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43例
2013-03-03林德土刘秉忠
林德土 刘秉忠 孙 波
(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永泰3507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43例
林德土 刘秉忠 孙 波
(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永泰350700)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胃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胃炎在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脾胃病专科门诊符合脾胃虚弱证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3例,其中男18,女25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9±2.6)岁。西医治疗组33例,其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2.1)岁。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脾胃虚弱证诊断标准 主症: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喜暖;纳呆少食、食则腹胀;大便稀溏;乏力;舌质淡、边有齿痕。次症;气短;懒言;呕吐清水;口淡无味;脉虚弱或迟缓。
判断:具备其中3个主症,或其中2个主症加2个次症,可诊断为脾胃虚弱证。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1.1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上腹部闷胀、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反酸、乏力等。查体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1.2.1.2 胃镜诊断标准 黏膜相红斑,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浅。伴或不伴有黏膜下点状糜烂、出血点等活动性炎症表现。
1.3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硫糖铝+中药(加味香砂六君丸:木香6g,砂仁6g,党参12g,炙甘草6g,茯苓9g,炒白术9g,姜半夏9g,陈皮6g,厚朴9g,白芍9g,生姜9g,红枣9g。)每日1剂共2次煎至600mg,分2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2个月为1疗程。西医治疗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硫糖铝,连续服用2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其他影响本试验的药物,禁酒、禁食刺激性食物。1个疗程结束后停止服药,并在1周内进行疗效评定。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疗程结束,判定疗效:①痊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②显效:疗程结束后,大部症状体征消失(2/3以上),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③有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部分消失(1/3以上);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④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或恶化者。
2.2 临床疗效 见表1、表2、表3。
表1 2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n,%)
表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表3 胃镜及病理疗效比较(n,%)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说明加味香砂六君丸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剂,与西药合用能提高临床疗效,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经过临床的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3 讨论
《素问·玉机真藏》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素问·玉机真藏论》亦有:“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从以上经典理论中我们知道“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就能将饮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供五脏六腑使用而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对饮食物的运化出现障碍,同时对奥美拉唑等西药的吸收也会出现障碍,使药物不能完整的发挥作用,因此单纯的使用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欠佳;而加味香砂六君丸具有健脾益气、运化水谷的功能,故能提高临床疗效。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1.016
1672-2779(2013)-01-0026-01
张文娟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