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世纪景德镇陶瓷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
2013-02-18■詹嘉
■詹 嘉
15世纪以前,由于海上交通航程遥远,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难以预测,触礁、沉船等意外事故难以控制,景德镇陶瓷(以下简称景瓷)输入欧洲非常稀少,只有皇家、贵族、巨商、教会才能享有,绝大多数平民只能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欣赏,故景瓷在欧洲人们心目中享有尊崇的地位。15世纪以后,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瓷中心,其各式饮食器皿,由海上陶瓷之路大量远销欧洲,广泛影响当地各阶层的饮食文化。学界普遍认为15—18世纪,是欧洲饮食文化剧变的时期,论据主要是外来食品改变了饮食结构,却忽略了从中国进口的饮食器具的影响。殊不知没有景瓷的大量输入,其面包、肉食等基本上还是放置于陶质的盘碗中,用手或刀叉直接送进嘴里,更不用说外来的茶、咖啡、巧克力等品饮文化了。景德镇制造的瓷质饮食器具,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方式。民以食为天,餐饮是生存的根本,品饮是生活的追求,从餐饮到品饮不仅标志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且意味着饮食器具品质的提高。景瓷提升了欧洲的饮食文化,欧人的饮食习惯又促进了景瓷的发展。
一、景瓷饮食器具的社会文化功能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使团率先与中国通商,其使团的通事火者亚三“乃江西浮梁县(景德镇)人也”[1](P25)。英国、荷兰等国紧随其后,与中国进行贸易,景瓷随之销往欧洲。景德镇销往欧洲的日常饮食器具,因其材质精良、工艺精湛、造型精致、装饰精美,加上最初特别稀缺,只有重要的场合,皇家、贵族、巨商、教会才会使用,平时往往是作为珍品陈设,供人们欣赏玩味。所以景瓷一开始在欧洲便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即使17世纪下半叶景瓷饮食器具也大量进入平民家庭,景瓷也依然是人们夸耀的对象。在欧洲,景瓷饮食器具的使用功能被改变,凸显了其社会功能。
(一)作为王公贵族珍藏品,象征权力和财富
大航海以前,欧洲获取景瓷的渠道主要是中介贸易、使节交往、十字军东征,景瓷主要通过阿拉伯国家转运,数量极少,价格甚至超过黄金。大航海以后,中欧开始直接贸易。1499年,航海家达·迦马敬献给葡萄牙国王曼奴埃尔“1个装有50袋麝香的瓷罐,6只像大口酒杯一样大的瓷碗,6只深腹的瓷壶”。1521年,葡萄牙国王曼诺尔一世委托商人,订制景德镇青花壶,受此影响葡萄牙中产阶级家庭最早普及瓷器。16世纪末期,意大利最先用瓷器代替银器。17世纪以后,景瓷逐渐大量销往欧洲,成为公侯伯爵生活的必需品,客厅里、餐桌上,都以此摆设夸耀豪华富贵,皇家贵族出现了居家无一景瓷则不为风雅的潮流,于是王侯竞相搜集。1604年,英王詹姆斯一世专程到阿姆斯特丹购买瓷器,法王亨利四世从阿姆斯特丹购买了一整套精美的晚宴用瓷。1607年,法国王太子用瓷碗喝肉汤,是非常了不起的事。[2](P104-105)景瓷饮食器具刚进入欧洲时,因为极其罕见,即使是王公贵族,也没有人舍得用做饮食器具,而是将之作为贵重的物品加以珍藏,只在隆重的宴会上拿出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受此影响,17世纪下半叶景瓷大量进入平民家庭,成为饮食用具,其依然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因而广受青睐。
(二)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赋予其正义神圣的品格
景瓷饮食器具传入欧洲还被赋予超自然的魔力,人们以为用它吃饭喝水,可以健身强体,甚至以为瓷器上的青花和毒药相遇,会立刻变黑,因此,可以用来防毒,瓷器碾成粉末不仅可以治疗牙病,而且可以止住鼻血。[3](P208)1402年的《论世界的知识》记载:“贵族用这些容器吃饭或喝水,无论盛什么……它都能吸收所有杂质,甚至毒素,并使之彻底纯化。”1532年,弗洛里蒙·罗伯特说:“如果商人在华瓷中放毒药去害人,它就立刻碎成小片,不会让阴谋得逞。”意大利著名画家安德雷亚·曼泰尼亚,其《博士来拜》约诞生于1497—1500年,该画用油彩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博士将盛满金币的青花瓷小杯,敬奉给耶稣和圣母,表达了人们虔诚的敬意。该杯形状似成化压手杯,缠枝青花清晰灵动,口沿外撇圆润,是明代经典酒杯。乔凡尼·贝利尼的《群神宴》绘于1514年,该画以古代神话为题材,表现众神宴聚林泉的情景,其中突出描绘了三只作为“圣器”的瓷钵。朱龙华根据三只瓷钵的造型、釉色、纹饰,考证其是宣德到成化年间的器物[4](P138),专供超凡脱俗的众神享用,而非尘世俗人的消费品。I.斯普里格斯的《西方绘画里的东方瓷器》认为景瓷成为人们财富的象征,清新的釉色与华丽的衣饰相配,彰显了主人的修养和品位,展示了主人纵情奢华的享乐。[5]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常在阿姆斯特丹举行拍卖会,珠光宝气的贵妇被典雅的景德镇青花瓷震惊,甚至不敢伸手抚摸,因为在她们看来,温润纯洁的青花神圣不可亵渎。
二、景瓷饮食器具对欧洲餐饮文化的影响
欧洲餐饮文化随着食物和器具的增加和精致而逐渐讲究,早期食物和器具分配的等级与消费数量有关,但和消费质量无关;晚期食物分配的等级不仅和数量有关,而且和质量有关。新航路开辟以后,景瓷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以其完备的功能、完美的造型,改变着欧洲人的烹调方法、餐饮方式、食品口味、餐饮品位。景瓷快速地进入厨房和餐厅,成为理想的烹饪器具,盛装食物、调味品的器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餐饮习惯,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一)优良的材质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16世纪以前,由于卫生条件很差,欧洲时常爆发黑死病,再加上医疗技术落后,人们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农村为25% ~35%,城市为30% ~40%,而出生率仅为35% ~45%[6](P56-57)。造成非正常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劣质餐饮具诱发食物霉变。欧洲的饮食器具,本以陶器、木竹为主,玻璃、金属器具较少,瓷器更是罕见。只有王室、贵族、富豪才能使用金银餐饮具,绝大多数人使用木竹和陶质的餐饮具。陶器餐具制作简易,但粗糙厚重,不便取拿洗刷。木竹餐具经济实惠,但易霉变污染,不易清洗。玻璃餐具清洁卫生,但导热快且易碎。铜制餐具华丽气派,但铜锈令人恶心且易中毒。金银餐具高贵典雅,但材料稀缺难以普及,且不宜长时间盛放盐、醋、酱油,易发生化学反应。由于天气干湿冷热多变,食物和调料繁杂,木竹和陶质餐饮具或不能保温、或不能散热、或不易清洗,病菌很容易黏附和繁殖,导致食物霉变,诱发疾病。
景瓷作为华瓷的代表,其使用功能、卫生保健性能,都比陶器、竹木、玻璃、金属器具更有优势,所以,西式餐具除刀叉用金属制造以外,其他大都用瓷质材料制造。景瓷表面光滑,耐酸、耐碱、耐高温,气孔率少、吸水率低,密封性能好,病菌难以黏附和繁殖,和食物接触不起化学作用,而且容易擦洗,具备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非常适合盛装食品。[7](P41)17世纪下半叶以后,在欧洲,景瓷普遍取代了竹木和陶质器具,保证了食物和餐具的卫生洁净,进化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使食品更加卫生、进食更加合理,是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丰富的种类改进了人们的餐饮方式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输入的胡椒、肉桂、丁香等制成调味品,与各种肉类原料搭配,烹制新式食品。[8](P220)一时间“菜肴完全消失在调料里了,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成了希奇古怪调料的附庸。在特别制作的食谱上,调料甚至从菜肴里分离出来”[9](P135)。“当时的人们享用胡椒、桂皮、豆蔻花,就像今天的人们享用一餐美味、一瓶雪利酒、一杯咖啡。调料不仅供人食用,也供人饮用。”[10](P5)如此多的食物和饮品都装在各种景瓷容器中,供人们随时添加,可见瓷器种类之繁多。
当时人们进食都用手指,以手指的多少区别身份,平民五指齐下,贵族只用三指,无名指和小指不能沾到食物,脏了贵族用毛巾擦手,平民则用桌布或衣服擦手。无论刀、叉、匙,还是盘、碟、碗,都是手功能的延伸,盘子代表整个手掌,叉子则代表了所有手指。
17世纪受法国波旁王朝王室的影响,欧洲人视饮食为艺术,以宫廷为中心,以豪华宴会为标志,社交活动日益频繁,上流社会饮食讲究排场,精致的景瓷显示了皇家的威严、贵族的奢华、商人的富有。餐饮器具由简变繁,由锅、盆、盘、碟、盅、碗、杯、瓶、壶等组成,便于专人传递,宴会还有瓷质的烛台、痰盂,配套使用,功能齐全。“最贵重的沙拉、水果及果酱,不用瓷器盛着就什么也不是了……教皇、国王、君主、公爵、侯爵都遵循这个习惯。”[11](P7)平民因无力购买瓷质盘碟,餐具相当简陋,菜肴放在炖锅或大盘内,置于台上,各人再以勺子或徒手分取,放入碟中食用。贫民很少用餐碟,往往用刀分割食物,直接放进嘴里,刀也是数人共用,只有地位较高或与主人熟稔者,才独自使用。17世纪下半叶,景瓷自上而下进入平民家庭,流行于人们的餐饮生活。餐桌中央用大瓷盘盛放佳肴,周边用小瓷罐盛放佐料,外围摆放瓷质高足杯。景瓷餐饮器具或华丽高贵、或淡雅朴实,种类繁多,仅盘碟碗匙就有大小深浅之分,特别是盘还有凹平之分,根据食物的大小、软硬、干湿、稠稀、咸淡、甜酸选用,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餐饮方式。
(三)大小皆宜的造型影响了人们的饮酒习惯
欧洲饮酒历史悠久,饮酒在餐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餐和宴会往往饮酒助兴,以交流感情。当时餐桌有烈酒、啤酒、果酒,烈酒抿,故酒杯小,啤酒、果酒饮,故酒杯大。15—18世纪,随着财富的积累,欧洲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崇尚占有和攫取,生活由简朴转向奢侈,饮酒大增是重要标志:15世纪以前,“夫妇共食一餐,尚未使用木凳,一家只有一两件饮用器皿。晚餐由一个男孩或仆人手持火把照明,油灯、蜡烛不常见。……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原始而质朴,他们很少或根本不穿金戴银,饮食也很粗糙……如今,节俭已变成铺张。……人们饮外国酒,几乎每个人都是酒鬼,宴会很奢华”[12](P165)。葡萄酒主要是上层社会的饮品,啤酒是下层社会的饮品,就餐时往往饮用,故销量都很大。
欧洲葡萄酒和啤酒的饮用器具比较简单,主要是杯子,其次是罐子。葡萄酒杯一般是玻璃制品,小巧精致;啤酒杯一般是陶器制品,硕大粗糙。而景德镇瓷质酒具,一是小巧玲珑的高足杯,类似利口杯;二是平底较大的酒杯,类似岩石杯;三是丰满硕大的酒杯,类似马克杯。第一种可以饮用烈酒,容量小便于控制;第二种可以饮用葡萄酒,口沿开敞便于品味;第三种可以饮用啤酒,容量大便于豪饮。因此,景瓷酒具一经传入便广受欢迎,影响到人们的饮酒习惯。为了满足人们的饮酒需求,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竞相到中国大量订制景瓷酒具,宴饮由佳肴、美酒、景瓷巧妙地搭配,烘托食品的色香味,增添情调、营造氛围,使宴饮的气氛更加温馨融洽。
三、景瓷饮食器具提升了欧洲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茶叶、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墨西哥的巧克力,随着商业贸易陆续传入并风靡欧洲,相对而言,荷兰、英国喜爱饮茶,法国、意大利钟情于咖啡,巧克力流行的国界则比较模糊。茶、咖啡、巧克力,属于非酒精热饮品,能使人清醒、理智、节制,逐渐削弱了传统酒精饮品的地位,形成高雅的品饮艺术。因此,欧洲各国急需大量饮用茶、咖啡、巧克力的器具。但器具需要和茶、咖啡、巧克力的色彩以及文化内蕴相得益彰。景瓷品饮器具致密度高、光洁度好,造型灵巧、规整、洁净、优美,不仅具有单件的美,而且具有组合的美,把玩触摸使人感到愉悦,刺激食欲,为品饮过程增添了情趣。
(一)景瓷茶具对欧洲茶文化的影响
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早把中国茶叶运到阿姆斯特丹,作为药材或奢侈品由药房销售,价格极其昂贵。法国的勒梅里获取中国茶叶后,用它治好了路易十四的头痛病,大主教玛萨琳也因饮茶治愈了痛风病。17世纪30年代,茶叶由荷兰传入英国。1662年,茶从药物变成饮料,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带来了嫁妆瓷器,还把饮茶习惯带进了宫廷。
17世纪下半叶,随着茶叶输入欧洲的数量增加及饮茶习惯的风靡,欧洲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争相购买中国茶具。简单的茶具包括茶叶罐、茶壶、茶杯、茶托等,复杂的茶具包括茶叶罐、茶壶、茶杯、茶托、水壶、茶碗、糖罐、奶盅、奶壶等,甚至茶几,配上银质茶匙、茶刀,既有中国文化色彩,又有欧洲古典气息。除了茶杯外,欧洲人对茶具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罐、糖碟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以茶道为中心,其茶具工艺、沏茶方法、饮茶风俗,都闪耀着中国文化的光辉。荷兰“用不同的中国青花瓷杯……女人举办饮茶派对,成为她们社交和炫耀她们拥有瓷器的机会。因为瓷器是这么美丽轻薄,能够吸引眼睛的注意”。19世纪初期兴起的英国下午茶更是讲究茶桌、食具、茶具、点心的摆饰,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碗、茶碟、茶盘、糖罐、奶盅瓶、点心盘、茶匙、茶刀、叉子和餐巾等。英式茶壶通常呈广腹的球形,以便茶叶舒展,壶耳高于壶口、壶嘴尖略下削外斜,可以倒尽壶中的茶。茶壶容量为4—6杯,适合一般家庭或三五好友围坐共饮。欧洲人通常在红茶中加入牛奶、蔗糖、柠檬等,故茶具普遍成系列化,陶瓷器具有壶杯、糖罐、奶盅、点心盘、点心架、盘碗、汤匙,套件各异,有2人、4人、6人的茶壶,有盛茶汤的碗,也有装茶渣的碗。小型茶壶,一两杯容量,方便独饮,以瓷质或银质最佳,但银壶较瓷壶烫手,保温性好,制作精美,艺术性强,也是名流贵族夸耀的传家宝。
(二)景瓷咖啡具对欧洲咖啡文化的影响
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咖啡时,称这种诱人的饮料为“阿拉伯酒”。1615年,咖啡由埃塞俄比亚传到威尼斯,1643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英国,1686年传入荷兰。168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7.5~8万磅咖啡,1695年增加到30~40万磅。[13](P186)1650年,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在牛津开张,而1683年,仅伦敦就有咖啡馆约500家,德莱顿、波普、爱迪生、斯梯尔等文人干脆在咖啡馆写作,“很多伦敦人都有自己经常光顾的咖啡馆,亲朋好友知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可以见到他”[14](P398)。与酒馆不同,咖啡屋要求人们清醒节制、行为文明、有礼有节、举止高雅。
男人在咖啡馆饮用咖啡,女人则在家里喝茶,茶具与咖啡具常组合使用,如茶叶罐、茶壶、茶杯、奶壶、糖缸、杯托、壶托等,尽管名称不同,但盛装功能相同,故基本上可以通用。尤以瓷匙为多,或用于茶、咖啡、甜点、巧克力等,或用于汤汁、碎食。由此可见,咖啡具包括杯碟、壶瓶、缸罐、汤匙,功能各异,成套使用,特别讲究造型的精巧、色彩的纯净。景瓷咖啡器具优雅的造型和温馨的色彩,营造了咖啡馆浪漫的氛围,洁白的瓷器最能衬托咖啡的黝黑香醇,体现商人的职业精神、贵族的品位,由此推动了咖啡及陶瓷咖啡具的消费。人们品饮咖啡时,右手拿着咖啡杯耳,左手托着咖啡碟,慢慢地轻啜,既注重咖啡的品质和味道,也注重咖啡馆的环境和情调,既是品尝咖啡的浓香,也是欣赏瓷器的造型和色彩。
(三)景瓷巧克力器具对欧洲巧克力文化的影响
1527年,巧克力从墨西哥传入西班牙,1606年流行意大利,1609年传入法国,1655年传到英国。[6](P110)1527年,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向西班牙宫廷推荐巧克力,国王饮用时还加入蜂蜜,去除巧克力的苦味,成为宫廷时尚的饮料。1606年,西班牙的安东尼奥·克来提将巧克力引入都灵、佩鲁贾、威尼斯,威尼斯成为巧克力的“圣地”。1657年,法国商人在伦敦出售巧克力饮料,由此一种新型的俱乐部诞生,它们被称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巧克力形象开始平民化。1660年,西班牙公主玛丽雅·特蕾莎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缔结婚约,以精美的巧克力作为定情礼物,巧克力很快成为巴黎及其他欧洲城市最时尚的食品及饮料。1671年,大卫·凯卢在巴黎开设了法国第一家手工巧克力店。
早期的巧克力饮用器具,与茶壶和咖啡壶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巧克力壶盖上都有月牙形孔洞,以便固定汤匙用于搅拌,另外,巧克力杯通常比咖啡杯深,便于保温趁热饮用。1800年之前巧克力都是液体的,“欧洲日常生活流行茶、咖啡、巧克力,异域风情的热饮,刺激了对中国瓷器的大量需求,华瓷发挥了重要作用”[15]。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购买景德镇生产的器皿,使巧克力消费趋向于生活化和平民化,巧克力杯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l7世纪,景德镇工匠根据欧洲模型制作的瓷器大多是小碗,但是新饮料输入后,这种小瓷碗被茶、咖啡、巧克力杯取代。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制和运销大量咖啡馆所用景瓷,其中很多是带柄的巧克力杯,它们又有单柄和双柄之分。为了饮用茶、咖啡、巧克力,欧洲各国不仅从中国进口景瓷,各国自身的仿制水平也提高了。
四、欧洲饮食习惯对景瓷饮食器具的影响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的茶、咖啡、巧克力和白兰地、葡萄酒、啤酒平分秋色,随着风雅品饮文化的盛行,“茶和咖啡,代替了葡萄酒、啤酒、白兰地,成为主要的饮料”[16](P195)。这使得餐饮文化渐趋纷繁复杂,人们迫切需要新型的饮食器具与之匹配,景瓷饮食器具品种丰富,功能完备,材质优良,技艺高超,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
(一)配套生产,餐饮具成套组合
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要求每一种餐饮都使用专门配套的器具,在其影响下,成套餐饮具随之广泛流行。景德镇为了适应欧洲餐饮要求及饮用茶、咖啡、巧克力的习惯,根据各国东印度公司的来样订货,专门配套生产。
德国海德堡大学著名教授雷德候,长期致力于东亚艺术史研究,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制造与使用的餐具都是成套的,适应运到西方销售,中世纪末期,欧洲开始流行使用成套餐具,故饮食习惯变得较为文明。欧洲人对景德镇餐具、茶具、咖啡具的配套要求繁杂,一套茶具多达100件,一套餐具多达400件。以成套餐具为例,要求造型与装饰相协调,器具与食物相协调,组合恰当,每套通常超过100件,包括大小不等的盘、碟、碗、杯、油瓶、醋瓶、调味瓶、盐罐、糖罐、香料罐、烛台、水壶、冷酒器等。[17](P348)17世纪,景瓷餐饮具成套输入欧洲。
从当时订货单和打捞的沉船所看,其中茶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752年的荷兰沉船“盖尔德麻尔森”所载的瓷器,据东印度公司订单记载,大概有22.5万件,其中茶具62 623件,巧克力饮具19 535件,茶壶578件,茶碗有大小5种规格:大、双、单、小、小不点儿,大概占总数的1/3,远远超出其他种类的瓷器。
(二)餐饮具技艺的改进
景德镇根据欧洲的需求,在餐饮具套件的数量、体量的大小、胎体的厚薄、器皿的口沿、器具的把手、圈足的底部,乃至器具的款式、釉色、花纹方面都不断改进自身,做到尽善尽美。[18]例如,景德镇原有的茶杯较小,不适应欧洲人的大手,故荷兰东印度公司购买的数量变化较大,如1626年为250只、1633年为1325只、1639年为200只、1643年为690只。因此,景瓷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求改进茶壶的壶嘴和把柄,使把柄变得更大,适合于欧洲人的大手,并装饰西洋绘画。改进后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就订购了25 000只,并成为固定商品。景德镇船形调味汁瓷器,模仿的是欧洲银制品,平底椭圆,单嘴单把;陡边奶碗,带有大曲柄和小喙嘴,也是模仿欧洲银制品。还有前面所述,茶、咖啡、巧克力在欧洲广泛流行后,景德镇工匠改生产小瓷碗为茶、咖啡、巧克力杯。从当时订货单和打捞的沉船所看,咖啡具也占有较大的比重,1752年的荷兰沉船“盖尔德麻尔森”所载的瓷器,咖啡碗有3种规格:倍、大、单,另外还有咖啡匙、咖啡杯、咖啡碟以及壶杯、糖罐、奶盅、点心盘、点心架、盘碗、汤匙,套件各异。景瓷除了餐具、茶具、咖啡具、啤酒杯,还有奶瓶、糖缸、调味盒、冰镇壶、花瓶、烛台,都成为欧洲人的至爱,它们都具有防止烫手、泼洒、滑落,方便取放、品饮、洗涤的功效。带盖的壶瓶容易保温,厚胎的碗可以隔热,小碟便于分食,平底盘方便切割食物[19](P106)。还将咖啡壶的盖和把手用铜扣连接,避免壶盖滑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促进了整个社会品饮优雅风气的形成。
欧洲餐饮具的种类、形制、材质经历了由单一、简陋、粗拙到丰富、完美、精致的进化,景德镇的餐饮具发挥了重要作用。15—18世纪,中国正处于明清两代,尤其是清前期景德镇陶瓷,作为欧洲陶瓷的典范,首先适应了欧洲人的餐饮习惯,其次满足了他们品饮茶、咖啡、巧克力的审美需求。景德镇陶瓷的配套组合、造型功能、装饰审美,不仅满足了欧洲人的生活需要,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由此进化了欧洲饮食文明。
[1](明)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卷一二)[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英)简·迪维斯.欧洲瓷器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4]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A].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I.Spriggs.Oriental Porcelain in Western Paintings.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s Society,vol.36.1967.
[6](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8](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9](美)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M].何舒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0](德)沃尔夫冈·施菲尔布施.味觉乐园:看香料、咖啡、烟草、酒如何创造人间的私密天堂[M].李公军,吴红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1]Arlene M.Palmer.A Winterthur Guide to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New York:Crown Publisher,1976.
[12]J.K.Hyde.Society and Politics in Medieval I-taly.New York:Acls History E - Book Proiect,1978.
[13]Kristof Glamann.Dutch- Asiatic trade,1620—1740.Copenhagen:Danish Science Press,1958.
[14]舒小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德)伊瓦·斯托贝.德雷斯顿的中国瓷器收藏[J].中国历史文物,2005,(4).
[16](英)M.M.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第5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7]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韩作珍.我国饮食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府新论,2012,(5).
[19]詹嘉.中外陶瓷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