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汉民族死亡委婉语
2013-02-19高春燕
高春燕 孔 翔
(蒙自红河学院,云南 红河 661600)
生命经历死亡是必然的过程,然而人们对这一未知的阶段或沉痛或恐惧,因而成为语言中最是讳莫如深的禁忌领域。在不得不碰触心灵底层的禁忌时,人们在交际中选择了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使听话者减少不良情绪或转化交际中尴尬的局面。汉语中存在大量死亡委婉语,作为汉语委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产生和运用进行探析,更要深入地剖析这种语言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内涵。
一、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源起
“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当人们谈论到不愉快或尴尬的话题时,往往采用曲折含蓄的言语间接地表达思想或意愿。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能避免或减少过于直白或刺耳的言语给对方造成心理上及情绪上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双方交际顺利完成。死亡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这是我们在分析其源起的时候要考虑的内容。
禁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死亡往往为生者讳。伴随汉民族死亡禁忌习俗而产生的禁忌语言,是汉民族死亡委婉语出现并存在的条件。对“死”或“死亡”这一用词及其音近意近甚或字形相近的词语,人们在感情上都不堪负荷,于是,当它们成为禁忌语被人避而不谈的同时,委婉语这一具有代替性和暗示性的词语也就应势而生了。关于死亡的话题,人们总是变相地使用委婉语来表达。可以说禁忌语是委婉语存在的原因,而委婉语却代替禁忌语完成了人与人之间在特定场合下的交际使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死亡委婉语自然也承载了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它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来源。我们可以从死亡委婉语的类型着手,了解汉民族在不同的语境如何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从文化的角度揭晓其形式来源。
二、汉语死亡委婉语的类型
汉语死亡委婉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类型,依据它所涉及的对象,大致分为标识等级身份的死亡委婉语、标识不同性别的死亡委婉语、标识不同信仰观念的死亡委婉语、标识不同年龄的死亡委婉语;根据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将死亡委婉语分为通用死亡委婉语、丧葬习俗死亡委婉语,
(一)根据所涉及的对象。
1.标识等级身份的死亡委婉语
《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着对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死亡时使用的词语。天子死用“崩”、诸侯死用“薨”、大夫死用“卒”、士死用“不禄”,庶人死直接用“死”。不同等级中直言“死”的只有平民阶级,其他等级都以不同的委婉形式来表述死亡。历史上存在的等级制度的确在语言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然而,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等级观的消除,那些用于帝王将相或特权等级的死亡委婉语也随之消亡,“崩”、“薨”、“不禄”等词已归入历史词语之中,供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借鉴,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现代平等思想的一系列通用委婉语。“卒”成为具有书面化色彩的死亡委婉语,不再限于特权等级的使用。“死”虽然仍通用于现代社会,但仍被纳入禁忌的行列,人们还是用别的词来替代它。
2.标识性别的死亡委婉语
对于不同性别的死者,死亡委婉语也有所不同。对貌美的年轻女子可用“香消玉殒”、“惠损兰摧”、“玉殒”等;对贤能的年轻男子可用“英年早逝”、“天妒英才”、“陨落”等。这些委婉语有的以美好事物为喻,有的将赞誉之辞溢于言表。在表达哀惋之情时,充满对死者的敬意,同时也以情动人,告慰了死者的亲属。
3.标识不同信仰观念的死亡委婉语
不同宗教对死亡有着各自的理解,因而不同宗教对死亡的表述方式也各不相同。对汉民族影响较大的两个宗教分别是道教与佛教。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受道家思想发展而来,其死亡委婉语不乏中国式哲学意味的生死观。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汉民族一贯亲近自然,与道家提出的“和谐”之说相符。而“物我观照”、“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死对应着自然的轮回,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本是顺应自然过程的环节之一,死就是“随物而化”。道教并不以死为苦,因而死亡委婉语中“仙游”、“仙逝”、“羽化”、“物化”等词也透出与自然融合而求永生的追求。
佛教是中国最早的外来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后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了带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宗教文化。中国本土的性善论与佛教思想似有相通之处,都主张弃恶扬善,佛教中的“业”与“因缘”在“六道”中“轮回”,促使人们为追求“圆满”而奋斗,佛教所理解的死亡即为业主修行而达到最终的“圆满”,类似的委婉语还有“圆寂”、“涅槃”、“坐化”、“归真”、“归西”等等。
儒家思想是形成汉民族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提倡“忠、孝、节、义”的儒家,推崇舍生取义,为国献身的精神。为国为民为正义而死,在汉民族死亡委婉语中可称为“殉国”、“殉节”、“就义”、“成仁”、“牺牲”等。由此可见,社会价值观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也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价值观。
4.标识不同年龄的死亡委婉语
对未成年者有“早夭”、“夭折”等词,对自然死亡的老者可说“春秋已尽”、“寿终正寝”等。这些委婉语的使用,其主要目的还是讳言“死”,以免引起听者不愉快的心理反映。
(二)根据所涉及的范围
1.通用死亡委婉语
从语体色彩上看,通用委婉语有书面化和口语化两种。书面化死亡委婉语往往在特定的、较为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用词典雅庄重,类似于文言。如:“与世长辞”、“逝世”、“已故”、“长眠”、“安息”等;口语化死亡委婉语则简洁明了、通俗且具有表现力。如:“见阎王”、“翘辫子”、“咽气”、“没命”、“完蛋”、“蹬腿”、“闭眼”等。
2.丧葬习俗死亡委婉语
汉民族崇尚“土葬”的习俗,棺木是丧葬的必备物品。丧礼中不同程序的称谓都可用作死亡委婉语,小殓时有“停床”,大殓时有“入木”或“就木”,后面程序中的“盖棺”,“入土为安”等等都可指代死亡。所以,人之将死我们也可以说“形将就木”、亡者身后的功过,我们可以说“盖棺定论”,汉民族称亡者魂归的地下为“黄泉”,因此有“命丧黄泉”、“身归泉世”、“含笑九泉”等说法。
三、汉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对汉语死亡委婉语不同角度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透析了它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汉语死亡委婉语语用功能的解析才更容易为人所理解。语用原则总是贯穿于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在特定的交际场合选择恰当的言语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效果。我们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作如下分析。
英国学者利奇的“礼貌原则”包括六个准则,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死亡委婉语体现的准则:
1.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
对于“死亡”这一敏感的话题,恰当的运用好相应的死亡委婉语,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是与其亲属维系或加固感情的一种方式。现代汉语中常用“病逝”、“去世”来表达对一般死者的尊重,对于突遭横祸的死者则用“遇害”、“遇难”、“不幸”等委婉的形式减少死者亲属的痛苦。对于自然死亡的老年人,中国虽有“喜丧”一说,但毕竟是死别,因而在劝慰亲属时用“高寿”、“尽天年”等词,可以间接地提醒对方,死亡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不要过度悲伤。
2.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增大对他人的赞誉。
为国家、事业、正义献身的死者,应给予他们崇敬和赞美。如“马革裹尸”、“牺牲”、“英勇就义”、“光荣”等委婉语,在情绪上减少听话者伤感,而赋予了精神力量,对于死者亲属,崇敬和赞美是有面子的事,可促使双方增进好感。
3.同情准则: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对于年轻的死者,人们有感其未尽的余生,在委婉语中体现出同情之意,就自然避免了双方的反感。如“天不假年”、“天夺其魂”,对美貌女子有“香魂”、“瑶池添坐”、“凋零”等,对贤者可用兰玉作比,如“兰催玉折”。
4.谦逊准则:减少赞誉自己;增大贬低自己。
汉民族习惯使用自谦语,在死亡委婉语中也有所体现,形容自己死去时,在不太正式的场合会用“挂了”、“见阎王”、“见祖宗”等等,较为正式的如“填沟壑”、“赴黄泉”等。
另外,一致准则始终贯穿于以上准则之中,不同准则得到体现的同时,双方在情感上是保持一致的。
四、结语
通过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大略分析,不仅能触碰到汉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文化心理内涵,还可以依据所探析的语用理论知识,在交际中更为得体的使用这一类词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存在已很久远,发展至今,可谓数量浩繁,内容丰富。它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汉民族文化观念还有待挖掘,更多的语用功能也仍需进一步探讨。
[1]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2]桂诗春,王初明.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