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教师反思现状及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2013-02-19张瑞红
张瑞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所测群体总体数量的大小及人力、物力等因素,选取样本60人,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一所升格后的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反思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影响教师反思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反思型教师的校本培训策略,以期能对同类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教师反思现状分析
问卷借鉴申继亮、刘加霞提出的“教学反思的心理结构”,参考其他教师反思类文章里的问卷,根据研究需要,主要对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反思方式、反思影响进行分析。
1.反思意识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说过“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在对教师的发展研究中也将反思作为了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素质。据此,本研究选取了五个问题来调查升格后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反思意识的现状,“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目的”,“反思对你所起的作用”,“您会关注并采用同事对自己所提的教学建议吗”“您对自身反思水平的总体评价”“您认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在是否关注同事对自己所提的教学建议里,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采取并适当采用,说明升格后的高师教师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在反思目的里,只有37%的教师用反思来指导自己未来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绝大部分的教师也只是意识到反思重要,但没有意识到反思对高校教师的必要性,大多数人的思想里还都认为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教育教学培训对自身发展比较重要。在反思作用的认识里,绝大部分教师的认知也只是到了“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技能”,这种技术型教师的水平,极少数的人将反思当作是将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途径,而作为高校,创造新的文化知识是高校职能的要求。在反思的总体评价中,大多数人也都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但形成反思习惯的也只是少数。而在对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方式里,大部分人还都是侧重于专家讲座以及培训的进行,反思在教师的认知里也有相当的体现。从五方面的调查里,可以得出,转型期的师专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反思意识,但对反思的认识也只是局限在技术阶层,这种状况会阻碍高校科研职能的正常实现。
2.反思内容
问卷中涉及三个反映教师反思内容的问题:“反思时经常考虑到的是”“反思所涉及的领域”“您教育反思的内容重在哪些方面”。从调查中发现,虽然有一半教师的反思领域也涉及到了“教学理论、道德及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但绝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反思依然集中在教育策略方面,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上的困难。这说明绝大部分的教师仍然只具备初步的反思认知,只处于低层次内容的反思水平上,存在着过于偏重技术、偏重课堂教学的倾向,仍然未脱离“经验——技术”型教师的底色,还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成熟的反思型教师,不能适应转型后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对教师的要求。
3.反思方式
问卷中关于反思方式的调查一共涉及到三个侧面问题。“当你在教学中感到困惑时,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处理”“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反思教学”“反思时段集中在哪个时段”。在教师对困惑的处理方式上,绝大部分教师都会进行反思,但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反思较少;在对自己教学的反思的方式上,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分析案例的方式,这与师范学校长期进行的观摩教学的历史有关,参与反思小组的反思方式也与学校科研每周进行科研活动的历史关系较大。在反思时段的选择里,大部分教师把反思都放在了课后进行,这也说明了教师并没有将反思作为一种习惯。
4.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
在反思影响因素里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调查:“阻碍反思的因素”“反思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影响因素”“促进个人反思的主要因素”。(1)在阻碍反思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反思”,这反映了教师虽然存在有反思意识,但在行动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也不会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另外,同样多的老师认为“学校内部缺乏反思的氛围”阻碍了自身的反思,这种情况反映了学校氛围对教师反思具有广泛影响。其次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反思缺乏技术性的支撑。这种情况说明了通过新技术接触到新学术动态会对教师反思有促进作用,很多教师也较愿意将反思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但缺乏外部条件性支撑。(2)对于反思能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观摩学习”与对“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有助于较快的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认为“优秀教师讲座”以及“与同事对话交流”对反思能力的形成于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表明:讲座、优秀教师等会对教师反思有一定的正面刺激,将有助于教师形成并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存在偏重模仿的倾向。(3)在对“促进反思的主要因素”的认识里面,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教学理论与教学现状相违背”与“先进榜样的力量”,这表明升格后的教师较为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能够从先进榜样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及目标,从而促进自己的反思。
二、校本策略探究
通过对现存教师培训策略进行分析,结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情况,围绕学校制度、教师教学、教师科研、服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以下的策略:
(一)建立规范的教师反思制度,促进教师反思
1.理性开展各级培训
树立“人本导向”的理念,根据本校教师的需求,开展各级培训。人本导向就是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一切从培训对象的自主、全面、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培训计划的规划及实施过程,并且为学校教师提供充分的参与培训级别的选择机会。培训后要关注培训目标的实现情况,要着眼于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把教师的培训做成高质量高效益的培训,能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各方面的反思。
2.与其他平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完全意义的校本培训应该是开放而有序的,因此,要注重与其他平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尤其要与发展较快的院校建立伙伴关系,互相开展专题性、全面性的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既是被培训者,又是重要的培训者。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者的作用,对参与培训的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以自身专业或者自身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学习、实践、反思。通过加强他们培训者的地位,促进他们反思能力的发展,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
(二)利用教学活动组织反思活动,促使校园反思氛围的形成
基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师反思意识的现状,要促使校园反思氛围的形成,必须重视少数的反思意识及水平较高的教师,用他们的反思行为促进整个校园反思氛围的形成。具体操作中,可先由各系部自行组织反思意识较为强烈的教师形成反思活动小组,每周反思小组的成员有固定的任务,比如: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让其他教师听一节原生态的课,撰写一个原创性的教育反思随笔等任务。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各系反思小组可围绕一个主题组织一次小的探讨,主题是对所有成员有较高挑战度的研讨性话题,人人参与发言。学校每个月定时举行反思活动,可将各系反思人员及其他一些自愿参与的教师聚集起来,定一个较为宽泛的但又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主题,大家结合教学,畅所欲言,互助合作将彼此的实践性智慧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不仅可以使虚化的教师反思落到实处,也可以借助反思小组促进校园反思氛围的形成。
(三)用农村小学发展促进教师反思
升格后的师范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小学,农村小学的需求是教师理论、实践反思的根源,因此反思型教师培训要取得长远的效果,就必须根据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采取“田野培训”的组织形式,送教下乡、送培下乡、利用网络平台培训等方式,并将它提升到开放而规范的水平,使得“田野培训”最终成为反思型教师培训的基础。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要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性指导,更多的要将本校教师派到农村小学中去,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小学教学中实际要求有哪些。
重视并引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站、教育博客,为教师自主进行反思开拓视野。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网络资源都是出自民间,主要由中小学骨干教师自己组织筹办,里面呈现的问题大都是来自中小学实践。由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够对自身教学进行叙事报导,这对反思型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启发借鉴意义。
(四)借助科研提高教师反思水平
该策略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多层次的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平衡,借以促进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教师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逐渐会形成创新意识、好奇心以及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等。这些独特的品质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使得教师在无形中形成了反思的习惯,提高了反思的水平,促使自己的反思可以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教师的科研的课题可以通过自传式反思、借助学生反思、与同事合作反思、理论反思几个角度来发现问题,确定课题。教师确定课题、完成课题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
[1]寇平平,韩雪军,朱玉东.反思型教师成长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03).
[2]韦金昱,李加沛.试论中学教学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2007,(08).
[3]Philip Adey.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Practice and Theory,K 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6,06.
[4]胡蓉,宗娟.推进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9,(03).
[5]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刘欢桐.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J].新课程研究,2009,(06).
[7]闫慧武.“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2007,(06).
[8]董吉贺.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特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