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畴化理论研究转变的动因分析
——基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实质的视角

2013-03-02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范畴原型语言学

刘 江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范畴化理论研究转变的动因分析
——基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实质的视角

刘 江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在于,是否重视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的角度来看,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以及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言语的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既承认经典范畴化又承认原型范畴化的梯度范畴化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辩证统一。相关研究表明,既强调意义又强调形式的某种构式语法研究是梯度范畴化无法回避的课题。

两线之争;范畴化研究的转变;动因;构式研究

一、引言

范畴划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进行自我构建的根本方式。正是不同领域的学者充分认识到了范畴化划分的重要性,继经典范畴化理论统治范畴划分2000多年之后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学界不仅提出了原型范畴化,而且又在原型范畴化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式[1];[2]、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3]、基于理论的范畴化[4]、语言非范畴化作为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视语言范畴为语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linguistic categories as ecological niches in the overall ecological system of a language)[6]、梯度范畴化(gradient categorization)[7-9]以及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互补等观点[10]。从各种范畴化观点的具体内涵来看,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构成了范畴化理论研究的革命性转变,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向形式主义语言学①本文采纳Croft(1991,2001/2009)、陆俭明(2005)和岑运强(2006)的观点,将认知语言学归于与形式主义语言学(包括美国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派)对立的功能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和韩礼德派),认为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尽管有差异,但是二者都侧重对语言不规则性的解释,只是视角不同,属于语言学史上的参差派,形式语言学中的生成语言学虽然也强调对语言的解释,但是它致力于对语言普遍性的解释,并进行形式化描写,属于语言学史上的整齐派;类型学虽然也探讨语言的共性,但因其以跨语言比较为研究起点,所得结论更注重相关规律适用不同语言的或然性,所以从根本上说,类型学还是属于语言学史上的参差派[11-13]。发起攻击的主要武器;理想化认知模式、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基于理论的范畴化、语言非范畴化作为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视语言范畴为语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对功能主义语言学内部对原型范畴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梯度范畴化以及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互补观,则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经过长期斗争,相互妥协,取长补短的结果。尽管范畴划分不仅仅是语言学领域的课题,但是范畴化理论的发展却在语言学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是追求语言描写充分反映语言事实的必然要求。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再到梯度范畴化,是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两条语言学路线斗争的结果。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这两大语言学流派之间的斗争构成了语言学史上两线之争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因此本文拟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实质这一视角来分析范畴化理论研究转变的动因。

二、两线之争的实质

学界普遍认为,语言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两线之争”的历史。根据Robins(1997/2001),这里的“两线”指的是“类比论”和“不规则论”[14],国内学者徐通镪(1997)和岑运强(2006)将之分别称为“整齐论”和“参差论”。整齐论强调语言编码的规则性,参差论强调语言编码的不规则性[15]。岑运强(2006)通过系统分析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古时期和现当代两线之争与语言研究和言语研究的关系指出:

语言学的“整齐论”一方的研究偏重于超社会的、有规则的、整齐的、同质的、相对静态的、理论的、语言的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这派学者善于运用公式与推理;“参差论”一方则偏重于社会的、不规则的、差异的、参差的、异质的、相对动态的、实际的、言语的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这派学者善于运用调查与统计[16]33-39。

言语是第一性的,它具有动态性、变异性和异质性,语言是第二性的,它具有相对静态、少有变异和多为同质的特点,只有那些具有相对稳定性、少有变异性、多为同质性的言语才能进入语言。所以说,两线之争的实质在于,是否重视对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重视对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研究的属于参差派;不重视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研究的属于整齐派。

三、范畴化理论的发展沿革

(一)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

经典范畴化[17]22-24,[18]认为:

(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分必要特征来界定。

(2)特征是二元对立的。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分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什么东西既属于又不属于某一范畴的情形。

(3)不同范畴之间有清晰和明确的界限。

(4)同一范畴内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差别,即不存在某一成员属于该范畴的程度的高低之分。

维特根斯坦首先以他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在哲学领域对经典范畴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这种质疑和挑战立即引起了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兴趣和注意。通过不同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学界很快提出了原型范畴化,并日益走向成熟。原型范畴化可以概括为[1]56-57,[19-21]:

(1)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并非必须满足一组充分必要的条件。

(2)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渗透。

(3)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边缘成员与该范畴成员相似的特征较少,而与其它范畴成员的共性更多。

(4)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具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prototypicality),因此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平等。

(5)范畴成放射状结构,原型位于范畴结构的中心位置;多数范畴呈现的不是单一的中心结构(monocentric structure),而是多种中心结构(polycentric structure),即某些范畴通常具有多个原型,原型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获得联系。

(二)关于原型范畴化的争论

1.形式主义对原型范畴化的质疑

尽管学界普遍认为,原型范畴化是对经典范畴化的革命,但是也不是没有反对者。来自形式主义阵营的Frederick J.Newmeyer在捍卫经典范畴观时指出,范畴具有离散的边界,它既不是围绕着核心的最佳实例组织起来的,也不是可以用概念来定义的;经典范畴观的许多不足可以通过来自句法、语义、语用中独自所需的原则之互动而得到最好解释[22]208。在分析了原型构式(prototypes constructions)后,他同样指出,句法构式与句法范畴一样是来自不同领域独自所需的原则互动的结果,从而使原型效应失去了作用[22]223。

2.功能主义内部对原型范畴化的发展和完善

尽管功能主义语言学家一致反对经典范畴化,但是他们也并不认为原型范畴化就是完美无缺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基于理论的范畴化、视语言范畴为语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及语言非范畴化作为原型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针对原型范畴化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1)理想化认知模式

Laurence&Margolis(1999)指出,原型范畴化无法解释素数的原型问题、“无知和错误”问题、原型“消失”问题和组合性问题[23]32-43。Evans& Green(2006)指出,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原型理论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在于,原型效应被等同于表征[2]278-279。

1)整数0-9是“母数”(generators),它们之所以在实际数字范畴中享有特殊地位,是因为它们是形成范畴的基础。在这个数字集合中,有能被2整除的偶数子集,有不能被2整除的奇数子集。因为一组“母数”可以以转喻的方式代表整个范畴或模型,所以包含在奇数中的“母数”可以用来代表整个奇数范畴,而在这种转喻模型中,其它奇数在该范畴中则显得不具有代表性,尽管奇数范畴依然是经典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

2)把长有灰发、带着眼镜、上了年纪的妇女视为“祖母”(GRANDMOTHER)这一范畴的成员(也许她们不是)或者不把活泼的金发妇女视为“祖母”这一范畴的成员(也许她们是),源于人们对代表整个“祖母”这个范畴所形成社会刻板印象。在Lakof的模式里,这种社会刻板印象只是关于“祖母”这个范畴的一些认知模式中的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在范畴化过程中,无论是属于该范畴的还是不属于该范畴的事例都可以得到解释。

3)“美国君主”(US MONARCH),和“一克多重的物体”(heterogeneous categories like OBJECTS THAT WEIGH MORE THAN A GRAM)这样的杂质范畴是在已有的认知模式基础上在线构建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基于反复体验的知识结构。这些不存在的或杂质的范畴的非规约性地位,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显示出典型性效应。

4)“观赏鱼”(PET FISH)这样复合范畴的确拥有独立于宠物(PET)和鱼(FISH)的范畴结构,但是对观赏鱼的体验使人们形成了“典型的观赏鱼是金鱼”这样的独立于观赏鱼的认知模式。

(2)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

Croft&Cruse(2004)和Cruse(2004)指出,原型范畴化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缺陷:

1)特征清单简单化问题

尽管根据原型范畴化,特定成员的归属不再依赖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凭借特征清单来判断某一范畴成员资格的做法把问题简单化了:对不同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语境敏感度,它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它不仅把特定范畴成员的典型性与其所呈现的语境特征数量简单相关,还忽视了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3]87。

2)特征问题

在许多时候,特征似乎被简单地视为其它概念,而这种概念只不过是概念网络中的节点。实际上,要想使相关特征具有真正的解释力,这些特征就必须与来自非直觉、动作、目的等非语言特征系统联系起来[3]88。

3)范畴边界问题

标准原型观的最大缺陷是不承认范畴边界的存在(如Langacker),即使个别学者承认边界的存在,也很少对范畴边界感兴趣(如Lakof)。实际上,没有边界的范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范畴的基本功能是区分不同事物。经典范畴观通过充要特征为范畴确立了边界,但是它忽略了范畴的内在结构;而原型范畴观,注意到了范畴的内部结构,却忽略了范畴边界问题。对范畴的全面描写必须既重视范畴的内部结构,又重视范畴边界[24]138。

为了解决原型范畴化存在的上述缺陷,Croft& Cruse(2004)根据Smith&Samuelson(1997)的范畴作为精神活动产物[25]这一观点提出,概念范畴的识解必须从过去的输入、最近的输入和当前的输入三个方面来进行,并利用范畴动态识解观重新审视了范畴边界、框架(frames)和范畴层次问题[3]。

1)范畴边界

根据范畴的动态识解,范畴边界原则上是清晰的,但是用来识解范畴边界的知识具有程度性,我们可能只知道一系列可能的范畴边界,所以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与范畴边界的清晰性是完全兼容的。比如,活(alive)和死(dead)的边界以及由于流产的争论引发的有关“人”的边界都只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不是模糊[3]95。

另外,标准原型观认为只有范畴的典型成员才具有100%的范畴成员资格,而其它成员则根据它们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隶属度。但是,这种观点只有在不给范畴设定边界时才具有可能性。一旦给范畴设定了边界,某一项目(item)要么完全具有该范畴成员的资格,要么完全没有,要么属于边界成员。所以,隶属度概念只适用于边界成员。比如,许多人认为自行车(BICYCLE)和滑板(SKATEBOARD)属于交通工具这一范畴的边界成员,在这里隶属度概念就具有了可操作性,自行车的隶属度高于滑板[24]138-139。

2)框架

Croft&Cruse(2004)认为相互联系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结构体;相对于简单的特征清单,框架对于作为这种复杂结构体的概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它允许对等级趋中性这类现象进行灵活的描述,可以将等级趋中性视为,一些个体成员的可感知性特征与某一范畴内理想个体成员的框架一个或多个侧面的吻合程度问题[3]91。但是在Fillmore和Lakof那里,框架/理想化认知模式(有时为一组理想化认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变的结构,与在识解中边界多变的词项具有稳定的联系。Croft&Cruse认为,尽管与范畴边界相比,框架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范畴动态识解也允许对框架本身进行灵活识解。比如,关于“狗和其它宠物”中的“狗”和“狗是哺乳动物”中的“狗”的差别,通过调整框架来解释似乎比通过调整“狗”相对于框架的隶属度来解释更有说服力[3]95-96。

3)范畴化层次

假设范畴的层次地位是内容和内容间的关系的函数(a function of content and relations between contents),那么,不同说话人或特定说话人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下对范畴层次的识解就存在变异。范畴在范畴分类层级(taxonomic hierarchy)中的变化是对词项所指范畴不同识解的结果[24]95。

(3)基于理论的范畴化

Mompean-Gonzalez(2004)指出,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构成了范畴化研究的第一次转变[4]。作为原型范畴化的三种表现形式,概率范畴观、样本范畴观和混合范畴观的共同特点是:总体表征或样本记忆可以被描写为独立的特征集;概念连贯性(conceptual coherence)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分类是在相似性基础上进行的[4]432-433。因此Mompean-Gonzalez(2004)将概率范畴观、样本范畴观和混合范畴观称之为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Mompean-Gonzalez(2004)指出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存在以下不足[4]433:

1)概念表征不能通过特征集得到满意的描写。

2)相似性这一概念不具可操作性,它无法对概念连贯性进行满意描写。很难确定,某些范畴成员究竟是因为它们相似而属于同一范畴,还是由于它们属于同一范畴才相似。相似性似乎是概念连贯性的副产品(by-product),而不是它的决定性因素。

3)即使分类是受相似性驱动的分类,但是无法确定哪些特征不适合特征匹配和特征相似性比较。它没有说明,为什么某一概念的某些特征与概念表征相关,从而能被用于特征匹配,而其它特征却不能。如果没有约束机制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那么相似性就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了。

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存在的上述缺陷,使范畴化研究发生了第二次转变[4]433。在综合各家观点基础上,Mompean-Gonzalez将范畴化研究的第二次转变称为基于理论的范畴化[4]433。这里的“理论”指的是,人们对概念特征之间以及概念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等问题所持的一套信念[4]433。相对于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基于理论的范畴化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改进[4]433-435:

1)它放弃了视概念为独立的特征清单的观点

以“轿车”为例,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观认为概念结构由一组独立的特征所定义,因此轿车这一概念的特征包括“车轮”、“车门”、“车窗”、“铁质车体”、“引擎”、“用来运人或物”等。与之相反,基于理论的范畴化观认为,这些特征是根据人们对轿车的背景知识(也就是说,轿车各种部件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它作为交通工具这种功能的潜在因果信念)而相互联系的[26]1153,转引自[4]434。这样,“引擎转动车轮使轿车能够行驶作为轿车的一个关键功能”以及其中的各种特征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的这种信念就被视为与概念相关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了其概念表征的一部分。

2)它注意到了相似性对概念连贯性总体解释的不充分性

事实上,一些分类明显地与感觉到相似性相矛盾(例如,把海豚和蝙蝠归于哺乳动物,而不是把它们分别归于鱼和鸟)。基于理论的范畴观认为,在缺少明显的相似性的情况下,是关于范畴本质的潜在信念,使得概念连贯性得以实现的,所以它是实现概念连贯性的唯一因素。但是,范畴化的“理论”观并不认为,相似性是概念一致性的无用决定物,它所坚持的是,基于知识的决定物和基于相似性的决定物不是相互排斥的,二者对范畴结构和概念一致性进行彻底描写来说是同等必要的[27],转引自[4]435。

3)它详细说明了概念表征的相关特点

根据基于理论的范畴化,很容易说明为什么某些特点被选择,从而被表征在概念中,而其它特点却不能。通常,“理论”通过对范畴成员特征的选择、解释和整合来制约相似性[28],转引自[4]435。另外,一旦知道了“域”的特点,并且定义了相似性的相关方面,就可以通过特征匹配对分类进行充分描写[27],[4]435。通过确定与不同范畴相对应的哪个理论能对实例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做出最好的解释,可以确定某一实例的范畴归属[29],转引自[4]435。

(4)视语言范畴为语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范畴在本质上就是概念,许多(绝不是所有的)概念范畴在语言里被确立为语言范畴[6]3。尽管Radden&Driven(2007)也认为,无论是词汇范畴还是语法范畴都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但是他们提出:可以将语言视为一个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在这个系统中,语言范畴像生物一样占据一定的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6]4。语言范畴的特定含义是根据相邻的范畴和整个系统来确定的;新范畴的引入影响着其它范畴[6]4。在生态系统中建立范畴的过程就是范畴化,范畴化意味着划定概念边界,赋予无结构的世界以结构[6]5。但是语言范畴所提供的结构具有“欺骗性”,它只涵盖了部分概念差别,而且语言表达总是与不止一个概念相关,尤其是不同文化经常以不同方式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并把它确定在语言范畴中[6]4。所以,语言范畴都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在这个系统中,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是关于范畴的个别知识,当使用或听到一个语词时,它就会被激活,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是概念的一般知识,它是范畴或框架(frame)在特定情形下所从属的一般领域,不同的范畴在框架和概念域内可以形成概念化的连贯区域(coherent area)[6]9-11;语言范畴的延伸就是概念转移,人类唤起框架和概念域的能力使得人类存储的概念范畴和语言范畴可以大大的延伸,概念转移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转喻和隐喻[6]12-17。

(5)语言非范畴化作为原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原型范畴化有效解释了人类认识的经济性或者说效率问题(高信息密度)和人类认识的实现方式问题(通过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事实)[5]35,但是刘正光(2006)指出:

在理论上,它还没有完全说明人类知识的类型以及知识概念的创新方式。在实践上,它没有将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只能静态地解释语言和认识问题。在微观层次上,它能有效地解释音系、词汇和构式多义性,但是还没有多少实证研究来解释功能多义性问题[5]54。

为了拟补原型范畴化存在的上述缺陷,刘正光(2006)将Hopper&Thompson(1984)提出和使用[30],并先后经过Taylor(1989;1995)、Heine et al(1991)、Givˊon(1994)、Hopper&Traugott(2003)等学者实践的的非范畴化这一概念[17],[31]-[34],视为和范畴化几乎同样重要的认知过程和语言过程,并建立了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5]。在语言研究层面非范畴化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在认识方法层面,它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和认知过程,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思想[5]61-62。它是范畴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过程:范畴化是寻求共性的过程,非范畴化是寻求个性的过程。范畴化的完整过程应该是:(见图1②说明:箭头上的“范畴化”是总称,下面几个阶段是范畴化的过程,即实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并次范畴化),然后又失去原范畴的某些特征,开始非范畴化的过程,经过多次、反复使用之后,实体从一种中间状态逐渐过渡成为一种具有稳定范畴身份的实体,完成重新范畴化的过程。箭头的虚线部分表示范畴化是由这样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过程,还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非范畴化[5]63

图1

根据刘正光(2006)建立的非范畴化工作机制,非范畴化以语义变化为前提条件,隐喻是实现语义变化的基本方式。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变化表现为指称与陈述的相互转化和意义主观化。例如[5]111:

1)我们成了铁哥们儿,至今仍然很“铁”。

2)我的姿势很君子,樊丹说:“我跳得不好是不是?”

1)中的“铁”表达了说话人钟情于两个人之间牢固的友谊,表达的是联想意义,“铁”作为自然物质的含义已经当然无存。2)中的“很君子”传达了“我”在理解上的距离,使樊丹有点不高兴。

(三)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

1.梯度范畴化的提出

尽管对语言梯度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梅加拉学派的尤布利德斯[35],但是梯度范畴化这个术语却首见于Denison(2006)。2007年Bas Aarts出版了他的专著《句法梯度:语法不确定性的本质》,Ralf Vogel在2008年评论该书时指出,Aarts(2007)关注的是梯度范畴化[9]。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David Denison还是Aarts都没有正式提出自己所坚持的就是梯度范畴化。梯度范畴化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既承认经典范畴化又承认原型范畴化。就笔者所见,梯度范畴化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足够关注,国内对语言模糊研究起始于伍铁平教授,对梯度的关注还仅限于外语界围绕着Quirk等学者1985年编著的《英语语法大全》[36]对语言梯度研究的引介。

2.梯度范畴化的必要性

尽管各路学者对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争论不休,梯度范畴化还鲜为学界所关注,但是相关研究表明,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来自形式主义阵营的Aarts认为语法是自足的,在建立语法范畴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看分布事实,其次是语义和语用,所以他既不同意形式句法学家毫不妥协的范畴化观点,也不同意折中主义语言学家的“梯度无处不在”的观点,而是应该在经典范畴化和原型畴化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坚持范畴边界是可以清晰界定的,又承认梯度是任何范畴系统不可否认的特征[8]2。早在2004年,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37]383。

William Croft和D.Alan Cruse来自功能主义阵营,尽管他坚持原型范畴化,但是他认为范畴边界是清晰的:(1)范畴边界的位置与原型无关。两个范畴既可以有同一原型但是不同的边界,又可以有同一范畴边界但是不同的原型[3]90。(2)范畴间不存在模糊的边界。范畴边界模糊的观点源于,不同被试对边界的位置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同一被试在不同情景条件下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但是这些都是被试对孤立词项所做出的判断,而不是在具体语境中对这些词项的识解。事实上,对词项范畴边界的确定在不同语境下是不同的,但是不能因此认为在不同语境下确定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根据Croft&Cruse(2004)提出的范畴动态识解,范畴边界原则上是清晰的,范畴边界是区分不同成员是否属于某一范畴的截然分明的界限,但是用来识解范畴边界的知识具有程度性,我们只可能知道一系列可能的范畴边界,所以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与范畴边界的清晰性是完全兼容的[3]95。

通过分析第二语言学习中显性元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的不同范畴结构及其加工机制的特点,Roehr(2008)指出,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是互补的。语言学习者具有隐性和显性两种语言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指语言学习者有关第二语言句法、形态、词汇、语用和音位特点的显性或说明性知识,具体包括有关范畴和范畴间关系的显性知识。元语言知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显性知识,它关注的是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显性表征。隐性语言知识是指未纳入意识、不能用言辞表达的语言知识。隐性语言知识依赖的是基于用法的范畴化,它表现为灵活的、依赖于语境的、具有原型效应和模糊边界的范畴结构,按照相似性进行加工;显性元语言知识依赖的是经典范畴化,它表现为稳定的、离散的、独立于语境的范畴结构,按照规则进行加工。尽管显性元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在范畴结构和加工机制上存在着质的不同,但是这两种知识及其各自的加工机制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是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以英语中“名词”这种词类为例:隐性语言知识是通过对实际运用中的大量样本进行抽象来界定名词的,因此名词构式与其高频例示的语义密切相关。对一般英语使用者来说,与“沉思”(rumination)、“矛盾形容法”(oxymoron)以及兼类词“刷子”(brush)和“吻”(kiss)这些较少使用的构式相比,高频典型构式“男人”、“妇女”和“房子”与“名词”的图式关系更密切。凭借基于各种例示所形成的联想、它们各自的概念所指以及使用语境,“名词”的语言图式所表现出来的范畴结构就具有了灵活性、语境依赖性、原型效应的特点。与之相对,显性元语言知识通过离散的表述来对名词进行定义,如“可与冠词一起用的词”,或者“可以用来指人、地点、物、品质、动作的内容词”,频率分布、语境信息和原型效应都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对经典范畴化来说,“男人”、“妇女”、“房子”、“沉思”、“矛盾形容法”、“刷子”和“吻”在名词这个范畴内具有同样的成员资格。尽管经典范畴化存在缺陷,但是如果语言使用者不能对具体构式是否属于名词做出判断,“动词需要与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在数上保持一致”这样的元语言描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显性元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如此,两种语言知识的不同加工机制在实践中也是相互促进的:那些用法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语境而且可以用有限的范畴关系描写的、完全系统化的高频模式,适合基于规则的加工,而那些形式-意义关系复杂的低频具体构式在运用中就需要在相似基础上进行加工了,因为在这种加工模式下,构式特征与当前表征的特征只要部分匹配,就可以使范畴化成功进行[10]。

3.梯度范畴化的当前研究

如前所述,Aarts在经典范畴化和原型畴化之间采取了中间立场,一方面,他认为范畴边界是可以清晰界定的,一方面他认为梯度是任何范畴系统不可否认的特征[37]3。Aarts将梯度区分为类内梯度和类际梯度:

类内梯度涉及的是某类的特定语言要素或构式,而类际梯度涉及的是两类要素或构式。类内梯度允许来自范畴a的某一特定要素x比该范畴内的y更接近范畴a的原型,承认语言形式类内存在核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与之相反,类际梯度涉及的是两个范畴:a和β,其中存在一组要素γ既呈现范畴a的特点又呈现范畴β的特点[8]79。

Aarts根据形式项的形态句法特征确定了对语言梯度进行描写的方法,即通过计算它们自身所具有形式类特点的数量来确定某一形式项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类别,还是属于相邻的类别。例如,在英语中动名词既有名词特征又有动词特征,是典型的类际梯度,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它们是可以严格界定的。

(1)Brown's deft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 is a delight to watch.

(2)Brown's deftly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 is a delight to watch.

(3)I dislike Brown's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

例(1)中的painting具有五个名词特征:带有限定词所有格、带有形容词修饰语、以painting为核心的短语占据典型的名词位置、带有介词短语构成的补语、能够被限定性关系从句修饰(如,Brown' s deft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 that I bought is a delight to watch),和一个动词特征(即带ing词尾)。例(1)中painting具有的名词特征的数量和动词特征的数量对比决定它是具有动词特征的名词。例(2)中的painting具有两个名词特征:带有限定词所有格、以painting为核心的短语占据典型的名词位置(主语位置),和六个动词特征:带有动词词尾ing、有名词短语作宾语、被方式副词修饰、能被not修饰、下划线部分能够转化为被动态 (His daughter's being deftly painted by Brown is a delight to watch.)、 可 加 助 动 词have(Brown's having deftly painted his daughter is a true feat.)。例(2)中painting具有的名词特征的数量和动词特征的数量这种对比决定了它是具有名词特征的动词。例(3)中的painting只有一个名词特征,即以painting为核心的短语占据典型的名词位置,却有7个动词特征:带有逻辑主语(如果把Brown替换为代词,该代词必须是宾格形式)、带有动词词尾ing、有名词短语作宾语、能够被方式副词deftly和否定副词not修饰(其既不能被deft修饰[*Brown deft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也不能带有介词短语补语[*Brown painting of his daughter])、可以转化为被动态(I dislike his daughter being painted by Brown.)、可加助动词(I dislike Brown having painted his daughter.or I dislike Brown having been painting his daughter.)。同理,例(3)中painting动词特征数量与名词特征数量对比说明,它是具有名词性动词[37]17-18,[8]210-211。

利用Aarts区分的类内梯度和类际梯度,Denison(2001)从历时角度对英语中名词和形容词间的梯度进行了分析,但是他的分析表明,英语中的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38]。通过用同样的方法对英语限定词系统内的梯度的分析,Denison(2006)认为,如果保留限定词、形容词、名词、代词这四个范畴的话,那么它们内部成员的成员资格是渐变的,范畴间的边界是模糊的[7]。从方法论角度说,Denison(2006)认为重新分析和语法化都不适合用来分析限定词这种边界不确定的现象,它只适合通过梯度范畴化来进行分析,因为:共时层面边界模糊的范畴可能是个集群概念(cluster concept),特定语词可能拥有与某一范畴相关的部分特征;在历时层面,范畴变化源于其逐步获得某些特征,而不是大规模地同时获得新范畴的‘所有唯一'的定义性特征[7]300。Denison(2006)特别指出[7]279-280:

(1)允许范畴内部和范畴间梯度的存在,既不会妨碍范畴在语言使用者心理呈现中的运用,也不影响范畴在语言学家语法中的运用。范畴间梯度是语言系统中有标记的选择。当然,处于中间状态的语言形式经常在历时层面上也不是稳定的。

(2)梯度(分析)不必恪守原型概念。基于图式的原型、集群概念以及家族相似性等都不要求每一个范畴至少拥有一个完全的典型成员,因为,某种情况下,不同的条件组合对于确定某一成员的隶属度已经足够了,不需要一套特定的必要条件。

(3)范畴梯度给句法所带来的结果还不确定,但如果个体语词的范畴标识不再总是界限明晰的,那么,放弃那种既需要一个独有的范畴标识又需要为句中每个单独的语词设定一个单独的母节点的句法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途径。某种形式的构式语法可能是更合适的模式。

四、从两线之争的实质看范畴化理论研究转变的动因

尽管两线之争源远流长,整齐派对语言实体的界定一直体现着经典范畴观,参差派对语言学的相关研究一直体现着反经典范畴观,但是语言学界不同流派结合语言学相关问题对范畴化进行理论探讨,却是当代的事情,即便是早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也不考虑范畴化能力。在当代,随着在语言描写中越来越重视语言使用者的作用,经典范畴化下语言范畴界定的简单性和绝对静态性,与语言范畴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相对静态和绝对动态性的辨证统一这一特点,发生了直接冲突,它更无法对人类认识的经济性及其实现方式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争论的焦点,也是范畴化理论从经典范畴化发展为原型范畴化的根本原因。即便像Newmeyer那样依然坚持经典范畴化、反对原型范畴化的形式主义学者,也不得不设法承认经典范畴化的不足,并力图通过来自句法、语义和语用中的独立所需的原则之互动予以拟补[22]208。

刘正光(2006)指出:“(原型)范畴化有效解释了人类认识和语言运用的规律性问题,即认识经济性问题,但没有解释清楚创新问题,即在认知经济性基础上的表达经济性问题。”[5]79从本文涉及的功能主义内部对原型范畴化的发展和完善来看,只能说原型范畴化在很大程度解释了人类认识和语言运用问题,尤其是:尽管原型范畴化已经对语言范畴动态性予以了足够重视,但是对语言范畴动态性认识深化却是由后来的学者完成的。原型范畴化提出后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以原型理论去解释现实中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看似与该理论相矛盾的现象,而完成这一挑战的恰恰是充分反映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的提出。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强调的是,范畴特征是如何在特定语境中产生、这些特征在范畴界定时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框架来认识范畴。基于理论的范畴化,通过强调概念特征之间以及概念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拟补了基于相似性原型范畴化的不足,其实质是如何通过相关背景知识动态地完成对范畴成员特征的选择、解释和整合,从而对相似性有所制约,最终确定具体实例的范畴归属。尽管Radden&Driven(2007)的“语言范畴为语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观,不是基于原型范畴化的某种缺陷而提出的,但是,与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和基于理论的范畴化一样,他们也不同意以特征清单或特征集来界定范畴,而是注重从动态角度来认识范畴,尤其强调背景知识在范畴认识中的作用。刘正光(2006)提出的语言非范畴化作为原型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站在表达经济性的高度探讨了如何认识言语的动态性和变异性问题。

Croft& Cruse(2004)、 Aarts(2007)和Roehr (2008)的研究不约而同地表明,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经典范畴化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更是掌握语言的根本;原型范畴化不仅是认识经济性的要求,而且是表达经济性的要求。梯度范畴化的提出则是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这种存在合理性的集中体现。与原型范畴化相比,梯度范畴化更强调的是,如何在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中把握语言范畴相对静态性和绝对动态性的辨证统一。

由此可见,无论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还是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这两种转变都是如何对待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所致,功能主义内部对原型范畴化的发展和完善更是对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认识的深化。

五、结语

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语言学史上的两线也应该既是斗争的,又是互补的。所以说,无论是经典范畴化还是原型范畴化,都不能因为其存在某种缺陷就将之彻底否定。从这角度说,通过梯度范畴化把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统一起来,更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其体现了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动与静的结合。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尽管Aarts(2004,2007)和Dension(2001,2006)都对梯度范畴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二者在确定某一语词的范畴归属时所依据的依然是该语词的形态句法特征,因此他们的研究模式不具跨语言普遍性。欲建立把经典范畴化和原型范畴化统一起来并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梯度范畴化理论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根据目前的研究,既注重语义又注重形式的某种构式语法研究应该是梯度范畴化理论模式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

[1]LAKOFF,G.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EVANS,V.&GREEN,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3]CROFT,W.& CRUSE,D.A.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MOMPEAN-GONZALEZ,J.A.Category Overlap and Neutral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Speaker'sClassifcation in Phonolog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15(4):429-469.

[5]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RADDEN,G.&DRIVEN,R.CognitiveEnglishGrammar[M].Amstra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7]DENISON,D.Category Change and Gradience in the Determiner System[A].In Ans van Kemenade and Bettelou Los(ed),The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C].Malden,MA:BlackwellPublishing Ltd,2006: 279-304.

[8]AARTS,B.Synatactic Gradience: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 Indeterminca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9]VOGEL,R.Review of Bas Aarts,Syntactic Gradience: 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Indeterminacy[J].J.Linguistics,2008(44):505-509.

[10]ROEHR,K.Linguistic and Meta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8 (19/1):67-106.

[11]CROFT,W.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2]——.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ro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mpany,2009.

[1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ROBINS,R.H.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cs(4th ed.)[M].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7;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6.

[15]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

[16]岑运强.言语的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1st ed.)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8]陈维振、吴世雄.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9-20.

[19]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3rd ed.)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63-69.

[20]UNGERER,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9.

[2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9-101.

[22]NEWMEYER,F.J.Language Form and Function[M].Ms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8.

[23]LAURENCE,S.&MARGOLIS,E.Concepts and Cognitive Science[A].In Margolis,Eric& Laurence,Stephen (eds.),Concepts: Core Readings[C].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99:1-81.

[24]CRUSE,D.A.Meaning in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2nd e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5]SMITH,L.B.& SAMUELSON,L.K.Perceiving& Remembering: Category Stability,Variability & Development[A].In Koen Lamberts& David Shanks (ed),Knowledge,Concepts&Category[C].Hove:Psychology Press,1997:161-195.

[26]LIN,E.L.and MURPHY,G.L.Efects ofBackground Knowledge on Object Categorization and Part Detec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97(23):1153-1169.

[27]MURPHY,G.L.Theories and Concept Formation[A].In Ivan Van Mechelen,James Hampton.Ryszard S.Michalski,and PeterTheuns(eds.),Categoriesand Concepts: TheoreticalViewsand InductiveData Analysi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3:173-200.

[28]MURPHY,G.L.andMEDIN,D.L.TheRoleofTheoriesin ConceptualCoherence[J].PsychologicalReview,1985(92):289-316.

[29]RIPS,L.J.The Current Sate of Research on Concept Combination[J].Mind and Language,1995(10):72-104.

[30]HOPPER,P.J.& Thompson,S.A.The Discourse BasisofforLexicalCategoriesin UniversalGrammar[J].Langugage,1984(60):703-752.

[31]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2nd ed.)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2]HEINE,B.,CLAUDI,U.&H¨UNNEMEYER,F.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33]GIVˊON,T.Irrealis and the Subjunctive[J].Studies in Language,1994(18/2):265-337.

[34]HOPPER,P.J.&TRAUGOTT,E.C.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UP,2003.

[35]SEUREN,P.A.M.Eubulides as a 20th-century Semanticist[J].Language Sciences,2005(27):75-95.

[36]QUIRK,R.,GREENBAUM,S.,LEECH,G.& Jan,S.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New York:Longman Group Ltd,1985.

[37]AARTS,B.Modelling Linguistic Gradience[J].Studies in Language,2004(28/1):1-49.

[38]DENISON,D.Gradienceand LinguisticChange[A].In Laurel J.Brinton(ed.)Historical Linguistics 1999: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Vancouver,9-13 August 1999(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15)(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1:119-144.

An Analysis of Motiva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ategoriz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alogy-Anomaly Controversies i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LIU Jiang
(College of English,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The controversies between the two“camps”i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known as analogy-anomaly controversies,lie in whether dynamics and variability of the speech are emphasized in the research.Seen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analogy-anomaly controversies,the category theory developing from classical categorization to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and to gradient categorization consists in how to deal with dynamics and variability of the speech in the research;the gradient categorization that acknowledges both classical categorization and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fully refect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opposites.The related research shows that some study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that emphasizes both meaning and form may be a more appropriate model for gradient categorization.

analogy-anomaly controversies;transition for categorization study;motivations;study of constructions

H0-09

:A

:1008-2395(2013)04-0136-10

2013-03-09

基金课题:大连市社会科学院项目(2011DLSK025);大连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大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基金项目

刘江(1972-),男,博士,大连大学讲师,北京语言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范畴原型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包裹的一切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