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旗袍和西装的发展与比较

2013-02-19张长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旗袍西装

张长江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碰到多元文化的现象。要在多元文化之间生存就需要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而不是对其他文化的征服或对立。当你与别人交流时,你的形象和你的衣服可以帮助表达你的当时的意思。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就显示其独特性和非取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每年都具有强大的服饰生产和出口能力。服饰能在国家和民族特色文化中呈现多样化。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代服饰已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跨文化的信息,进而巩固与其他国家的友谊。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关于服饰在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服饰

服饰在信息沟通过程起着重要的、潜在的、无声语言的功能作用。它体现了人类的整个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来自不同国家的服饰反映不同的个性、性格、社会背景和风俗。特殊的服饰语言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凡是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清楚短外套和长袍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他们想要表达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但英国人,他们觉得很难理解这类服饰的潜在意义。在鲁迅小说中的“短衣帮”和“长衫客”被外国人分别翻译成“短涂层的客户”和“穿着长袍的客户”。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被翻译成“Kung was the only long -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欧美读者可能会发现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长衫。他们没法发现长衫和站着喝酒之间的微妙关系。

另一个例子是nightwear,在中国nightwear 是一种睡觉的时候穿的衣服。但在西方却有很多名称。他们可以叫bed gown,pajamas,nighty 等。因此,不能被睡衣的不同的名字所混淆,他们都是我们睡觉的时候所穿的衣服。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典型的现象。接下来将阐述并讨论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两个典型的服饰——旗袍和西装。

二、不同文化中的旗袍和西装流行的起因

1.旗袍的由来

旗袍是一种女人的紧贴高颈和身体的衣服或裙子,最初是由满族人穿的服饰。17 世纪以前,满族人是生活在寒冷的北方的半农耕/半游牧民族。满族男人穿长礼服,而女性较短。满族妇女通常选择丝绸作为旗袍基本材料,绣有花卉图案,镶着花边。1616 年,当满族统一中国,建立了清王朝,迁都北京后,旗袍开始蔓延到整个中国中部。当中国文化也传入到西方时,旗袍也对西方的时尚产生了影响。

191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多数人放弃了穿旗袍,开始改穿汉式服饰。所以在20 世纪的前10 年,很少有人穿旗袍。但那个时候,旗袍已经跟满族妇女在清末时所穿得有所不同。满族旗袍是裤子穿在里面,而中华民国时期旗袍里要穿丝袜的。满族旗袍的材料是沉重的缎子、丝绸或提花织物的复杂装饰。中华民国时期,知识女性对旧风格的服饰进行了大胆改革,旗袍设计简单,材质又轻又薄,并印染各种图案,其后又历经不断改进。所以旗袍的样式变化频繁,其最大的变化在于其精神。

到20 世纪40 年代进入了旗袍的黄金时代。在上海的上层阶级妇女过着奢华的生活,旗袍成为融合中西服饰的混合物。同时,成为时尚的象征,体现了中国的魅力。当时的旗袍在春天和夏天都没有袖子。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的流行一度受到抑制。在极左思潮统治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说,旗袍代表着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尾巴,他们不仅诋毁旗袍,更多是惩罚了其所有者,甚至发生了因穿旗袍而致人死亡事件,致使旗袍在中国服饰中消失。令人惊讶的是,旗袍又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当时,在旅馆或餐馆女服务员和女服务生穿旗袍。这种旗袍主要是由合成纤维或人造丝制成的。

从中国文化历史上我们可以推断,自中华民国时期以来,旗袍是中国服饰文化中的女王。现在的旗袍是世界上中国女性的代表。可以看到,我国许多地方以及国外,旗袍成为社会功能完善的晚礼服。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酒店、茶楼和娱乐场所等休闲时间,女性穿旗袍站在门前的场景,又体现了服务领域丰富多彩的画面。

2. 西服的历史

西方风格的西装是在17、18 世纪出现的日常生活穿着的服饰。封建主义是当时政治体系的基础,农业也是当时的主要生产方法。贵族们穿的衣服也有很多装饰和刺绣。

随着一系列的革命使资产阶级取得领先地位。资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改革,而且在服饰领域也进行了创新。因此,普通服饰和燕尾服也开始步入服饰舞台。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繁荣和进步,欧洲也成为了是世界服饰的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今天,男人在追求房子、汽车和珠宝的同时,对西方风格的西装也成为正式的追求。西装的风格注重适合、方便和舒适,受到各国男人的喜爱,因此,西装成为世界上最正式、最流行的服装。

三、中国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风格的服饰

每一种文化的服饰都有自己的风格,不仅跟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关,还跟它的文化有重大联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源,包括审美观,经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1.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信仰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基督教徒,他们的生活都受到源自于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的基督教影响。大多数都是基督教的西方人追求自由的生活,西装的非常正式、穿着舒适的的类型风格,因此成为他们的选择。中国曾被儒家、道教和佛教等封建思想所影响,女人是善良和优雅的象征。所以旗袍的类型是跟中国的思想和信念紧密联系。

2.对待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同的态度。服饰,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严格的服饰等级在我国于夏商时期已经存在。旗袍在中国原本是用来为高贵的女人服务的。然而西方的服饰等级作用不太明显。他们服饰的共同理念是美。宗教、政治、战争的影响和迁移等对衣服的演变产生较大作用,影响了服饰的风格与服饰制作的工艺。中国人擅长工艺、纺织、印染、刺绣等微妙的技术。西方人则着重裁剪,并对身材的适应等方面有较高的追求。

3.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国古代注重礼貌和思想保守,妇女被限制在相应的规则中,中国的旗袍符合大多数中国女性温柔随和的气质。在中国看来,美是窄肩、腰细,这是一个完美的旗袍的要求,但现在各种旗袍的款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反,作为文明和开放程度更高的西方,女性更加自由,她们可以去任何她们想去的地方和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情。因为西方人认为女性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平等的人,她们可以选择任何她们需要的和喜欢的东西。作为西方风格的衣服,有男西服和女西服之别,套装由上衣、背心和裤子这三个基本的衣服构成。

四、中西文化发展的融合

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让在明清时期成千上万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过程中,也不得不重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一个人的身份,或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是通过服饰来辨别。当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人们眼中他们只是穿着袍子的佛教徒,但他们很快就把自己变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服饰。为了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耶稣会士用非言语交际的各种特点,利用中国服饰的思想与特点,努力顺应中国知识分子的沟通方式的习惯、写作和对诗的呈现。此外,他们甚至改变了欧洲之前对中国名称的称呼。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交汇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1]王懿麟.论中国旗袍的民俗特点[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2]盛羽.旗袍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03,(3).

[3]张浩,郑嵘.旗袍——传统与现代[J].装饰,1997(1).

[4]汤献斌.中国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旗袍西装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西装年代簿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我来说说旗袍美
新形态西装
旗袍找不同
西装型男的3种形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