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绦虫病的诊治
2013-02-20张招连
张招连
(上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龙岩 364200)
山羊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山羊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蠕虫病,以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对羔羊危害严重,常引起幼羊腹泻、贫血、消瘦等症状,影响幼羊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山羊莫尼茨绦虫病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上杭县泮境乡某养羊专业户,存栏羊85只(其中母羊30只)。2012年4月中旬户主陆续发现羔羊食欲降低,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越来越消瘦,离群,拉稀、肛门周围沾有糊状粪便,户主用止泻药、抗生素、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并用阿维菌素驱虫,但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且病羊越来越多,到6月5日就诊时有13只发病,并有4只羔羊死亡。
2 临床症状
成年羊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幼羊表现精神不振,体况不良、被毛粗乱而无光泽,渐进性消瘦,腹部膨大,山上采食时落伍,离群,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肛门周围有糊状粪便,细查粪便中有粘液和孕节片,进而症状加剧,贫血,有时有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羊衰弱,后期卧地不起,头向后抑,经常做咀嚼的动作,口吐白沫,精神极度迟钝甚至消失,死前迅速膨气,终致死亡。
3 解剖症状
解剖2只病死羊,尸体消瘦,黏膜苍白,贫血,胸腹腔渗出液增多,小肠中发现有绦虫,虫体呈带状,有许多结节组成,寄生处有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增生、出血并布满虫眼、有的虫眼已溃疡,肠壁扩张,变薄并出现穿孔。
4 实验室检查
在患羊粪球表面有黄白色孕节片,形成煮熟的米粒,将孕节作涂片镜检,可见到大量灰白色、特征性的虫卵,用饱和盐水浮集法镜检可见大量虫卵。
5 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山羊绦虫病。羊舍内外、用具用20%生石灰水彻底消毒,全场清除粪便、污染物然后堆积发酵杀死虫卵,并及时处理,消灭传染源;双威阿苯达唑片,按20mg/kg 配成混悬剂口服1次/d,连用 3d。
经过治疗,一周后检查羊粪未发现孕节片,采集羊粪用饱和盐水浮集法镜检未发现虫卵,发病羊的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良好,体况逐渐恢复。
6 体会
6.1 该病在发病过程中有腹泻等症状,民间兽医往往使用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这样不仅没有取得治疗效果而且拖延病期。因此治疗期间,仔细观察患羊的粪便,检查羊粪球表面是否有孕节片,尽早确诊、对症下药。
6.2 阿维菌素是一种驱虫良药,对线虫和节肢动物有极佳疗效,但对吸虫、绦虫及原虫无效。因此阿维菌素驱过虫的羊仍可能发生绦虫病。
6.3 对发病羊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羊要深埋并作无害化处理。
6.4 定期驱虫,由于山羊在早春放牧开始就可感染,因此应放牧后4~5周用双威阿苯达唑片10~15mg/kg 或吡喹酮片10~35mg/kg 进行成虫期驱虫,此次驱虫2~3周,应再进行第二次驱虫,经过驱虫的羊要及时转移到干净的山坡进行放牧。
6.5 加强饲养管理,在易感染季节避免在低湿地放牧,尽可能地避免在清晨、黄昏、雨天放牧感染。平时应搞好羊舍和牧场卫生,可用20%生石灰水喷洒羊舍,洗刷饲具,一般每月消毒1次。每天对羊舍内的粪便进行清扫,特别是驱虫后粪便及污染物要集中处理、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