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牛有意 墨香传情
2013-03-03江洁
□文/江洁
2012年9月,已故知名画家阎松父的孙女阎燕女士带着阎老的《桃林百牛画卷》、《双虎图》、《风尘三侠图》3幅作品,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受家族长辈的重托,她将这些精品捐赠给了博物馆。
阎松父(1902-1985),江苏省江都县(现改属扬州市)人,重庆知名国画家,尤其擅长画虎,在画坛以“阎老虎”著称。又喜画牛,被尊称为“多牛翁”。更因其花鸟小品皆精美细致,出版有《阎松父画集》。
由于早年所受的传统中国画教育,以及之后在上海美专学习和加入法国人开办的“三三画社”的经历,使得阎松父的作品博采众长、中西并蓄。在沿袭上海画派、岭南画派的风格之上,通过大量的细致观察,融入了西洋技法的创新,形成了他个人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抗战期间,阎松父举家辗转迁徙到重庆江津并定居于此。
虎画是阎松父重要的代表作品,他画虎始于抗战时期,初学张善子,之后在传统的干笔勾皴、层层渲染的画法上创造出了全新的“湿画法”。他大胆借鉴西洋水彩画的技法,在染色纸湿的情况下,以墨破色画虎的斑纹,然后用白粉以破笔去破墨。这种结合自然浸润的效果,生动地表现出虎毛的质感与厚重感。这种墨破色、粉破墨技法的创立,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iger and Cattle, Emotions Conveye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为传统的画虎技法开辟了新的天地。
阎松父画虎的另一个特点是配景精美,虎与景的关系上强调主次分明,虎实景虚。配景着笔不多,可对虎起到了烘托、强化的作用。除却单纯的绘画表现手法之外,“阎老虎”的“虎”更生动于表情达意,将阎老的所感所想通过笔下的虎体现了出来。
文革结束,阎老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他所作老虎或坐或卧,悠闲自如,如《坐听泉声》、《虎》;或昂扬长啸,或奔腾山林,挥洒肆意,如《虎跃深渊》、《啸风出谷》;更有温柔缠绵的《戏子图》、《怜子图》。寄情于虎,以虎达情,处处是老虎,而处处见人情。因此阎老的虎更多了人情味,也变得可亲起来。
阎松父一生也喜欢画牛,在技法上远承南宋阎次平,又吸取了任伯年没骨加勾勒的画法,而用笔又多吴昌硕的厚重雄浑,加之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牛的形象动态神韵了然于胸,作品造型真实,神态生动。1930年他28岁时创作的大幅国画《牧牛图》被选入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由此他起心创作《百牛图》。1939年《百牛图》稿基本完成。适逢全国掀起抗日高潮,他毅然决然放下自己的创作,全心全意投入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回到江津在几江女中任教,在1947年到1949年间,他将《百牛图》稿继续修改,上色完成了《桃林百牛画卷》。
在这幅图中,阎松父展现了百余头神态生动、形态各异的牛,它们或坐或卧、或立或行,有的舐犊情深,有的昂然奋蹄,有的憨态可掬。间以天真的牧童俯仰其间,又布以桃林柳塘,一派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作品内容丰富,却又疏密有致,布局和谐,造型准确,色彩轻松明快。他运用了中国画传统技法,半工半写意,使主体形神兼备。用笔刚健有力、沉稳,轻重顿挫墨韵多变,清淡虚实恰到好处,充满了笔墨情趣,表现了阎松父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于1974年的《为革命养牛》,则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烙印。1966年阎老被迫丢下画笔,进入“牛棚”。他每天要割上百斤牛草养牛,送几十户人家的牛奶,阎老却乐观地以此作为深入观察牛的机会。在构图上,他采用满布局式的结构,内容丰富,人物繁多。更多的是十几头牛在后方或坐或行,或面向或背向,悠然自得。画中内容虽繁,但画家画牛之笔却言简意赅:只寥寥数笔勾勒形态,再以湿笔浸染,深浅明暗之中牛的健硕之态跃然纸上。这幅画不仅体现了阎老画牛的早晚期过渡变化,也展露出他在山水人物画上深厚的功底。晚年,阎老的牛用笔更加老道,《柳塘散牧》、《五牛图》等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花鸟小品可谓是阎松父的“童子功”。他青年时期便多作花鸟,继承了扬州画派风格。最值得一提的是阎老1979年绘制的《百花百鸟图册页》,为了完成这套百幅佳作,阎老专程到重庆自然博物馆写生一个多月,绘成一百种鸟,再配上一百种花完成巨制。百花百鸟,色彩明朗,线条流畅,意趣盎然,笔墨有徐青藤之洒脱,气韵又见恽南田之矜贵。所画折枝穿行自如,花团竞相绽放,茎叶勾勒润致有力,翎毛栩栩如生,形态活泼,画面自然文雅而富有灵气。另所作《紫藤》镜心以草书的笔法写藤蔓贯穿全幅,用笔肆意洒脱,挥洒自如,构图可谓心裁别出;紫花却以深深浅浅的紫色湿笔点染而出,衬以鹅黄雏鸭,用色可谓富丽堂皇。
作为重庆本土的优秀画家,阎松父的画作不仅给观众带来传统艺术之美的感受,更将作品中的所呈现的蓬勃生命力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