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浅析

2013-03-01陆建军

治淮 2013年12期
关键词:声级声源水闸

陆建军 李 君 崔 勇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 南通 226006)

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浅析

陆建军 李 君 崔 勇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 南通 226006)

以南通市濠河第二引水通道工程为例,就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进行探讨,分析评价工作重点。

城市水闸工程 环境影响 评价

作为建设项目,水闸工程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较多关注工程的公益性质和环境效益,对其负面影响重视不足,位于城市枢纽地带的小型水闸工程因环评文件编制不规范、环保措施滞后而引发扰民纠纷的现象屡有发生。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评价工作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进行,为使工程的正面效益得到合理利用和发挥,负面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现以南通市濠河第二引水通道工程为例,对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进行探讨。

1 项目背景及工程构成

濠河是环绕南通城市中心的一条古护城河,已建成国家5A级风景区。为进一步改善濠河水系引排条件,南通市水利局拟在城北新区地带实施第二引水通道工程,打通濠河至长江的通途。工程主体为流量8m3/s、占地12.6m×13.3m、高度8.8m的提水闸站,配备4台800QZ-160型潜水轴流泵,流量2m3/s,昼间3用1备,夜间2用2备。

2 环境影响初步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一般可采用矩阵法。如表1所示,以各项工程活动为列、以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为行,矩阵中以定性方式列出一般水闸工程环境影响类型、性质及程度。

评价重点的确定需考虑项目工程特征、区域环境治理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程度等要素。工程位于城市北翼,区域内具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垃圾收运系统,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不存在直接的废水、废物排放行为;项目建设规模较小、施工期较短,施工期扬尘大气污染较轻微可忽略;生态结构以人工培育类型为主,不存在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综上,并基于拟建项目位于居住集中区、风景名胜区,将声环境影响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3 声环境影响评价

3.1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首先考虑项目所在环境敏感程度。本项目周边300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为吉和敬老院和晏园南岸小区。工程所在地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二类区(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编制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3.2 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二级评价范围可在一级评价范围(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基础上适当缩小,根据环境保护目标与工程的距离,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提水闸站场界外100m。

3.3 评价方法

3.3.1 噪声源强分析

闸站泵房4台800QZ-160型潜水轴流泵是显著噪声源,而水流高差引起的冲击噪声具有发声强度高、频发特征显著、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应予以充分考虑。

为保证评价数据源的可靠性,源强数据采用现场实测法结合类比分析法获得,实测对象设备型号与本项目相同,流量规模、水头扬程与本项目相似,经实测源强见表2。

3.3.2 确定预测点位

于提水闸站东侧场界、西南侧场界、吉和敬老院、晏园南岸小区共设4处现状监测点,现状监测点即环境影响预测点。各预测点与声源中心位置关系见表3。

表1 城市水闸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矩阵表

3.3.3 选取预测模式

A.噪声衰减模式

提水闸站为长度b=13.3m、高度a=8.8m的长方形、有限大、无指向性面声源。根据预测点距声源中心距离r可简化为点、线、面不同的形式,并选取相应的预测模式:r≤a/π 即2.8m范围内,符合面声源衰减规律;a/π<r≤b/π即2.8~4.2m范围内,符合线声源衰减规律;r>b/π即4.2m范围外,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故潜水轴流泵噪声对各点贡献值预测采用点声源衰减模式:

式中:L(r)—声源中心距离r处的声级值,dB(A);

L(r0)—声源中心距离r0处的声级值,dB(A);为便于预测计算,r0通常取1m,L(r0)即设备源强值。

水流冲击噪声则符合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规律:

式中:DIθ—指向性指数,根据工程经验,水闸正前方取值11dB(A),两侧取值9dB(A)。

B.噪声贡献模式

本项目声源强度有昼夜之分,属非连续声源,应通过时间计权计算其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修正的贡献源强:

式中:Leq—等效连续A声级,dB(A);

T—预测时间段,以24h计;

ti—i声源T时段运行时间,昼间为6~22时,夜间为22至次日6时;

表2 建设项目噪声源强分析表

表3 声环境影响预测点与声源中心位置关系一览表

表4 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预测成果表 单位:dB(A)

LA—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C.噪声叠加模式

将各声源在预测点的贡献值与环境监测背景值叠加,以此作为判定环境影响达标与否的依据。叠加公式如下:

Leq=10lg(100.1Leqg+100.1Leqb)

式中:Leq—预测点噪声叠加值,dB(A);

Leqg—声源贡献值,dB(A);

Leqb—环境背景值,dB(A)。

3.3.4 噪声影响评价

选取合理的预测模式,将经修正或验证的声源强度、隔声效果、预测距离等参数代入预测模式,计算得到各预测点噪声叠加值见表4,为反映本项目营运期对环境敏感目标的最大影响程度,预测过程忽略地面、空气吸收、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噪声衰减。

3.4 评价结果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的2类区排放限值;场界外40m处吉和敬老院昼夜间噪声比环境现状值分别增加0.9dB(A)、3.7dB(A);100m处晏园南岸小区昼夜间噪声比环境现状值分别增加0.2dB(A)、0.9dB(A)。在落实各类防治措施的条件下,项目正常工况场界及环境敏感目标处昼夜间噪声仍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二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以下的环境保护要求。

4 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声音的传播特征,建设方拟从声源削减、传播阻隔、受体保护三个角度采取工程与非工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提水泵房门窗、墙体、设备采取隔声、消音、降噪、减震设计施工;引水涵闸进水口内至少长50m的河面采用混凝土全加盖设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咨询表申报的泵站运行制度;闸站泵站四周加强绿化建设,临近养老院一侧建设种植高大浓密乔木树种。

类比分析认为,泵房隔声效果约为20~25dB(A),加盖设计隔声效果约为10~20dB(A),加盖设计还可改变水流冲击噪声的传播方向,降低声源对保护目标正面的直接影响。

5 结束语

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关注非污染生态影响相比,城市水闸工程重点关注营运期声环境影响,提水闸站作为长期存在的噪声源,其选址、引水流量、运行频率、设备选型与敏感目标距离决定了声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以及评价工作的等级、深度。评价工作的关键在于针对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兼顾环境现状质量及环境功能区划),合理选用评价模式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明确工程实施后区域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工程的建设与营运是否可行,从而为项目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声级声源水闸
一种等效40 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基于噪声分析的抽水蓄能机组运行预警技术研究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法探讨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静安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智能自动避障与追踪声源小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