呢?
“育、繁、推”一体化的思维习惯是蔬菜种企经营者头上的一道紧箍咒。蔬菜种企要做大做强,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经营模式。产品同质化与一个品种多个包装是如今做蔬菜种子市场最烦恼的事,但是否让烦恼的事也能演变成开心的事,就看你怎么经营。产品同质化追溯源头就是良繁基地,而一个品种多个包装如果往更高层次推进,就是要解决渠道宽度和深度的难题。“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对迫切需要“转型与升级”的蔬菜种企而言,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弹指一挥间,中国改革开放转眼就30年了。中国经济也实现了腾飞,让世界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但从现实来看,种子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应该慢了不是一拍二拍。整个种子行业,特别是蔬菜种子行业,不要说又强和又大,就是大而不强或不大而强的都极为少数。为什么蔬菜种企始终都摆脱不了“不大不强”的命运?面对如此窘遇,突破口又到底在哪?
1 “育、繁、推”一体化与种企经营
1.1 如何辩证理解“育、繁、推”一体化
思想决定命运,探究蔬菜种企不大不强的根源。不得不说种子行业内的2个不好习惯:一是行为习惯,诸如偷品种,基地套种,取相同或相近的品名,低价销售等等;二是思维习惯,每讨论种子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都会提到“育、繁、推”一体化,种企规划发展时,经营者也会且必须长篇大论累述“育、繁、推”一体化。前者的行为习惯,有的已到了像开车者红灯停绿灯行的地步,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评论其好坏意义不大,没思想的生意,能做多久,全凭运气,最终会自生自灭的。后者的思维习惯,要扣上个帽子的话,应该是固化的思想者,对种子行业及自身经营的种企照样有害,且会随时间的推移,毒害进一步加深。
“育、繁、推”一体化作为种子行业发展的导向,早已深入做种子人的骨髓,犹如金庸笔下对练功者的《易筋经》。如要作些解析,有二点,其一是“育、繁、推”一体化,有点像我们从小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等等,现在会思辨了,知道有的并不全对;其二是站到种子行业更高更广的竞争层面,把“育、繁、推”一体化作些解构,结合商业特性和企业经营管理加以分析:育―――育种,繁――良繁,推―――推广,简单明白,本质上都是技术活,技术员与专家便可搞定的事,三者一体化也不过是种企实现三个部门有机协作而已,只是种企管理出效益的一个方式。问题就在这里,使得蔬菜种企经营者只知道品种、生产、销售,而忽略其以外更深更广层次的思考。大家知道,经营企业不是技术、专家就可做的事,必须由企业家来完成。中外无数个事例都可以证明,一流的企业都不是一流专家做成的,如李嘉诚、马云、柳传志、张瑞敏、乔布斯、稻盛和夫等等。
1.2 “育、繁、推”一体化与种企经营之间的本质
“育、繁、推”一体化的思维习惯是蔬菜种企经营者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就像以前,父辈们都会要小孩学门手艺,一技在身,只要勤快,养家糊口绝没问题,但要大富大贵,仅靠手艺很难。“育、繁、推”一体化,对蔬菜种企而言,也是一门手艺,要做强做大还须解放思想,运用商业智慧,在经营模式上加以创新。
种子是典型卖技术的行业,品种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出路。品种技术是基础和关键。有了优良的品种,还要有优良的繁育技术以及优良推广品种的方式。所以,“育、繁、推”是经营的基础,蔬菜种企要实现做强做大的梦想,最终是要做品牌和服务。如家电行业,格力、海尔、长虹等是专业品牌的成功,国美、苏宁则是经营模式的成功。种子行业既需要“格力、海尔、长虹”,更需要“国美、苏宁”。穷则思变,蔬菜种企经营模式的创新,还要回归到种子市场,只有对种子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对蔬菜种子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才能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
2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探讨
2.1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理论依据
如今,做蔬菜种子市场,大家最烦心的事,概括起来主要是产品同质化和一个品种多个包装。最烦恼的事是否也能演变成最开心的事?编剧就是你我,产品同质化追溯源头就是良繁基地,品种良繁受地域、气候及技术经验所限,基地生产需高度集中,又不能像工业产品一样在车间进行。如果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要想办法调整风帆,如果不能改变事的结果,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产品同质化说明市场有需求,良繁基地则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加上种子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从基地生产到仓库加工包装再到市场的运输费用相对低下,蔬菜种企要改变的就是顺时顺势建一个大仓库―――“生产基地化”,把以往良繁部门的事变成公司化运作。而一个品种多个包装如果往更高层次推进,就是蔬菜种企要解决渠道宽度和深度的难题。即把一个品种多个包装分销的方式,再往上推一步,变成多公司来销售―――“销售公司化”。
2.2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概要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的本质应该是做种子的专业化,即:一是如何做得更专业?二是如何设计组织模式?三是如何占有市场最大化及得到理想的获利水平?第一个问题是人才的问题,“生产基地化”是育种要有专业人才,繁种需要专业队伍;“销售公司化”是营销专业化的问题,包括品种技术推广和销售两个内容,同样需要专业化队伍。第二个问题是组织的创新,没有新的组织就没有新的经营模式,简单来说,纯粹的“生产基地化”很容易,纯粹的“销售公司化”也很容易,但要在一个组织内,实现二者的独立公司化运作并达到高效,组织的设计和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第三个问题只是蔬菜种企应用“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所要的一个结果,体现的是一个经营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
图1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组织结构
表1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组织结构说明
总之,种业“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的经营模式是:一个大品牌公司下的两个功能性的公司。“生产基地化”是以育种和良繁为功能的公司,以输出品种技术和品种繁种为获利定位,我们通常所说的卖专利和代繁应区别于种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实现公司化运作,做到财务独立核算。“销售公司化”是以产品销售为功能的公司,以市场占有率和服务为获利定位(图1,表1)。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的经营模式是基于中国蔬菜种植结构等国情及蔬菜种子行业特点下,一个比较理想且适合蔬菜种企的经营模式。
2.3 “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展望
蔬菜种企传统的良繁生产只是一个部门,公司计划卖什么就生产什么。“生产基地化”要颠覆传统,采取公司化运作,从原来的只是花钱部门变成投资。比如甘肃、新疆等地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各种蔬菜种子繁育,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的重要蔬菜种子良繁基地。“生产基地化”就是要基于这种条件下,育种面向市场,良繁也面向市场,从原来受多种限制中解放出来。不仅要解决本公司的良繁生产问题,还可代繁其他公司的品种,把良繁做出规模和品牌。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巨大,品种丰富,只有熟悉市场,才能做好市场。“销售公司化”就是抓住这一蔬菜种子市场铁律,发挥销售公司在各自区域熟悉市场的优势,把市场做精,做出规模,做出品牌。种苗种苗,种与苗是分不开的,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蔬菜商品苗是发展趋势,种子和商品苗将成为销售公司的重要业务。
面对中国蔬菜种子行业非常时期,“生产基地化,销售公司化”经营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对迫切需要“转型与升级”的蔬菜种企而言,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罗海平,江西正邦种业有限公司,330096
王若兰,江西正邦种业有限公司
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