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肱骨远端2/3骨折
2013-02-19徐祖文金帅余际发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奉新330700
★ 徐祖文 金帅 余际发 (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 奉新 330700)
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肱骨远端2/3骨折
★ 徐祖文 金帅 余际发 (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 奉新 330700)
改良;肱骨后侧;入路
肱骨后侧入路由Henry于1925年首先描述,但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却并不广泛[1,2]。笔者于2005年1月-2012年1月利用该入路并进行改良治疗肱骨远端2/3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1例,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20-61岁,平均41.3岁;术前诊断为肱骨远端2/3骨折,无桡神经损伤,全部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进行钢板内固定,从外伤至手术时间为7-10天,平均8.2天。
1.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患肢置于胸前于尺骨鹰嘴至肩峰后缘连线上,由尺骨鹰嘴向近端延伸约1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纵行切开肱三头肌长头及肱三头肌腱膜后,显露肱三头肌内侧头,辨明肱三头肌内侧头的肌纤维后,纵行切开肱三头肌内侧头的肌纤维,显露肱骨干,复位骨折后,行后侧钢板内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第1天可行腕关节背伸运动,术后第2天可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每月复查X线片,术后1-1.5年取内固定。
2 结果
本组51例获得随访,时间1.9年(12- 36个月)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3个月,术后无一例桡神经损伤,肘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伸肘肌肌力均为V级,按照Morgan评分系统,优30例,良20例,可1例,优良率97.8%。
3 讨论
3.1 改良入路的优势
Henry描述的肱骨后侧入路自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间隙入,其间有桡神经及伴行的血管,暴露的过程中可能损伤,我们找到肱三头肌内侧头,辨明肌纤维后并沿肱三头肌内侧头肌纤维切开,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内固定空间,而且避免了桡神经的显露及可能的医源性损伤。
3.2 与传统的前外侧入路切口内固定的比较
传统的肱骨前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需游离桡神经,部分骨折钢板固定时可能要跨过桡神经,易导致医源性损伤,统计表明该类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7.6%,虽经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桡神经损伤均能恢复,但对患者心理及临床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采用后方正中切口,此部位除肱三头肌腱膜外无重要结构,劈开肱三头肌后直达骨质,缩短手术时间,且肱骨后方骨质平坦宽大,容纳钢板空间大,易于显露及固定,且肱骨远端2/3的张力侧在后方,后侧固定符合张力带原则,固定疗效更佳。
3.3 是否会影响伸肘功能
切开肱三头肌肌腱是否会影响肱三头肌的肌力,从而影响伸肘功能,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后侧入路在临床上不被广泛用于治疗肱骨骨折的原因,本组随访12-36个月,未发现一例肱三头肌的肌力减弱,肘关节伸肌功能正常。
3.4 改良入路的适应症
肱骨远端2/3单纯骨折。处理近端1/3骨折及远端2/3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仍采用前外侧入路。
综上所述,利用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单纯的肱骨远端2/3骨折是一种损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好方法。
[1]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5-851.
[2]姜保国,傅中国.创伤骨科手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9-32.
R 687
B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