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比较

2013-02-25高万东吕鹰飞

关键词:贡献度第三产业金融业

高万东,吕鹰飞

(1.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130028)

一、我国金融深度及金融业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即金融深度(Financial Depth),是指一国正式的金融体系与国民经济活动的对比,用来反映一国货币化的程度,用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①此处计算货币深度采用M1、M2和GDP的当年价格数据。对比进行分析。金融深度可以评价一国金融机构发展在市场中的重要程度,该指标的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1]。

本文用狭义货币深度M1/GDP和广义货币深度M2/GDP(麦金农,1973)来反映我国金融的发展水平。自9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截至2010年末,货币供应量(M2)为725 774.1亿元,当年GDP为401 202亿元,M2/GDP为1.81[2]。

图1 1978—2010年我国货币深度趋势图

单纯用M2/GDP对金融深化进行衡量并不恰当,在信贷受抑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可能会出现M2/GDP畸高,金融市场成熟的国家因为通常持有与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量而使得M2/GDP的比值并不是很高,因此必须结合M1/GDP的比值分析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当狭义货币深度的变化趋势比较平稳时,广义货币深度才能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图1显示,1978—2010年我国M1/GDP是稳定增长的,因此M2/GDP能较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经济货币化的程度逐渐加深,货币供应量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递增的,金融对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

二、我国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

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直接贡献表现为金融业的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贡献表现为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3]。本文利用贡献率和贡献度两个指标衡量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图2反映了1978—2010年我国金融业的增加值①采用1978年为基期不变价格的金融业增加值。及增长率。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从绝对量上看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从增速上看,呈现出较大的波动,1982—1989年增速在高位运行,1989年达到波峰,同比增长率为64.74%,90年代的最低点出现在1998年。1999年开始新的一轮上涨,在2007年达到波峰,当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33%,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金融虚拟资本迅速膨胀,金融业增加值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有所回落,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为20.47%,2009年增长率为19.27%,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当调整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又恢复上升的趋势。

图2 1978—2010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走势图

图3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趋势图

图3显示,金融业增加值在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趋势线的起伏要更大一些。两条曲线的走势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9年,金融业增加值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1989年达到阶段高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3%;第二个阶段是1990—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199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30%,是这个阶段的最高点,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只有3.2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54%,是这个阶段的最低点;第三个阶段是2006—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33%上升到4.6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0.68%上升到14.42%。

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的变化是通过其增加值增量和增速的变化而进行的。通过金融业的贡献率和贡献度两个指标来衡量[4],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1 我国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与贡献度

金融业的增加值增长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不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利用公式(1)和公式(2)测算我国金融业的贡献率和贡献度(见表1),33年中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1986年和1989年超过10%,对GDP的贡献度只有1989年和2007年略高于1%。1989年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6.92%,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高达66.18%。但是,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1989年金融业对GDP的贡献度只有1.09%,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1989年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也是33年中最高的,只有3.55%。

从贡献率和贡献度的趋势看,图4显示我国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呈现较大的波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9年,金融业对GDP、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和贡献度波动幅度较大;1990—2004年,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比较平稳,金融业对GDP 的贡献率在1.26%—3.63%之间波动,对GDP 的贡献度在0.09%—0.48%之间波动,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波动幅度略大,在4.11%—13.1%之间波动,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在0.3%—1.6%之间波动;2005—2010年,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大,2007年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达到阶段高点,2010年降至阶段相对低点,波动明显。总之,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均较低,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还较弱。

图4 我国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与贡献度走势图

三、金融相关率测度及金融发展结构的判断

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national Ratio,FIR)是分析金融发展结构最重要的指标(R.Goldsmith,1969),是指在某一时点上,现存的金融资产总量(含有重复计算部分)与实物资产总额和对外净资产的和之比,反映了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在一定的国民财富基础上,金融相关率越高,金融体系就越发达[5]。金融相关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公式(3),对我国2001—2010年金融相关率进行测算(见表2)。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的资产总规模迅速增加,截至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规模达119万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资产总额的7倍。

图5显示了我国2001—2010年金融业的资产规模及增长情况,金融业资产规模每一年都有绝对量的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长率呈现轻微起伏变化的趋势,2002年金融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同比增长48.24%,从2003年开始,金融业资产增速比较平稳,每年的增速在20%左右。

我国的金融相关率(FIR)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2001年FIR 为1.528 7,2010年上升到2.550 3。戈德史密斯(1969)的研究认为,如果FIR 的值介于0.2—0.5之间,金融发展结构为低级;FIR的值高于5,金融发展结构为高级,其他级金融发展结构的FIR 值介于0.5—5之间。根据戈德史密斯的结论,我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发达,金融发展结构还不属于高级模式。

表2 2001—2010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及金融相关率(FIR)

图5 2001—2010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及金融相关率(FIR)走势图

四、金融业区域发展水平及差异测度

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差距存在着辩证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资源分布和经济运行的不均衡,决定了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差异[6]。我国融资结构中,大约80%来自于间接融资,我国各地区①本文将全国划分为4个地区,东部地区有10个省(直辖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6个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西;东北地区3个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存贷款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存贷款规模都是4个地区中最高的,并且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7]。

表3 我国经济与金融资产地区分布

表3揭示了我国经济和存贷款的地区差异。从经济总量上看,自1993年起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超过其他3个地区的总和,占全国GDP的50%以上,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略高于西部地区,东北的经济总量是最低的,同时东部地区的存贷款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也超过其他3个地区的总和,2004—2009年高达60%以上,西部地区的存贷款规模略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存贷款规模最小。

由于不能获取相关数据,无法采用戈德史密斯的计算方法进行区域金融相关率的测算,本文根据王子明、周立(2002)的计算公式[8]:

对1991—2010年我国区域金融相关率(FIR)进行测算,揭示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情况(见表4)。

表4 1991—2010年我国地区金融相关率(FIR)及差异比较

总体上,1991—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各地区金融相关率的排名位次发生较大的变化,1991—2001年,我国东北地区的金融相关率是4个地区中最高的,从2002年开始东部地区超过东北,之后保持领先的地位。2005年东北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开始落后于西部地区,之后一直处于第3的位置,而中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在4个地区中始终排名最后。金融相关率的变化充分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态势和市场化程度均优于其他地区。从省区情况看,排序前3的都位于东部地区。北京和上海的金融相关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属于金融高级模式。

图6显示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各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变动趋势,各地区的金融相关率曲线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4条曲线之间的距离先扩大后缩小,2002年以后进一步扩大,2010年曲线更加分散,说明地区间的金融差异增大。中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最低,与其他3个地区的差距较大。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地区间的金融差异及发展趋势,本文对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进行金融相对差异比较。

图6 1991—2010年我国地区金融相关率(FIR)变动趋势图

图7 1991—2010年我国地区金融相对差异趋势图

图7显示,1991—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呈现波浪上升的曲线态势,最低点出现在1992年,金融发展差异为0.995 344,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略低于其他地区,其他年份均高于其他地区,2010年金融相对差异高达1.321 792,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渐增大。金融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经济现象,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的结果,适度的差异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差异过大则可能带来经济结构失衡。因此,促进各地区金融的合作和协调发展,提高金融效率,实现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环节。

[1]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24-30.

[2]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2010(4):1.

[3]毛剑锋.我国产业结构分析[J].经济纵横,2005(6):15-18.

[4][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56-205.

[5]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7-63.

[6]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R].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5.

[7]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9):31-45.

[8]高连和.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7-129.

猜你喜欢

贡献度第三产业金融业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PYRAMID PAINS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度的解析与度量方法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