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13-02-20高军伟周临东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脊髓型电针颈椎病

高军伟,周临东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00029)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CSM)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压迫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患。该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1],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药疗法是非手术治疗的主体,且在术后的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

1 中药内服

中医多将脊髓型颈椎病归为“痹证”“痿证”“项强”“血痹”“骨痹”等范畴[2]。其病位在脊髓,系积劳伤颈或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致督脉空虚,髓海枯竭,颈部气血不和所致。中医中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治以活血化瘀、固肾补肾、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等为主。现代药理证实,中药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上起到改善血循环,消除炎症,调节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损害,减少NO生成,减少内皮素,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等作用[3]。

叶秀兰等[4]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颈椎病“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祛,肝脾肾同治”的治疗原则,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痉证)为“本虚标实”,予以复元活血汤合圣愈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21例治愈,6例好转。治愈患者经5年左右的随访,期间均可正常生活、工作,原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均已消失,无1例复发或手术。卢彬等[5]在石氏伤科前辈石筱山、石幼山先生治疗颈椎病经验的基础上自拟石氏颈髓通络方,具有逐痰活血、通络益髓的功效。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经治疗有效率达84%。董晓光等[6]选用舒根汤加减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122例,取其活血化瘀、补气荣筋、止痛之效。经治疗总有效率为72.13%。莫文等[7]用益气化瘀补肾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经治疗4周、8周后有效率分别为46.67%和86.67%。观察发现,采用益气化瘀补肾中药治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益气化瘀补肾中药能够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椎间盘细胞内环境、延缓椎间盘的退变有积极作用。

2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多选用夹脊穴,其为督脉循行部位,针刺有振奋阳气、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改善脊髓血液循环功能。使用疏密波的电针治疗,具有疏风通络、行气活血、醒脑开窍的作用,增强了针灸的疗效。伊鹏等[8]以百会穴为主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主穴取百会 、风池 ,配穴取 C4~6夹脊穴 、天柱 、大杼 、风门 、肩、肩贞 、臂、天宗 、曲池 、外关等 。经治疗,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为治愈,计17例,占42.5%;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为好转,计21例,占52.5%;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未愈,计2例,占5.0%,总有效率95.0%。

3 手法治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推拿手法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韧带,消除颈背部肌肉韧带紧张、痉挛,改善脊柱颈椎段的内外力学平衡。脊髓型颈椎病采取推拿治疗是有争议的,因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压迫,脊髓在椎管内的缓冲间隙很小,手法不当,能使脊髓受到短暂的剧烈撞击,造成病人的即刻瘫痪,此种情况,临床时有出现,严重的可造成病人终生的高位截瘫。部分学者认为CSM的治疗禁用推拿,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认为,规范的手法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需忌粗暴,不可急骤地过度旋转颈部。

4 中药热敷

热敷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及椎间盘压力,改善脊髓血供和脑脊液循环,调整并改善脊椎内外环境,使之趋于平衡。药包热敷不仅能够改善关节弹性和活动功能,一定程度恢复关节的柔韧性,增加颈椎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王文彪[9]中药热敷治疗轻型脊髓型颈椎病26例。药用:透骨草、伸筋草、夏枯草、红花、泽兰、冬瓜皮各30 g,乳香、没药、龙骨、牡蛎各50 g。药物研磨后装入棉布药袋蒸煮后置于颈后。经治疗优7例,良10例,可5例,差4例,总有效率84.62%。2例发生轻度过敏,无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5 综合治疗

中医综合治疗为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疗效。顾文跃[10]采用手法结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7例,经3个疗程的治疗,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治愈10例,好转2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89%。杨茂清[11]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60例中痊愈20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

6 康复治疗

根据近年来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发现,一旦确认由本病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则神经功能永远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其中82%呈阶段性加重或逐步缓慢加重[12],在正规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症状及体征逐渐加重需行手术治疗。手术仅解除对脊髓的压迫,而对颈部椎间结构的退变和脊髓的变性无能为力,同时手术可以引起局部创伤,加重局部微循环障碍、充血水肿而出现相关的症状[13]。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过程中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夏健龙等[14]运用圣愈汤加减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后遗症和并发症32例。结果显示:2周以后,用圣愈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在改善脊髓功能状态方面疗效显著。

7 小结

中医药在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及残余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中医药的应用不拘泥于保守治疗,在早期、轻度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上以中医药的保守治疗为主,对于要求保守治疗及不适合行手术治疗的中、后期患者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积极予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改善残余症状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在CSM的治疗中是全程的,适用于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各个时期。

[1]章仁杰,申才良,张秀军,等.脊髓型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9):973-975.

[2]张雪,罗汉华.颈椎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77-1178.

[3]王辉,吕志宇,陈锋.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机理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3):58.

[4]叶秀兰,唐占英,莫文,等.复元活血汤合圣愈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6):39.

[5]卢彬,吴军豪.自拟石氏颈髓通络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49-51.

[6]董晓光,殷军,李华道,等.舒根汤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12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31.

[7]莫文,施杞,王拥军,等.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41-42.

[8]伊鹏,赵喜晨,王福建,等.百会穴为主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7):14.

[9]王文彪.中药热敷治疗轻型脊髓型颈椎病2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3):22-23.

[10]顾文跃.手法结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8):588.

[11]杨茂清.中医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例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5):355-356.

[1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979.

[13]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4.

[14]夏建龙,杨挺,李松涛.圣愈汤加减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状态的干预[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201.

猜你喜欢

脊髓型电针颈椎病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