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野滑雪运动员认知焦虑的研究①

2013-03-02于清甄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年限越野滑雪

于清 甄燕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拿到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并且在金牌排行榜上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而我国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却仅拿到了2枚金牌、4枚银牌和5枚铜牌,它们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项目上。通过对两届奥运会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我国冬季项目落后的原因,不仅包括我国在梯队建设上的匮乏、客观环境的制约(地形、气候)及办队形式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同时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也成了滞后冬季项目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采取了迁移策略,采取一定措施把我国夏季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冬季奥运会的发展中去,从而提高我国冬季项目的实力。

随着各国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也在越演越烈,这种主客观因素都给运动员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常常反映在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成绩非常突出,一旦进入比赛场成绩就发挥不出来甚至成绩还不如一般的运动员,这也充分证明了运动员的成绩不是只与平时刻苦训练有关系,同时还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的研究,提高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研究迫在眉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吉林省越野滑雪队30名,分布在14~30岁,17名男队员,13名女队员,其中运动年限4年以上的15人,4年以下的15人,9名是一级运动员,21名是二级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Internet上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1.2.2 调查问卷法

本文采用留日哲学博士叶平等人编制的中国标准化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SCAT问卷)共有33个条目,用于测量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11.0软件来对所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同时需要Excel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

表1 越野滑雪运动员焦虑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与中国常模的比较

表2 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运动级别、训练年限(SCAT)测度上的相关关系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焦虑与各种运动行为都有着密切相关。运动员比赛时,运动竞技水平的发挥直接受到一种特殊情绪——焦虑的影响。运动特质焦虑和运动状态焦虑是运动焦虑的两部分,是马腾斯(Martens)根据斯皮尔伯格的理论进行划分的,把运动情景觉察为威胁,伴随着恐惧和紧张感对运动情景反映的个性特征就是运动特质焦虑。研究表明,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于运动员来讲是有着很密切关系的,即运动员要是有较高特质焦虑,那么在紧张的赛事下,状态焦虑也会变的较高,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会受到较高状态焦虑的影响。

2.1 越野滑雪运动员焦虑维度的均值分析

从表1越野滑雪运动员焦虑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与中国常模比较可以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在各维度上的均值均高于国家常模,但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越野滑雪运动员能够在面对比赛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观众、教练、裁判、对手)的情况及自己现有的竞技能力,冷静面对和分析失败的状况。运动员在受伤焦虑维度上的均值高于国家的常模,这也反映出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某种情况下更加重视自己的受伤情况,他们这方面的焦虑程度就会不断加深。最后从总体的离散程度上看,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特质焦虑各维度的离散程度都小于国家常摸,这也说明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特质焦虑各维度的波动较小。

2.2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训练年限、运动级别在焦虑各维度中的测量与分析

分别将焦虑(SCAT)中的每个维度(社会评价、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和受伤)与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运动级别及训练年限进行相关分析(表2)。

(1)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性别与运动员特质焦虑中的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焦虑、失败焦虑、受伤焦虑呈不显著 的 负 相 关 关 系,值 为P=.236、P=.227、P=.381、P=.254、P=.424,而对方实力焦虑则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值为P=.922,这说明运动员的性别不会影响运动员认知焦虑各维度的水平。

(2)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员特质焦虑中的竞技水平、对方实力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值为P=.015、P=.012,与社会评价、受伤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值为P=.042、P=.050,与比赛准备、失败焦虑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值为P=.497、P=.711。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竞技水平焦虑、对方实力焦虑逐渐降低。因为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她们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相对于年龄小的运动员,年龄大的运动员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认识判断事物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年龄大的运动员对竞技水平的认定和对方实力的判断都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理解。而社会评价焦虑和受伤焦虑则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各方面身体机能和素质在不断下降,同时在训练中积累的伤病也是影响他们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另外随着运动员成绩的不断提高,受人关注程度的不断上升,也是促使运动员对社会评价焦虑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

(3)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年限与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值为P=.001、P=.023、P=.050、P=.002,与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值为P=.021、P=.014。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逐渐降低,而社会评价焦虑、受伤焦虑却逐渐增高。一方面因为相对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运动年限长的运动员经历的比赛次数较多,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分析比赛的情况及对方实力水平,对比赛的每个细节都能按部就班;另一方面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遭受比赛失利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多,所以运动年限长的运动员竞技水平焦虑及失败焦虑比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要低。此外,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在运动队中地位比较高,他们希望自己的比赛令教练满意、队友羡慕,希望得到他们较高的评价,但面对自己伤痛的折磨,使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困惑,这也就造成了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的社会评价焦虑及受伤焦虑较高的缘故。

(4)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级别与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值为P=.889、P=.594、P=.278,竞技水平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值为P=.807、P=.634,受伤焦虑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值为P=.005。同上所述伤病的困扰对每个运动员都是一种烦恼,特别是优秀的运动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比赛成绩的发挥,因此对受伤焦虑都有较高的反应。

3 结论

(1)认知特质焦虑测量所得的相关数据和假设比较吻合,这说明运动员自身的个体差异对运动特质焦虑测试指标的有影响比较大,这也使在平时的训练和培养上比较困难。

(2)研究表明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训练年限、运动员等级因素均影响运动员的认知焦虑。

[1]李艳,王菲菲.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情况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苏庆富.中国专业冰壶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初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07,19(4).

[3]高健,金帆,赵金花.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2003(1).

[4]叶平,霍红,许小冬,等.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6(1).

猜你喜欢

年限越野滑雪
越野行走的安全指导建议
冬来啦,滑雪去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拖拉机越野
北汽越野独立
全国冬运会越野滑雪四冠女王—李馨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