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瓣膜式PICC 置管在ICU 病人中的应用
2013-03-02胡立芹
胡立芹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院,北京101200)
三向瓣膜式PICC 置管在ICU 病人中的应用
胡立芹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院,北京101200)
目的探讨PICC穿刺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入住ICU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取三向瓣膜式PICC穿刺术,对照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实施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效果优于深静脉置管,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PICC;ICU;应用
ICU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静脉给药是保证ICU病人得到及时抢救治疗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自2009年4月开始,我们应用PICC置管术为病人提供静脉通道,并与深静脉置管术在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患者50例,年龄28~80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放管目的以输液、肠外营养和抢救用药为主。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34~74岁,其中男33例,女17例,放管目的以输液、肠外营养和抢救用药为主。
两组病历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观察组:巴德单腔三向瓣膜4Fr导管,穿刺包,内含止血钳、剪刀、治疗巾、洞巾、纱布及棉球等,其它物品包括20ml注射器,10cm×12cm透明敷料膜,无菌手套,生理盐水以及皮尺。对照组:ARROU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5ml注射器,1%利多卡因,0.9%生理盐水,肝素钠,无菌手套,透明敷贴。
1.2.2 血管的选择观察组:贵要静脉30例,肘正中静脉15例,头静脉5例。对照组:锁骨下静脉35例,股静脉10例,颈内静脉5例。
1.2.3 操作步骤PICC组操作步骤:置管前签订知情同意书,评估血管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置管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并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其主观接受,积极配合,术中患者取仰卧位,
选择血管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将手臂外展与身体成90°,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3肋间[1]的长度,确定无菌区,以穿刺为中心,依次用酒精与碘伏在上下直径20cm范围进行严格消毒,其两侧到臂缘处,铺好孔巾,选择合适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少许。穿刺结束后,撤出导丝,剪掉多余部分,连接接头,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将体外导管设置成“S”形用透明敷贴固定,以防止脱落,术后X线片确定导管位置。并给以穿刺过程,导管位置及术后的观察和记录。
对照组操作:置管前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常规消毒,铺孔巾,局部麻醉,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为颈内以及股静脉,穿刺角度根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来选择,置管成功后,缝合固定,接可来福,肝素盐水预冲,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术后观察护理和记录。
1.3 导管的维护
PICC组:①每周换药2次,采用酒精与碘伏依次顺时针消毒法,待干后,覆盖透气性敷贴;②每次输液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③7天更换可来福接头或肝素帽一次。
对照组:①每天换药1次,采用酒精与碘伏依次顺时针消毒法,待干后,覆盖透气性敷贴;②输液前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输液后用50u/ml肝素钠盐水封管,每天常规用50u/ml肝素钠盐水每8小时脉冲式冲管;③7天更换可来福接头或肝素帽一次。
2 结果
两组间差别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成功率的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对比(n,%)
2.2 表2两组患者留置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留置时间对比(n,%)
2.3 两组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合并症发生率的对比情况(n,%)
3 讨论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由高级硅胶材料制成,在穿刺过程中以及长时间留置过程均不会对血管内膜带来损伤,是一种理想的中长期静脉治疗工具[2]。同深静脉置管相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不需要肝素进行冲管,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和血栓的形成,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治疗费用和感染的风险。
总之,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效果与深静脉相比,PICC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便捷,护士可以单独操作。而且具有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小、并发症少、经济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
[1]袁红明,丁志刚,沈兰芳.外周中心V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2:43.
[2]张丽华,黄丽霞,林晓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3):62-2363.
[3]丁小萍,夏彩莲,李红梅,等.外周置入中心V导管在血液化疗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1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72
1672-2779(2013)-10-0107-02
��韩世辉
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