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3-02-28梁庆华唐凤川
梁庆华,唐凤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1、检验科;2、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21)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梁庆华1,唐凤川2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1、检验科;2、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21)
目的了解该院糖尿病足(DF)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该院2009月1月至2013年1月105例DF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105例DF患者分泌物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57.14%(64/112),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37.50%(42/112),真菌6株,占5.36%(6/11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好,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呈现多重交叉耐药。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抗药性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创口经久不愈,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越大[2]。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常规做病灶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时强有力的抗感染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措施。本院是一所以老年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糖尿病病人较多,为此笔者对本院2009月1月至2013年1月105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所有菌株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培养。患者女性45例,男性60例,年龄60~95岁,平均(69.4±2.3)岁,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
1.1.2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33)购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
1.1.3 仪器与试剂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细菌测定系统;细菌鉴定板及药敏测试板均为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用药前及治疗过程中进行取样,对糖尿病足浅表溃疡面采用无菌棉拭子擦拭样,深部脓腔用探针或清创时用无菌针筒取样,标本置于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1.2.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所有分离菌株均采用上述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MIC法,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美国CLSIM100-S20(2010年)标准[4]报告MIC结果。
1.2.3 结果统计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本组105例糖尿病足感染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12株,有39例分离2种以上病原菌,其中有6例分离出3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34.8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57.14%),革兰阴性杆菌42株(37.5%),真菌6株(5.36%),结果见表1。
2.2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足与多种因素相关,病程长是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其原因是老年患者病程长,动脉硬化发生率高,激素水平改变以及损伤愈合时间变长,修复能力下降。持续的高血糖及HbA1c升高引起微循环缺氧及血流灌注不足[5]。随着临床广谱和多联抗菌药物的应用,感染病原体出现了多
重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有效治疗的难度。
表1 112株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情况
表2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本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57.14%),多于革兰阴性杆菌(37.50%)。邓家德等[6]对广州糖尿病足溃疡病原体分布的研究显示,在405株病原体中革兰阳性菌占57.8%,革兰阴性菌占37.8%;胡琛亮等[7]报道糖尿病足培养出56株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60.7%,革兰阴性菌占35.7%。提示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本结果与其相似。吕春兰等[8]报道糖尿病足分离病原菌281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5.19%,革兰阴性杆菌占51.25%;杨毅等[9]报道糖尿病足分离病原菌112株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7%,革兰阳性球菌占36.6%。提示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本研究结果有差异,其原因可能为地域性差异所致。但革兰阳性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此次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肠球菌和链球菌。所有革兰阳性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达79.16%及83.33%,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72.22%,链球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0%、7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未发现阿米卡星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82.82%,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71.4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
本资料中,混合感染占感染病例的34.82%,主要是葡萄球菌属与肠杆菌科细菌的混合感染,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常导致严重感染发生,使病情恶化,预后不佳[10],因此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出来之前可考虑选用敏感率高的药物,尤其是严重感染时应考虑联合用药。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谱随时间变迁而改变,同阶段患足局部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可能不同,或者同一种病原菌在不同阶段对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应多次进行创面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11],根据本地区病原微生物特点选取合适抗菌药物是感染控制的关键。
[1]许樟荣.糖尿病足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27(7):485-487.
[2]王萍,王晶,章秋.糖尿病足及溃疡发生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9):2628-2632.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5.
[4]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CLSIdocuments M100-S20.CLSI,2010.
[5]栾晓军.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1,8(1):28.
[6]邓家德,李红玉,陈惠玲,等.糖尿病足溃疡处常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55-957.
[7]胡琛亮,吴乐霞.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培养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872-873.
[8]吕春兰,丁志红,张有忠,等.糖尿病合并足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03-504.
[9]杨毅,鲜杨,李蓬秋,等.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2):1191-1193.
[10]Kandemir,A Kbay E,Sahin E,et al.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 with multi-antibiotic resistant micro-organisms [J].J Infect,2007,54(5):439-445.
[11]关小宏,杨彩哲,吴石白.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37-4238.
R446.5,R939.92,R587.1
A
1674-1129(2013)05-0491-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