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举重训练的安排①

2013-03-02邱永丰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体校身体素质专项

邱永丰

(广东省潮州巿饶平县少年业余体校 广东潮州 515700)

少儿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举重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现代世界举重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全面的抓举、挺举技术。全面提高少儿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挺举技术水平已是一个重要问题。想要提高少儿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挺举技术水平是要通过合理安排少儿举重训练的,因为合理安排少儿举重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有着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举重运动和其他项目一样,从事早期专门训练的年龄提前了,举重运动员的年青化是当前举重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早期专项化、科学的训练方法,抓举、挺举技术动作的不断改进,使举重技术日趋完善,使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提前。根据举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提前了,更应该要从少儿举重训练抓起,少儿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为运动员在以后的运动生涯打基础的。少儿举重训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在以后的运动成绩,所以应该重视少儿举重训练的合理安排。

目前,国内外对少儿举重训练的安排研究比较少,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几乎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从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生理、心理特点、少儿举重专项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广大的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饶平体校举重1队(8人)与2队(10人)的20名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举重1队为女子举重运动员,举重2队为男子举重运动员。在这18名运动员里有4名是刚开始开始接受举重训练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进行大量的阅读,收集整理资料。

1.2.2 分析法

对所查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1.2.3 实验法

对饶平体校举重1队(8人)、2队(10人)进行实验研究。

1.2.4 数理统计法对饶平体校举重1队(8人)、2队(10人)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2 少儿举重训练的特点分析

2.1 少儿举重的训练应该遵循少儿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合理安排

少儿举重的训练应该遵循少儿生长发育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这样才有助训练。在少儿的训练中应该循序渐进地加大负荷量和强度,才能提高训练水平,少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机体新陈代谢旺盛,在训练中具有接受大运动量的能力,但又毕竟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疲劳出现快,消退也快,因此既要防止在增加负荷量和强度时急躁冒进,又要又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加大负荷量和强度,稳步提高少儿承受运动量的能力。[1]

2.2 少儿举重训练的阶段、任务特点

要取得好的成绩,我们依据少儿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特点,遵循业余训练的一般规律而制订的长期训练方案,采用了切实可行训练方法。

少儿举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少儿运动员的成长,不仅表现为运动成绩的增长,而且也是从小到大,经过复杂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依据少儿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生理特点以及省竞赛规程划分的年龄组别,把少儿业余训练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制订了具体的任务和目的。(见表1)

四个阶段中增设10~11岁少儿组,主要原因: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完善和身体发育时间稍有提高,各项素质的敏感期也随之有所变化;由于竞技体育的训练实践,早准备、早培养成为业余训练工作的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从10岁左右开始启蒙而现已成才的实践。

四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和目的虽有所不同,但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表2中还把举重运动需要的素质训练在每个阶段中按百分比的形式作了规划和安排,较好地把全面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摆好。并依据少儿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竞赛任务,对每周的训练次数、训练时间以及运动量作了明确的量化。教练员可参考表1、表2,就可做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避免了所有队员都按同一个计划训练的现象。[2]

2.3 少儿举重男子运动员和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的区别

根据少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女子通常比男子早1~2年开始发育。所以在安排训练计划的时候也应该根据两者发育时间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女子的肌肉没有男子的发达,力量也比男子差,但在关节柔韧性方面就比男子好等等的特点。所以在安排少儿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时可根据男子举重运动员和女子举重运动员生长发育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安排不同的训练计划。这样安排训练计划使他们能更好的发展。

3 少儿举重专项训练的安排

3.1 竞赛动作训练的方法

少儿在学习举重竞赛动作技术时应该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和技术训练特点来进行安排训练计划。竞赛动作技术结构复杂、动作难度大。如果一开始就教完整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为了使初学举重的少儿运动员迅速、正确地掌握好技术动作,采取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根据举重完整动作的结构及特点,要遵循由浅到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应先教分解动作,再教完整动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3]

抓举与挺举相比,抓举较挺举容易,所以先教抓举,后教挺举。抓举技术动作训练:先教耸肩提肘拉,再教耸肩提肘发力拉;掌握好耸肩提肘发力动作后,再教膝上高抓;膝上高抓掌握好后,再教完整的抓举技术动作。

挺举技术动作训练:先练膝上高翻,掌握膝上高翻后,再教膝上下蹲翻,最后教完整翻铃动作;掌握翻动作后,再教上挺技术动作;教上挺技术动作时先教预蹲,再教半挺;半挺掌握后,再教分腿挺,最后是教完整的挺举技术动作。

少儿举重运动员在学习专项动作技术时一般只是模仿教练的示范,大脑意识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随着年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高(10~17岁阶段),他们逐渐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与分析能力,因此在这时候给他们进行技术动作分析,给他们一个较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和技术动作规范,这对他们进一步掌握竞赛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帮助。[4]

3.2 辅助动作的训练

在安排少儿举重训练计划中不应该像安排专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一样,因为儿童少年的注意力没有成年人的注意力强,很容易对一件事感兴趣也很容易对一件事失去兴趣。所以在安排少儿举重训练计划时应尽量多安排一些专项辅助动作,因为这样可以引起少儿举重运动员对举重训练产生兴趣,这样有利于少儿举重运动员能积极的参加举重训练。在少儿举重训练计划中多安排辅助动作是对练好竞赛动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通过对饶平体校举重1队、2队的训练计划的改变,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发现饶平体校举重1队、2队的一些运动员他们的成绩有

表1 少儿举重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训练安排

表2 少儿举重运动员专项负荷的安排

表3 饶平体校实验前、实验后的成绩对比表

所进步。通过查看实验前的饶平体校举重1队、2队的训练计划一般以竞赛动作为主,很少安排辅助动作。一周5次训练课,1次素质训练,4次杠铃训练,但4次的杠铃训练中安排6~8个竞赛动作,只有9~11个辅助动作。在实验期间的两个多月的训练计划多安排辅助动作,少安排竞赛动作。一周训练5次,1次素质训练,4次杠铃训练,在4次的杠铃训练中安排3~4个竞赛动作,其余都是安排辅助动作。经过两个月训练计划的改变,饶平体校举重1队、2队的18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所提高。(见表3)

3.3 少儿男子举重运动员和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安排的区别

由于男子举重运动员和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在生长发育的不同和他们身体特点的不同,所以在专项训练的安排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专项的训练中男子举重运动员出现疲劳的情况要比女子举重运动员要早。所以在专项训练的安排中,男子可以安排较大的训练量和较短的训练时间相结合,而女子可以安排较小的训练量和较长的训练时间相结合。

4 少儿举重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

在少儿训练中除了抓举、挺举很重要外还有一般身体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它们对抓举、挺举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身体训练也要在少儿举重训练中安排。一般身体训练应该安排在12~15岁的少年训练中。一般身体训练可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机体各方面的机能状况,可以充分发展各种一般身体素质,为提高专项训练水平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掌握多种技能技巧,从而有利于掌握复杂的专项技术;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有助于延长运动寿命。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中,要根据举重运动员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训练,避免因为某一项身体素质的不足,影响少儿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在安排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时,男子可以多安排游戏训练(如较长时间的篮球、足球运动),少安排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而女子多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少安排游戏训练。因为男子可以在游戏训练中能更好获得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而女子举重运动员对游戏训练的兴趣没有男子的强,效果也应该比男子差。所以女子举重运动员应从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4.1 身体素质的力量训练

力量是举重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一般力量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发展上肢和躯干力量的练习有引体向上、双臂曲伸、俯卧撑等(可徒手或负重练习)。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有仰卧起坐、俯卧挺身等(可徒手或负重练习)。发展一般爆发力练习有双手经头上后抛实心球或铅球。用小杠铃、哑铃、壶铃发展各部位小肌肉群的练习,发展上肢力量的弯举、颈后臂曲伸。直臂持哑铃做前上举、侧上举或绕环,发展躯干力量的负重转体、侧拉,发展下肢力量的负重提踵、负重蹲跳、手持哑铃蹲跳等。[5]

男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和支撑能力较好,因此,他们在动作速度、力度和节奏感方面往往要下的功夫比女子要少,经过一段比女子要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要求。相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和支撑能力较差,她们在动作速度、力度和节奏感方面往往要下比较大的功夫,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够达到要求。因此,女子举重运动员应该比男子举重运动员安排多一些力量和支撑方面的训练。

4.2 身体素质的速度训练

严格地说举重是典型地爆发力项目。爆发力=力量×速度,这里力量是基础,速度是关键。所以,少年举重运动员必须高度重视速度素质地发展。速度训练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短距离冲刺跑有30m跑、60m跑、100m跑,以跑、跳为主的活动性游戏等。发展弹跳力的练习有纵跳、立定跳远、多级跳交替单脚跳、跳台阶、跳深、连续蛙跳、连续跳过栏架、跳上山羊等。这些实际上是在发展下肢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

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速度要比女子举重运动员的速度要好,女子举重运动员必须要比男子更加重视速度训练,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中要比男子更重视速度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速度水平,达到高度的运动成绩。

4.3 身体素质的柔韧性训练

举重运动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柔韧性素质,特别是对肩、肘、腕、髋、膝、踝和脊椎各关节的柔韧性都有较高的要求。柔韧性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徒手的或加压加重的各种压关节的练习,如压肩、压肘、压腕、压踝、压腿、体前后曲、劈叉等各种绕环和体转的练习。

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柔韧性要比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柔韧性要好,所以女子举重运动员能较好的满足抓举、挺举技术动作的需要。而男子举重运动员要长期地注意关节柔韧性的训练才能满足抓举、挺举技术动作的需要,但女子只要在早操或每次专项训练课前的准备活动中给予适当注意就可以了。

4.4 身体素质的耐力训练

举重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主要表现为训练中能够承受较大负荷而不易疲劳,比赛中能够在极限强度下保持长时间的高度竞技能力。这种专项耐力主要靠长时间的专项大运动量训练来获得,但少儿运动员在早期训练中也应该打好一般耐力基础,以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练习内容主要有800~1500m跑(可用快慢交替的变速跑的方式训练)、较长时间的球类运动(篮球、足球)、400m跨跳、1 ~2min的记次数跳绳等。

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耐力要比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耐力要好,所以在耐力训练男子要比女子要多安排。

5 小结和建议

(1)少儿举重训练的安排应根据少儿的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训练计划的安排。如果不遵循少儿的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训练计划,这样很有可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

(2)少儿举重专项训练的安排应尽量多安排辅助动作,这样有利于少儿对举重训练有一定的积极性;少儿举重身体素质应各方面发展,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能更好提高运动成绩。

(3)在安排少儿举重训练计划中应该注意男子举重运动员和女子举重运动员之间的特点不同,安排不同的训练计划。

(4)建议在少儿举重训练的安排中应该根据少儿举重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安排训练计划;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中应该注意不要太偏重于竞赛动作。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举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25-312.

[2]专项训练——重竞技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35.

[3]高殿玉.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3):14-16.

[4]贺益成.浅谈我校举重班运动员的训练[J].湖南省业余教练员论文,2002(5):25-27.

[5]孙杰.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J].山东体育科技,1999(3):38.

[6]翟绍凯.谈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2(1):24-26.

[7]徐伟.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基础训练[J].湖南省业余教练员论文,2004(5):25-27.

[8]廖振华.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J].抚州师专学报,1989(2):20-22.

[9]杜师,张秋玲.浅谈青少年男子举重的早期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3(6):31-33.

[10]高殿玉.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安排的新颖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5):12-15.

猜你喜欢

体校身体素质专项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锻炼也重要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