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外法评定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稻草处理效果
2013-02-20付戴波许宇薇瞿明仁游金明欧阳克蕙宋小珍易中华
■付戴波 许宇薇 瞿明仁 游金明 欧阳克蕙 宋小珍 易中华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省是我国水稻种植大省。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季,适宜水稻生长,稻草产量巨大,但利用率过低,主要利用方式为作为肥料还田或直接燃烧,作饲料用的仅占16.2%,远低于其他秸秆的饲料利用率(22.6%),而被焚烧和弃置的占10.9%,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稻草是一种常见的粗饲料,粗纤维含量在30%以上,蛋白含量仅为3%~5%,适口性差,家畜采食量低,营养价值过低,饲用价值不高。因此,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作物秸秆,是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试验采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稻草进行处理,研究其在瘤胃体外发酵指标影响,探讨适宜的稻草微生物制剂或组合,旨在为稻草充分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管理
选择在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基地牛场体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锦江黄牛,体重300 kg左右。单舍饲养,其日粮由精料与粗料组成,精粗比为2∶8,基础日粮为玉米-麦麸-稻草型,精料购于江西华达牧业有限公司,精料的配方组成为玉米、麦麸、豆粕、棉粕、碳酸钙、磷酸氢钙、食盐、维生素(A、D3、E、烟酸)微量元素(CuSO4、FeSO4、ZnSO4、MnSO4、NaSeO3、KI、CoCl2)及防霉剂等。表1为试验牛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于每日早8点与晚8点饲喂日粮,先粗后精,自由饮水,试验期间采集试验牛瘤胃液供体外培养。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试验材料
稻草:试验所用稻草取自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实验室牛场。
添加剂:从市场选用A、B、C 3种微生物处理剂,其主要有效成分如表2所示。
表2 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及添加量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重复设计,采用3种添加剂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处理,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7种处理组分别为:A处理组、B处理组、C处理组、A+C处理组、B+C处理组、A+B处理组、A+B+C处理组。
1.4 体外批次培养装置
培养装置主体为恒温水浴摇床,水浴温度和震荡频率可调,酸奶瓶(容积为150 ml)作为培养瓶,瓶口安装带塑料管的橡皮塞,同时,塑料管带有可打开和关闭的塑料三通阀以保证厌氧环境,塑料三通管与医用注射器相连接。试验前所用培养瓶,注射器及玻璃器皿均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高压灭菌,烘干备用。
1.5 人工瘤胃营养液的配制
缓冲试剂和常量元素溶液(A液):称取K2HPO4382.51 mg、KH2PO4292 mg、(NH4)2SO4480 mg、NaCl 200 mg、MgSO4·7H2O 100 mg和Na2CO34 000 mg,将上述试剂混合后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该溶液使用前1 d配制待用。
微量元素溶液(B液):准确称取EDTA 500 mg、FeSO4·7H2O 200 mg、MnCl·4H2O 200 mg、ZnSO4·7H2O 10 mg、H3BO330 mg、CoCl2·6H2O 20 mg、Cu-Cl2·6H2O 1 mg、NiCl2·6H2O 2 mg和NaMoO43 mg,将上述试剂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持续通入CO218 h后,盖严瓶口,至于冰箱备用。
还原剂溶液(C液):称取25 g Na2S·9H2O加入80 ml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 ml,持续通入CO220 min后,盖严瓶口,置于冰箱中备用。
人工瘤胃营养液制备:准确量取790.4 ml A液,8 ml B液,经充分混合后持续通入CO218 h,于培养前1 h加入1.6 ml C液,充分混合,分装到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中分装40 ml,通入CO2气体5 min,装上安有三通阀的橡皮塞,三通阀处于关闭状态,放于恒温水浴摇床中预热至39℃待用。
1.6 瘤胃液的采集与制备
于早8:00晨饲后在3头试验牛瘤胃的上下左右不同点各采集400 ml瘤胃液,经4层纱布过滤后装入预热至39℃并通有CO2气体的保温瓶中,迅速返回实验室,使用39℃预热的量筒量取所需瘤胃液分装到培养瓶,每个瓶中分装20 ml瘤胃液,一份瘤胃液加入两份缓冲液中,混合均匀,接通培养瓶和注射器,打开三通阀,开启震荡开关,进行体外培养。
1.7 体外培养试验
准确称取7组微生物制剂处理稻草样品4 g,转移入已装有人工瘤胃液的培养瓶中,然后进行0、12、24、36、48 h四个时间点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时间点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在相应设置时间点取出处理的所有培养瓶,将样品预处理,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正常稻草作为对照组。
1.8 测定指标与方法
产气量测定:分0~6、6~12、12~24、24~36、36~42 h等5个时间段,记录每个时间段产气量。
氨态氮测定:参照冯宗慈《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比色法)方法测定。
BCP测定:采用王放(1990)改进方法测定。取去除原虫和饲料大颗粒的上清液10 ml,以16 000×g离心20 min,弃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加入9 ml 10%三氯乙酸溶液,混匀,再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沉淀物加入5%氢氧化钠溶解,然后稀释至25 ml。此稀释液又经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用280 nm和260 nm波长进行比色。应用下面公式求得细菌蛋白质含量:
细菌蛋白质含量(mg/ml)=(1.45×D280-0.74×D260)×稀释倍数。
1.9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基本处理采用Excel软件,结果分析先采用SPSS17.0中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并利用Duncan程序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微生物制剂及组合处理微贮稻草对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微贮稻草对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见表3。总体来看,各处理组产气规律大致相似,产气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培养6~12 h各组产气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气量逐渐下降。
表3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稻草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影响(ml)
从各培养时间段来看,培养0~6 h处理A、C、B+C、A+B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A+B组产气量最高,为12.25 ml。培养6~12 h后,处理A、A+C、B+C、A+B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处理A+B组产气量最高,为16.50 ml。培养12~24 h各组产气量开始下降,但处理A、B+C、A+B组产气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处理A组产气量最高,为9.00 ml。培养24~36 h各组产气量持续下降,处理A+C组产气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处理A、B+C、A+B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培养36~48 h,各组产气量降到最低,处理B、A+C、B+C组产气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产气量高于对照组,其中处理A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从3种不同微生物制剂及组合来看,以A制剂总产气量最大,C次之,B最小;从组合来看,A+B组合总产气量最大,然后依次为B+C、A+C、A+B+C。
2.2 不同微生物制剂及组合处理微贮稻草对培养液中氨态氮浓度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稻草培养液中NH3-N浓度的影响(mg/100 ml)
总体来说,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微生物制剂处理组,培养液中NH3-N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趋势。
从各组来看,培养6 h后,除A组NH3-N浓度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比对照组高,其中A+B+C组NH3-N浓度最高,而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组(P<0.05);培养12 h后,B、C、A+B、A+C、A+B+C组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B+C组NH3-N浓度最高。培养24 h后,A+B+C组NH3-N浓度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以A组最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36 h和48 h,仍然以A+B+C组NH3-N浓度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以A最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不同微生物制剂及组合处理微贮稻草对培养液中BCP浓度的影响
不同微生物制剂处理稻草体外瘤胃培养液中BCP含量测定结果见表5。从各时间点来看,BCP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个时间点处理组BC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6 h以B组BCP浓度最高,12、24、36、48 h四个时间点以A+B+C处理组BCP浓度最高。各组以0~24 h培养液中BCP浓度上升较快,24~48 h培养液中BCP浓度仍然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速度较慢。
表5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稻草培养液中BCP浓度的影响(mg/100 ml)
从各组BCP浓度来看,培养6 h B组BCP浓度最高,而且显著高于B+C组(P<0.05),其余各理组BC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培养到12 h,处理A、B、C、A+B+C组的B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A+B+C组的BCP浓度最大,达到13.42 mg/100 ml,比对照组高出2倍;培养24 h后,处理C、A+C、A+B、A+B+C组B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样以A+B+C组的BCP浓度最大,同时显著高于A、B、C、B+C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BCP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36 h后,各处理C、A+C、A+B、A+B+C组B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A+B+C组的BCP浓度最大,同时显著高于A、B、C、B+C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BCP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48 h后,A+C、A+B、A+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也是以A+B+C组的BCP浓度最大,A、B、C、B+C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2.4 不同微生物制剂及组合微贮稻草对培养液中产气量、氨氮、BCP浓度相关性分析
对上述不同处理微贮稻草对培养液中48 h总产气量、BCP含量、氨氮浓度相关性分析,得出如下回归方程:
①Y=-0.061 3X+9.010 8(Y为培养液中NH3-N浓度,X为48 h总产气量,R2=0.187 8)。
② Y=0.110 9X+12.315(Y为培养液中BCP浓度,X为48 h总产气量,R2=0.102 8)。
③ Y=1.214X+10.232(Y为培养液中BCP浓度,X为培养液中NH3-N浓度,R2=0.677 8)。
从上述相关性分析可见,培养液中BCP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中等相关,相关系数R2为0.677 8。而培养液中NH3-N、BCP浓度与48 h总产气量呈现弱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187 8、0.102 8。
3 讨论
3.1 不同微生物制剂处理稻草对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微生物制剂A、C及A+B组合处理组的产气量高于对照组,其中处理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单独使用A、C或A+B组合微生物制剂对稻草进行发酵均有促进作用,有可能提高稻草有机物质的消化率。
不同的微生物制剂由于菌种或活性物质不同,其对稻草体外培养产气量有不同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以A制剂总产气量最大,C次之,B最小;不同的微生物制剂之间存在组合效应,各组合产气量依次为A+B、B+C、A+C、A+B+C。A+B组合总产气量最大,处理稻草后培养发酵最激烈,有可能稻草的有机物质消化率最高,实际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不同处理微贮稻草对培养液中氨氮、BCP浓度的影响
氨氮浓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胃微生物分解含氮物质产生NH3的速度以及微生物对NH3利用情况。瘤胃液中的氨是蛋白质在微生物降解和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瘤胃微生物中,大约有80%的细菌以氨作为氮源。瘤胃内氨浓度过低,瘤胃微生物生长缓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利用也受阻。反之,如果合成速度比降解速度快,则氨会在瘤胃内积聚并超过微生物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以尿的形式排出,造成氨的浪费。因此,瘤胃内适当的氨氮浓度是保证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的重要条件。有学者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生长最适的NH3-N浓度为5~28 mg/100 ml。本试验发现,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组,各时间点NH3-N浓度均比对照组高,而且均在瘤胃微生物生长最适的NH3-N浓度范围内。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组BCP浓度均比对照组高。对照组稻草未经微生物处理,NH3-N浓度偏低,不能为瘤胃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氮源,因此,其BCP浓度在各时间点都很低。从培养液中BCP浓度与NH3-N浓度相关性(呈现中等相关R2=0.677 8)也说明了这一关系。
从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NH3-N、BCP浓度总体来看,单独使用以C制剂最好,联合使用以A+B+C组合最好。其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稻草,促进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分泌的纤维素酶降解了稻草细胞壁,分解纤维物质,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为瘤胃微生物合成BCP提供大量的氮源及能量。
4 小结
①微生物制剂A、C及A+B组合处理组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处理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使用以A制剂总产气量最大,联合使用以A+B组合总产气量最大。
②除微生物制剂处理A组外,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组NH3-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微生物制剂C及A+B+C组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均在瘤胃微生物生长最适的NH3-N浓度范围内。
③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组BC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微生物制剂A+B+C组合效果最好。
④从NH3-N、BCP浓度综合考虑,单独使用以C制剂最好,联合使用以A+B+C组合最好。
⑤培养液中BCP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中等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214X+10.232(Y为培养液中BCP浓度,X为为培养液中NH3-N浓度,R2=0.677 8)。
(参考文献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