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7例

2013-03-02彭长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6期
关键词: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彭长生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鹰潭33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7例

彭长生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鹰潭335000)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7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梗阻的解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普外科;腹部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普外科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易反复发作且病程长,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最新研究发现,中药在增强、调整胃肠的运动功能,增强肠蠕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与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促进症状的好转[1]。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7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关于EPII的诊断标准[2],排除由肠麻痹、内疝、吻合口狭窄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患者。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5±7.4)岁,病程为3~28d,平均病程(8.6±2.4)d。手术类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7例,阑尾切除术23例,胆道手术1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修补术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手术类型等其他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①给予持续的胃肠减压、术后6h内禁食;②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纠正低蛋白血症;③给予全胃肠道以外的营养支持,缓慢静脉输注;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④根据病情适度应用消炎抗感染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大黄12g,厚朴12g,芒硝9g,枳实9g,水煎30min,每日1剂。在排空胃液两小时后,从胃管注入一剂200ml,服药后关闭胃管3~4小时,并辅以TDP治疗仪进行腹部治疗,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以增强中药的药效。

1.3观察指标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

1.4疗效判定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正常,肠鸣音正常,腹部柔软,B超、X线及CT检查无异常,则判定为痊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肠梗阻征象改善,则判定为好转;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28例患者术后痊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29例患者术后痊愈11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χ±S)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抗病能力较差,应尽早实施手术解除梗阻,但研究发现,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容易造成肠管损伤,再加上肠壁水肿,通透性增加,增加了新的梗阻机会,甚至导致诸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西医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和纠正内环境稳态,给予适量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放置腔静脉导管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肠壁水肿,促进炎症消退和粘连松解;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局部感染等。

中医认为,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由于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破坏了气机的正常运行,使升降功能失调,腑气通行不畅,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大承气汤是由大黄、厚朴、芒硝、枳实等中药组成,大黄为君药,可荡涤肠胃、清热解毒;厚朴、枳实为臣药,行气散结、消积除痞;芒硝软坚润燥,以助大黄推荡胃肠积滞,通下阳明腑气。以上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具有通里攻下、泻热通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散结之功效[5]。本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梗阻的解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刘继义.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2):59-60.

[2]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3]石英,罗华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267-268,274.

[4]王建国.8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55.

[5]冯强,胡俊川.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70-137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6.041

1672-2779(2013)-16-0052-02

杨 杰

2013-06-21)

猜你喜欢

普外科肠梗阻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