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干预效果的分析

2013-02-21李晓真皮红英

河北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精神病人精神病

李晓真,皮红英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门诊部,北京 100094)

老年精神障碍是指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可以见到的各类精神疾病的总称[1]。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有了较大提高,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加,目前已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可见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老年人机体逐渐衰退,功能的改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逐渐下降,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3]。本文通过对500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老年期精神病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00例老年精神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仅接受临床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1.1.1 本组的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500例,其中女性286例,男性214例,发病年龄60-82岁,平均(71.030±6.456)岁,病程6个月至25 年,平均住院(5.319±6.092)年。5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均无显著的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1.1.2 筛选标准:①均经我院诊断为精神病的患者;②按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4],均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智能障碍;③年龄均在60岁以上老年期精神病患者;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⑤入院2周后简明精神量表(BPRS)《55精神症状有好转,合作良好;⑥无严重的躯体疾患。

1.2 方 法

1.2.1 评定工具: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采用量表版本为30项,所有条目按0-4分的五级评分法标准测评,量表共包含了七个维度,分别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迟滞和抑郁,前3项相加为总积极因素分,后4项相加为消极因素分,病情总估计:128+积极因素分-消极因素分。总估计分越高,效果越好。

1.2.2 评定方法:入选的患者首次统计集中进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实验组经心理干预后半年进行第二次NOSIE量表评定。

1.2.3 人员培训:评定人员先经过统一培训可参加量表的评定工作,评定人员选择2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临床经验,使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1年以上的,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自愿参加。

1.2.4 实施阶段: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人都进行对症常规药物治疗,必要时还进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实验组除了对症治疗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之后护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①基础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丧失与人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不会洗漱、进食。因此,日常生活护理是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重点。要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做好入院介绍,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对患者饮食、起居、个人卫生,应给予关心帮助,耐心细致地照料,让患者感受病房的温暖,适应住院生活。②特殊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人由于新入院,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加之长期住院,对外界环境失去兴趣,情绪抑郁,终日沉默不语,应抓住患者心理、个性特点,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障。另外,必须掌握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充分运用语言沟通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护理过程中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关心体谅、尊重他们,尽量满足合理要求,使其获得宽慰,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③康复期心理护理: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首先他们考虑他们的病好后会不会复发,他们重返社会时朋友或邻居会不会瞧不起自己,自己的子女会不会不尊重自己了等,内心很复杂,很多老年精神病人想到发病后自己又唱又跳,又脏又臭,就会觉的今后无脸见人,怕社会对自己歧视;此外,有些病人出院后要继续服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使他们异于常人,许多病人有轻声厌世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做好老年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的开导他们,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积极的消除不良情绪,主动的与他们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跟他们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可以避免的因素,是他们今后能够与患者保持联系,理解患者,不要歧视患者。

1.2.5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用统计软件 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两组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施前各维度、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总估计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得出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2.2 实施后两组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比较(见表1)。

表1 实施阶段完成后两组NOSIE评分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滞、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和总估计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实施了心理干预后,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老年精神患者的生活、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P<0.001),某些精神症状的程度改善不明显(P>0.05),说明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和社会能力,而非改善精神症状,这与查阅的相关文献相一致的。心理护理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以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的言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痊愈和康复,以发挥医疗护理和最佳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情绪,充分发挥机体的防御机制与抗病能力。在对老年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首先应抓住患者心理、个性特点,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障。应用语言和肢体语言与病人情感沟通和心理护理来感染病人,帮助病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对疾病有一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正确的积极的面对现实,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让患者老有所乐。

[1] 蔡红霞,王晓慧.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7.

[2] 施承孙.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171.

[3] 占建华.心理疏导疗法在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对行为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587.

[4] 中华医学会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精神病人精神病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相关问题探讨
艺术天才与精神病人或有遗传关联
住院病人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