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校地理教学与生命教育

2013-02-19谭振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科人类生命

谭振华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00)

一、地理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

1.地理学科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生命

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自然因素与人文要素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映人类生存的环境体系,不仅涉及到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还涉及到人类生存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从敬畏自然、改造自然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自然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包括“生物灭绝、变化与环境”、“宇宙中的地球”都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增强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环境,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唯有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地理学科拥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关注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价值。

2.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生命的高度

地理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其他生物、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人地协调发展为基础,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实例。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学科,学习“人口与城市”、“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可以强化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关注生命情感与生命价值,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空间区域的判断力,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自然生命。学生通过了解无始无终的宇宙、大气循环、物质循环等内容,可以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渺小和生命的不可逆转性,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命的责任感,培养坚强自信、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提升生命的高度。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增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生命内涵

在地理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作为地理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思想状态以及心理特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传统的地理教育重视教师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发展空间,这种教育方式应该引起学校甚至全社会的深思。教师不可以将教学内涵当作单纯的知识传授体系,只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结束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还是认识生命、思考生命的过程。教师应该增强地理教学中的生命内涵,使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课程,不仅掌握地理知识与技能,发现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还应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地理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生命的充分展现和构建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进行生命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发展人的生命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生命的关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差异,支持学生的不同见解,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发展。

2.建立人地和谐发展思想,增强生命意识

地理学科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地理学科的这种优势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出现,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相互影响。一方面,人们改造环境、影响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类生活。地理学科注重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自然观和环境观,保护环境、善待环境、热爱生命、善待生命。

3.强化可持续发展观,激发生命意识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以及持续性原则,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率,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理学科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生物以及环境资源。教师在教授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保护生命环境,并延伸到热爱自身生命,关爱他人生命。

4.加强体验教育,训练生命技能

生命教育是触及灵魂的教育,体验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体验教育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创造情境氛围,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道具,参加课外实践,绘制简易地图,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讲述农业类型的时候,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在讲述荒漠化治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感受沙漠植物的坚韧生命力,从而尊重生命,培养坚韧品质;在讲述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教授学生预防技能和逃生技能,保护生命安全。

三、生命教育下的地理教学遵循的原则

生命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认知与情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地理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和情感升华,认知与情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和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还要通过地理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生命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高校地理课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将书本上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将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大自然,认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切体会地球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球生态环境模型,亲自收集资料,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感悟食物变化的过程,加强对环境以及生命的认识,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地理知识,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增强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生命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强调生命本体存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成效,地理教师应该具备各种综合素质,致力于追求生命的神圣和生命的审美。当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充实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合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怀着满腔的热情,怀着一颗健康乐观的心态,和学生一起感受生命的活力,分享生命的体会,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2.结合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包含的生命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生命教育。比如全球气温升高、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等,这些都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深切认识到人类生活与环境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人类滥用资源,就会造成气候变暖、酸雨等生态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价值。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老师还应该将教材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忧患意识以及生命意识。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新闻资料渗透生命教育,教会学生应对危机的方法以及逃生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保意识和自保能力。当教师在讲授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自救方法,提高学生防御灾害,保护自身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一定要改进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活力,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将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重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适时补充最新地理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小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广泛的交流,听取别人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交通事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使学生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关爱生命,关爱他人。

结语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于生命教育的紧迫性来说,是势在必行的。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地理教材,把握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形成乐观积极生活态度,使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

[1]高凯.小议高师地理教学与生命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4):25-26.

[2]郝建芳.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58-59.

[3]卞素春.“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地理教学[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7):70-71.

[4]贺新华,胡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2010,(27):45-46.

猜你喜欢

学科人类生命
【学科新书导览】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