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企加速并购我国医疗器械企业 行业竞争升级

2013-03-01吕雅娜

科技视界 2013年22期
关键词:康辉医疗器械产品

吕雅娜

(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210008)

近日,总部均位于常州的全国骨科植入生产企业中仅有的两家上市企业康辉医疗和创生控股先后被外资企业并购,并购金额创历史新高。2012年9月,美国美敦力公司并购康辉,并购款为大约8.16亿美元,并购完成后,康辉将保留原公司管理层,成为美敦力首个总部在美国之外的业务部。今年1月,美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史赛克公司宣布计划以7.64亿美元收购创生控股,创生已承诺接受收购要约,拟将61.72%公司股份售予史赛克,预计今年2季度末完成收购。

康辉医疗产品覆盖创伤、脊柱、颌面、颅脑、人工关节五个领域4000多种产品,在国内已建立了广泛的流通渠道,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12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4.5亿人民币,实现利税2.5亿元。创生控股是国内最大的创伤产品生产商及三大脊柱产品生产商之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25%。康辉医疗和创生控股作为国内骨科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先后被跨国企业收购,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垄断的趋势逐渐明显[1]。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扩大,外资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20%,预期仍将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技术、质量及品牌优势见长的外资医疗器械厂商在价格上大都呈现短板态势,国内一线城市医院选用的医疗器械普遍为国外进口,但二三线城市医院多选用国产医疗器械。因此,在更广阔的基层医疗器械市场,国内医疗器械厂商比外资企业更具竞争力。跨国企业通过与国内企业并购实现产品和渠道的结合,利用本土企业的营销团队和渠道实现销售渠道下沉,以占领国内基层市场。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在完成一二线城市和高端市场的布局之后,将与本土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形成正面竞争[2]。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比重较小,中高端市场基本被跨国公司占据。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进口仍以高端产品为主,出口以中低端产品为主[3]。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加强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自主研发。2011年科技部发布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对医疗器械产业的重大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基础支撑技术的研发作出规划部署。发改委为推进医疗器械创新推出《加快医疗设备创新发展的项目》,对需要实现技术突破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专项扶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23%[4]。

一是创新能力增强。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等关键技术领域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了立体定位超声聚焦、准分子激光人眼像矫正系统、体部旋转伽玛刀、睡眠监护系统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二是企业数量激增。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逐年上,2010年为1.4万多家,其中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5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906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416家,国家及省级重点监管企业1863家。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增至1.6万多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私有企业分别占3%、37%和60%,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0多家。(见图1)

三是区域优势突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大区域依靠当地工业技术、科技人才、临床医学基础及政策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三大聚集区。三大区域医疗器械产值之和及医疗器械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医疗器械产值和总销售额的80%以上。2011年,医疗器械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地区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其销售收入合计占比达64.16%,销售利润排在前五名的地区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山东和上海,合计达70.39%,其中,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在全国占比23.08%、23.16%和23.51%,在规模和盈利上都占绝对优势[5]。

图1 2007年-2011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变化

表1 2011年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企业地区分布状况单位:%

表2 2011年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企业地区盈利状况单位:亿元%

四是并购重组加速。企业并购重组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2010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重组明显加速,企业竞争力增强。深圳迈瑞、威高股份、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成为整合的领跑者[6]。

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面对大力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应积极采取一定的战略和对策[7]。

一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引进国内外医疗器械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加强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包括科研、生产、销售、维修等领域,重视科技创新,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队伍,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向高、新、全方向发展,稳固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突围高端产品领域。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产业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结合,指导和促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资金需求等方面开展对接,有效整合优势科技资源,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三是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国内市场。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家用医疗器械消费观念改变,家用医疗器械等预防保健类产品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国内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76.6亿元,2013年有望达到290亿元,近年来,国内家用医疗器械年增长速度连续保持在30%以上。企业应针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格局的新变化,大力发展个性化、差异化新产品,通过开发零售渠道和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抓住新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1]贾岩.国产医械出海多元化探路[N].医药经济报,2012-2-29(5).

[2]金喆.国产医疗器械:一场盛宴初开[N].民营经济报,2012-12-17(4).

[3]潘福鑫,李玉琴,印帅,李瑶.浅析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J].黑龙江科学,2011,2(5):4-6.

[4]贾岩.拿下广州倍秀生物补充止血产品线:强生25年来在华首起并购上演[N].医药经济报,2012-5-18(7).

[5]钟可芬.深圳迈瑞年内再购四五家企业[N].第一财经日报,2012-4-20(B03).

[6]广州万隆证券研究中心.全国17.5万家医疗机构仪器设备面临更新换代:未来10年医疗器械需求潜力巨大[N].深圳商报,2012-12-24(B06).

[7]蔡天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前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9-20.

猜你喜欢

康辉医疗器械产品
爱情该有的模样
康辉: 我在演播室“不务正业”的日子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清赏康辉先生笔下的荷花
我和康辉有一毛钱关系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