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学院专业培养的实践研究探析

2013-02-19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学院特色

徐 洵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随着高职学院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其认识也趋于成熟和理性。相比以前人们对于高职学院误解和不重视,现在社会对于高职学院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了人们开始对这些高职学院毕业生的“青睐”和喜爱,体现高职学院已经得到了社会上各界的认同,高职学院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是社会与学院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特色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对于高职学院来说尤为重要。没有特色的高职学院,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高职学院的特色应该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等各个方面,专业培养是关键和立足点。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意义重大,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专业的特色指高职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微观内容各方面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其核心是实现本专业的独有性、独创性、不可替代性以及口碑性。专业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都是学院发展的主要内容。虽然我国高职学院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迅速,有利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涵的建设,使高职学院的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走向了新阶段。一所具有名气的高职学院一定会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在学院专业培养方面是先进的、具有优势的,这些特色和优势的形成是与各个高职学院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科研成果和输送优秀人才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提到一所学校,常会讲它的哪个专业强,哪个专业有特色,哪位教师有名气和有能力,这就是这个学院办得有特色。所以,各个学院要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第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的设置和安排。一方面,对于理论课部分,绝大多数学校是不够重视的,认为专业学校就应该体现专业性,所以,它们会加大专业课程的比重,将专业课程最大限度地进行安排。理论课是专业课的保障和基础。没有理论公共课,专业课的学习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例如,对于动漫专业来说,如果没有美学或是计算机理论课等的公共课程的安排,学生只会一味地进行操作,成为了操作人员,而并不是动漫专业应该培养出的具有理论支持、富有内涵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人才。必要的理论课程的提供会将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并且在今后的实际操作和工作中更会得心应手和富有独创性。因此高职学院的理论课建设不能忽视,一定要做好、做稳,并且它的安排应该是在学生的第一学年就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最初就对理论课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理论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难易程度的适合性。高职学院的学生毕竟不是在今后进行科研或是理论性工作,因此,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是基础性,不要将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涵盖其中,而是应该以“实用性和基础性”为原则,“理论为实践”服务。

另一方面,专业课是高职学院的课程设置的主体,毕竟,各个专业的学习是依赖于各自的专业课的。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例如,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美术专业课、计算机设计专业课等都是必须进行的课程。而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来说,空乘礼仪、服务规范等专业课程也是必修课程。此外,专业课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实际操作性。例如,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实践性活动,如参加各种比赛、到企业进行实习等,这就会加深学生对于这些专业课的体会,保证期今后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可以“直接上手”。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都有自己的主要服务方面,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有着较多的联系,所以,专业课需要进行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增强专业特色,也会为学院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和优势特征。具体课程的改革,应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进行改进,融各个方面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岗位的工作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必然要求。高职学院可以多采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现场工作式教学等技能方式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使教学地点和实践或工作地点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和做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

第二,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和师资的建设。

专业的教学团队或是师资,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实现手段,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专业教学师资的建设不仅限于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还要考虑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来自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那么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或是实际工作经历都是比较弱的,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或很少接触到企业中的实际工作和实际岗位等,因此,不难发现他们在教学中也是缺乏实际经验的,这就不利于开展案例教学和或是实践导向的课程及教学。

因此,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应该从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入手。各个高职学院可以广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带动本学院教师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接触地气”。这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可行之策。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势必影响着他们实际教学的效果,并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学院专业的培养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要加快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就必须要解决教学理念的问题。没有教学理念的更新,学院专业培养就会有阻力和困难,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和实践,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更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

第二,加大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有了这个基础,专业化的学科建设就能更好地进行。这种实践教学对于专业性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有巨大作用和推动作用。在我国,目前学院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不是很顺畅和积极。所以,各个学院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积极与各个企业进行洽谈,为企业创造便利,以此来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高职学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实践性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大校内实验及实训条件的建设,从自身加大对于学生岗位实践的培养,这样可以为自己学院的学生创造日后的良好口碑;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与各个相关企业联系以此来寻求支持,这包括就业岗位的提供、物质资金的支持和就业机会的给予等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校内实践实训中应注意如下两点:一是校内实践实训的建设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做到“仿真或是模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的主业培养创造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典范。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让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人才上的获得。同时,学院和企业之间可以在相互的合作中形成默契和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通过这样的渠道来实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顺畅合作与发展,最终使学生从中受益,获得最大程度的学习和收获,增添学生自身的工作上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第三,一定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各学院、各专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在保证基础性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各自专业的实践形式和特色,实行工学结合的形式,体现培养特殊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内涵,使专业建设发展达到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目标。虽然某些学院具有相同的专业,但是需要考虑到各自学院的特色和地域特征,一定要结合个体特征进行专业化建设。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市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场所,没有市场的接受和认可,那么再多的投入和努力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放眼世界各国的高职学院的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有诸如以“双元制”、“三明治”、DRE(校企结合式)等多种,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的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的适应性原则,就是将人才的培养放在实用性和适用性这样的模式中进行。我国高职学院教育遵循了工学结合的形式,并配合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诸如“工学交替”、“顶岗实训”、“订单式培养”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推动了高职学院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的,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学院自身的专业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工学结合的程度等问题的处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有待优化。所以,将眼光瞄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才会将高职学院的专业培养教育做好、做大和做强。

第五,注意发挥学院的就业导向性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掌握市场需求变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专业更新等多方面的变化,主动去适应区域、行业、企业等各个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技能,及时调整和优化该专业的学科结构和学科适用性。

总之,高职学院的专业教育是高职教学实践中一个有着实际意义的切入点。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培养是一个热点问题,它对于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日益市场化的教育模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作为高职学院教育的研究者们,我们更是应该立足于现在,放眼于未来,通过实践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收获,进一步加强建议性研究,为其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冯施钰珩.学习与知识[M].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潘懋元.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潘懋元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猜你喜欢

专业课学院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海盗学院(12)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