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H值对测定水质苯胺类化合物影响的探讨

2013-02-24黄斯乔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5期
关键词:偶合乙二胺苯胺

黄斯乔

(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 佛山 528200)

1 概述

调节pH值对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含量起到关键作用,重氮化反应需要在强酸条件下进行,而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的偶合反应需要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因此,合理调节pH值的范围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同时,本实验采用0.5mol/L硫酸溶液定量调节pH值,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2实验原理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重氮化反应:苯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盐重氮化;然后是偶合反应: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对偶合反应后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3实验仪器

723N光栅分光光度计;便携式pH计;25ml具塞刻度试管;

4实验步骤

?

吸取样品于25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纯水稀释至10ml,用0.5mol/L硫酸溶液调节pH,摇匀。加1滴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放置3min,加入氨基磺酸铵溶液0.5ml,充分振荡后,放置 3min,待气泡除尽后加入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1.0ml,用纯水稀释至25ml,摇匀,放置30min,于545nm波长处,用10m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5实验结果

不同pH下显色反应的吸光度变化见表1所示。

由表1可知,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下:

pH值>2.1时,空白溶液的吸光度较高;pH值为1.9~1.0时,空白溶液的吸光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且低的水平。

样品的吸光度先是随着pH的降低而增高,当pH值为1.9~1.3时,样品的吸光度维持在一个比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当pH值≤1.2时,样品的吸光度随着pH的降低而降低。

6实验讨论

当pH>3时,由于溶液酸性不够强,重氮盐与未起反应的苯胺类在氮原子上偶联,导致部分待测物无法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而被定量。第二步反应是过量的亚硝酸盐被氨基磺酸铵分解,当pH≤1.2时,过量的亚硝酸不能被氨基磺酸铵分解,并且,N-(1-萘基)乙二胺在强酸条件下与过量的亚硝酸作用生成副产物,同时偶合反应中有H+产生,酸性过强会使耦合速度变慢。

由实验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1.9~1.3的范围内,即0.5mol/L硫酸溶液加入量为0.30~1.20ml时,灵敏度较高,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低,样品的吸光度重现性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11889-89).

[2]国家环保总局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偶合乙二胺苯胺
两种乙二胺碘酸盐的制备与性能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多金属偶合腐蚀模型
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对称性破缺:手性高氯酸乙酸·二(乙二胺)合锌(Ⅱ)的合成与结构
1-4丁炔二醇和乙二胺对离子液体电沉积CU的影响
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的探讨
采后二苯胺处理减轻夏橙果实油胞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