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融资难题亟需破解
2013-02-20马昌盛
文 本刊记者 马昌盛
绿色金融在我国已迈开坚实的步伐。2007年以来,环境保护部会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
200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3家银行借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的中国节能融资项目的契机及利用世界银行转贷资金开展节能贷款业务,积极在国内开展节能融资项目。时至今日,3家银行累计投放节能贷款逾20亿元,带动企业直接节能投资超过51亿元,形成196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8万吨以上。
但业界人士认为,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节能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绿色信贷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财政部门安排了专项资金,金融机构出台了节能减排专项贷款资金,只是现有资金及政策支持对于资金量需求庞大的节能服务产业来说仍属杯水车薪。
方兴未艾的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十分活跃的环境经济政策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银行业也意识到这一重要的发展机遇,逐步响应绿色信贷政策。据统计,2010年到2012年间,中国工商银行已累计向绿色经济领域投放贷款约7500亿元,支持绿色信贷项目达到7775个。
近几年来,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一步推进绿色经济发展。2007年我国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2008年新组建了环境保护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资源环保方面也提出一系列的制约性目标,这些推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地开展绿色信贷,使其可以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介绍,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会从五个方面推动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发展:一是实施绿色金融推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二是以绿色为导向,制定信贷政策;三是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四是金融机构应以自觉的社会责任机制形成绿色金融文化;五是以完善的法制与监督机制创造绿色金融的社会环境。
除了国家层面政策之外,各地相关部门也就促进本地的绿色信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深入推动环保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广东省东莞市环保局于2013年1月份出台了《环保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东莞)实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内容显示,该市环保局将在前期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范围,积极加强与环保产业协会、能源行业协会、台商协会、外商投资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沟通协商,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自律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环保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环保自律体系。同时,东莞市环保部门还通过设立“绿色通道”,派出专家对试点企业实行“一对一”义务服务,向试点企业提供环保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政策法规解读等全方位支持;向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支持及协助提升企业环保治污设施设备的定期更新改造。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也于2013年初设立了专项环保资金,用以加快传统产业向环保转型的步伐。该区试行安排环保专项经费2000万元,作为绿色信贷贴息资金。据悉,该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污染减排、环境治理、技术改造、产业转型等环保投入的贴息、贷款风险金管理等,资金使用范围涵盖了合成革、电镀、印染、制革、造纸、化工(农药)等六大行业企业的污染整治和产业转型。
中小节能服务企业融资“路”在何方
“融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如果没有很好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办法,节能服务公司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希望银行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给予支持。”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曾指出。当前节能减排资金需求呈逐年上升态势,民营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与大部分节能服务企业尚处于成长阶段,注册资金少,信用机制不稳定,规模小,缺少抵押物是分不开的。另外,国家在金融政策上,无法统一制定标准,银行很难突破传统的信贷模式,仅有的融资政策执行率不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许多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原定的节能技改方案难以实施,导致节能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如何盘活中小型节能企业融资难这盘棋呢?当务之急,是企业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同时,更应该遵守政策法规,不违反相关规定,逐步健全、巩固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多渠道关注各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最新动态。当前,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都推出了“绿色信贷”产品,加大了对节能减排企业及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另外,通过借助担保公司的“外力”也能获得银行的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担保方式可以是排污权、专利权、机器设备(环保治理设施)等无形资产,或是固定资产进行抵(质)押方式。
盘活中小节能企业融资难这盘棋更离不开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实际上一些银行已经有所尝试。民生银行通过加大信贷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提供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此外,民生银行还试行绿色股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质押等标准化贷款融资模式和低碳金融产品,多渠道为节能服务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浦发银行是国内从事绿色信贷业务相对领先的银行。2013年,浦发银行在“2012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发布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2.0》,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浦发银行已形成了覆盖低碳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包含能效融资、清洁能源融资、环保金融、碳金融和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五大板块,及国际金融公司能效贷款、法国开发署绿色中间信贷、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资等十大产品,为小中型节能服务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但资本实力薄弱,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往往因为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很难获得贷款。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资’等创新产品,中小节能服务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门槛大大降低,成功获得绿色贷款的机率也大大提高,及时走出了融资难和担保难的困境。”浦发银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杨斌对本刊记者说。
绿色金融涵盖推动了绿色发展的各种金融制度、机构、市场、产品、人才和交易活动,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企业和银行的双赢发展模式。发展改革委在近期密集批复了一大批环保、清洁机制、水电等绿色项目,这些本身就是银行信贷的优质项目。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项目的趋势来看,未来绿色项目将是重点,这无疑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空间;同时,实施绿色信贷可以倒逼银行在产品创新、内控机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各方面提升水平,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