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与“三爱一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2013-02-19王双苗周佑军蔡定彬
陈 婷 王双苗 周佑军 蔡定彬
(广东医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赋予了党的建设工作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深刻的本质内涵。高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创先争优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各高校都通过典型示范、公开承诺、表彰先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深入的落实创先争优活动,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活动开展的深度和长效性。主要有几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载体缺乏创新性
创先争优活动载体要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目前,高校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较多局限于活动形式单一的理论性教育活动,而实践教育活动相对开展得较少,活动形式枯燥,很难吸引党员主动、积极参与活动,以致在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中出现了“措施软”、“推进疲”、“气氛凉”的困境,在激发党组织活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2 内容缺乏实效性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了基层党建的发展。但少数单位,还是存在“内容虚”、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活动的开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未能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甚至脱离实际工作,仅就活动抓活动,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脱节,活动内容缺乏实效性。
1.3 考评缺乏科学性
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考评需要客观科学的反映实际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并有利于活动形成长效的机制推广。但目前很多高校创先争优活动效果的考评多以定性评价为主,局限于本单位或本部门的汇报或书面材料来反映活动开展的情况,凭主观判断来完成考评工作,而非根据客观的考评指标来完成,缺乏有效地、系统的、科学的指导,过于原则和笼统,可比较性差,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活动开展的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2. “三爱一奉献”——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特色载体
“三爱一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爱一奉献”活动)是指在广东省教育系统和师生员工中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为建设幸福广东作贡献”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粤教工委组函[2012]12 号文),是广东省教育系统2012 年创先争优的重点活动,也是广东省高校创先争优的特色载体。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密切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好活动方案,抓好主题活动,务实高效地推进各项工作。此外,要重视宣传引导,通过开辟多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活动部署及进展成效,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并针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增强创先争优的意识,勇创一流业绩。
3. 深化落实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实效性
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要取得实效,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应落实在行动上而非停留在口号上。本课题主要以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为试点,在满足“三爱一奉献”活动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从学院的具体实际出发,设计了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三爱一奉献”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学生爱生命爱学习、我奉献我快乐3 个篇章等19个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活动项目。活动主要对象为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活动载体主要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具体活动分以下四个版块:
3.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围绕“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课题,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结合我院党建工作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研讨,促进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修身崇文之‘读领风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升教工党员的整体素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平台,加强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推动和加强学校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
3.2 提高教学管理理念,培养大爱育人情怀
针对现在部分教师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在设计我院“三爱一奉献”活动时,在教师方面重点突出了“爱学生、爱奉献”版块。建立了“领导联系班”制度,搭建了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联系学生的重要平台;每月一次的“沟通晚餐”活动加强了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医学之路聊天室”强化了临床带教医生与学生的感情;通过“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而激发广大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研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通过“加强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激发教师爱岗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教职工大爱育人的情怀。活动的开展在教学、管理、科研三方面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在学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实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幸福校园幸福广东做出一定的贡献。
3.3 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塑造核心价值观念
当前高校中80 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国家大事、难事面前,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受网络媒体、社会变革等影响,出现了一些重金钱淡理想、重个人轻集体、重知识轻道德、重享受轻奋斗、重索求轻奉献等一些价值观滑坡的现象。“三爱一奉献”活动要求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以党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人民、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院“三爱一奉献”活动载体主要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在理论教育方面,打破单一课堂教育或理论学习格局,通过推广“红色宣传进宿舍”、手机党报、网上党校等关注度高、快捷的新阵地新形式,使同学们随时随地灵活接受爱党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尝试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准组织生活”模式、入党考核“五关”工程等使更多的普通同学接受思想教育,从源头把关,提高党员的道德素质。在实践教育方面,搭建多样化、灵活化的社会实践平台,如通过“微”爱成海微博感言活动传递青年志愿者“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通过“义工幸福银行”活动鼓励学生党员走向社会为更多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通过“党员实践岗”活动让党员同学带头帮助其他困难同学;通过“党员维修队”为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发扬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平台。这些活动使广大学生党员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与把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4 争创模范党员队伍,强化标杆带头作用
在教工党员方面,开展了“争先进、争优秀、争模范”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提升服务师生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上争先进;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上争优秀,引导教职工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争当模范,树立标杆典型,强化带头作用。
在学生党员方面,开展了“榜样的力量――星级量化评定‘十佳’、‘五型’党员”活动,制定了学生党员评优的各项考核指标,通过分类型?、量化考核、定星级等评选出“十佳”、“五型”(奉献性、管理型、学习型、才艺型、综合型)优秀学生党员,使党员评优做到科学化、制度化。鼓励学生按照党员“五型”的评比基本要求,在学生党员中开展“比奉献、比学习、比技能、比才艺”等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4. 确定量化考核指标,完善活动考评体系
建立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效果的考评体系,应打破传统的定性评估,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尽可能实现量化考核,用数字说话,使考评有依据有标准。建议各单位在设计活动方案的同时制定考评内容和项目、细化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和具体分值,并通过分级、分层的方式完成考评工作。如我院开展的“三爱一奉献”活动的考评则以所在支部党员参与的每个活动项目次数、人员参与度、为群众服务的次数、媒体关注次数、宣传效果为量化指标,按指标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各支部根据本支部党员参与活动的情况累积自己分值,然后根据最后的量化分值(占70%比重)和定性分值群众评议(占30%比重)的合计得分排名,作为最终“三爱一奉献”活动的评价等级。总之,要更好的把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推向深入,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客观、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制定活动方案的同时明确考核体系,这样才更有利于有效地发挥出综合评价机制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活动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各高校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爱一奉献”活动,需把握好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研究适合本校推广的活动方式、内容载体和考评体系,并通过设计方案、落实活动、总结效果、反馈意见和再落实等步骤,深化落实活动的实效性,吸引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切切实实提高党组织的活力和党员的形象。
[1]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粤教工委组函(2012)12号文件《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三爱一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
[2]张帆,钱江飞.构建高效创先争优活动载体的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114-115.
[3]佟亚辉,刘秋月.高校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258-259.
[4]张林仙,吴倩.高校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重在把握四性[J].文学教育,201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