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思想内涵与应用初探

2013-02-19陈士伟郭建生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杭州310007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病者病理变化规律

★ 陈士伟 郭建生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杭州 310007)

治未病思想内涵与应用初探

★ 陈士伟*郭建生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杭州 310007)

治未病;内经;中医学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具影响和最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后世所说“治未病”,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未病先防,防患未然;二是既病防变,防微杜渐。治未病思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及临床应用,众多学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现仅就个人陋见,略申于次,以供同道们参考。

1 “治未病”出处与思想内涵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体现了中医学“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对当今医学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简言之,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

“治”,处理,医疗,即医治与预防;“未”,不,没有,没有达到;“病”,即疾病,不健康的现象。“未病”,是指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状态,尚未成疾;“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形成之时进行治疗与预防。

在古代医籍中有证、症、病三个与疾病相关的不同表述。普遍认为:“症”主要是指症状,也包括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指疾病,是对具有特定的病因、病理和一定的发病、演变形式的病变过程的概括,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1]。可见,病的概念是对疾病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症状和病机的概括。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规律,也必定存在有共性的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规律。但有些共性的成份可能不显现,四诊较难发现。因此,作为与“已病”相对应的“未病”,包括两种情形:(1)疾病的初期,表现在已病阶段的比较个性的症状、病理特点还没出现,或还不典型,但具有共性特点的病理变化和某些症状、体征已然存在,即疾病尚未形成的阶段,属疾病的“隐而未发”阶段。比如许多疾病的潜伏期,典型的症状、体征还没显现,但主要病理已存在,病理变化的趋势已存在。(2)疾病已形成,在这种病理状态下进一步发展、迁延,将有出现其他病证的必然趋势,即“他病未发”阶段。比如许多疾病的靶器官损害与后遗症,暂时没有出现,但迁延日久,必然要出现累及脏腑的次生病理变化。据此,笔者认为所谓“治未病”,就是要找出这些共性的病理特点与病变趋势,针对这些能诱发疾病形成的可能病理因素予以早期干预治疗,防止疾病的进展与发生。

2 “治未病”思想的临床应用

“治未病”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明确病理过程所处阶段,分而治之

疾病的发展变化要经历一个病理过程,中医文献有未病、欲病、已病、传变、劳复等表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云:“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提出了“未病之病”、“欲病之病”、“已病之病”的概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又《伤寒论》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指出了疾病进展中有不传、传、逆、愈、复等不同变化趋势,因此,治未病须明确所处的病理变化阶段分而治之。

孙思邈所述“未病之病”,是为无疾之身,只须注意日常养生以强身防病,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则不生病。“欲病之病”,是为疾病隐而未发,指发病的主要病理已存在,但尚处于发病的萌芽状态,典型证候难以诊察,须细查症状的蛛丝马迹,明确病机,早期治疗,即《内经》提倡的“上工治皮毛”。“已病之病”则是已出现病理状态,疾病已显现,但发而未传,未有脏腑经络间的相传,未出现变证[2]。《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此义。

2.2 明察不同病因病变规律,未病先防

“未病”既然属于“已病”的前期状态,有转变成“已病”的病变趋势,已包含有主要病理变化信息,理论上就必定有相应的发病因素,只是现有常规的中医四诊较难察明。辨证观、整体观是中医思想的灵魂,但若固守常规四诊所得资料,将可能会使辨识“未病”陷于臆想,治未病也成为空谈。此时,可据现有疾病相关信息与医学理论详加分析推究,以觅其端倪。如《伤寒论》许多条文论述了疾病的发病与传变规律,可资临床应用。

《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候有常气也有异气,而人禀天地之和气以养,感天地之戾气以病,气候特点影响了发病的规律,如“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素问·五运行大论》)。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根据气候特点,应用清热透湿法治疗乙型脑炎流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3],即是明证。无论是疫疠之气,还是常见的六淫之邪或饮食、劳倦、情志内伤都有其发病规律,若能辨识清其病因,并进一步明察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从而可以指导临床如何未病先防,防患未然,以及已病防变,防微杜渐,真正实践治未病思想。

2.3 明辨不同体质属性,治其偏性

中医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五变》云:“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可见,临床上既要重视临床症状等外在表现的辨别,也要重视机体体质特点等内在属性的识别。而对疾病萌芽状态的欲病状态,尤须辨识其体质特性,因为体质特性可能决定了发病,如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因此,“治未病”需明辨患者体质属性,重视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从改变体质入手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目的。

2.4 明析病势的动态走向,治分缓急

“病势”主要是指疾病病理变化、发展的动态趋势,包括邪气发展之势和正气抗邪之势[4],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都需明确其变化的趋势,治未病方能有的放矢。

病势是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病势的走向决定着治疗方案的确立。《温热论》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卫、气、营、血是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正视病理变化的发展趋势要点。熟悉了这些规律,治疗时既要祛邪外出,逆转病邪内传之势,又要顾及将传变的下一站,做到“先安未受邪之地”,及时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发展趋于深痼。如《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知晓肝病进一步发展,病变趋势将要克犯脾土,故治疗肝病的同时需实脾土,若脾土旺盛,正气有抗邪能力,则无需补脾。《伤寒论》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意在提示:对于表里同病,不可拘泥于先表后里之常列,如见下利清谷不止,虽表证存在,但病势在里,有亡阳虚脱的趋势,故当先急救里;待里证解除,表证仍在,又需急救表,因为里不足,若表不解则仍有入里之势。可见,根据病势走向决定治疗的先后与重点,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3 结语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均奉为圭臬。朱丹溪提出“已病而不治, 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治未病不仅能指导医家之临床,还可以帮助众生知晓养生之道。但由于“已病”易见,“未病”难寻,需广大医家学者进一步领会与实践。

[1]江泳,陈建杉,江瑞云,等. 论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人-症-病-证[J]. 中医杂志,2011,52(17):1 447-1 450.

[2]靳琦,王琦. 中医“治未病”说略[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1):725-728.

[3]蒲辅周,沈仲圭,高辉远.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J]. 中医杂志,1957(9): 464-468.

[4]曾庆明,雷悦. 略论《伤寒论》因势制宜治则[J]. 江西中医药,1992(4):43.

陈士伟,E-mail:13606512832@139.com。

R 211

A

2013-08-29)

猜你喜欢

病者病理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病者与忍者
巧解规律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医者与病者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