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uyan法的有限元模型缩聚技术研究

2013-02-18

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二阶振型测点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民用航空学院,辽宁 沈 阳 1 10136)

模型缩聚在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低阶有效计算模型。关于有限元计算中自由度减缩已有很多专著论述,已经在商业软件中得以应用[1]。Guyan法是有限元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自由度减缩方法,属于静态自由度减缩方法,是其它很多自由度减缩方法的基础[2],在具体应用计算中缩聚点位置及自由度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重大,值得深入研究。

1 Guyan减缩法

Guyan法将有限元模型的自由度分为主自由度和副自由度,忽略副自由度上质量的影响,将系统的副自由度减缩掉。结构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

xa为主自由度位移;

xb是副自由度位移。

则由上式第二方程得

若不靠虑副自由度上的惯性影响,则

此方程被看成是一种静态特性的约束,因此也称Guyan法为静态减缩法。这种处理对结构系统的低阶模态的影响不大,因低级模态的惯性力较小,但对高阶模态则经常造成很大误差[3]。

减缩后的模型即为:

2 算例分析

考虑一长方形薄板结构,长300 mm,宽180 mm,厚度为6 mm。材料弹性模量E=3.0E6 Mpa,泊松比μ=0.33,密度ρ=3.0E-9t/mm3。在其中一个短边施加固支边界条件,约束全部6个自由度。将该板用CQUAD4单元划分为15个单元,24个节点,单元和节点编号如图1所示。

图1 矩形板有限元模型单元及节点编号

将全部单元板厚为6 mm的设定为试验模型,记作模型T。为描述试验模型与数值模型的建模差别,把其中8号单元的板厚修改为8 mm作为有限元数值模型,记作模型A。将模型T的分析结果作为试验结果,而模型A的分析结果作为有限元计算结果,通过研究这两个模型的差别,研究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改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2.1 固有特性分析

首先对两模型固有特性进行分析,为模型缩聚(即相当于物理试验的测点位置布置和测点自由度选择)作指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固有特性分析结果

这里只重点讨论前4阶振型。

2.2 相关性分析

把两种模型所得的固有频率作为x轴和y轴,可以简单直观的获得模型相关性。把固有振型列向量的每个元素都画在x-y平面上,x轴表示数值分析值,y表示试验值。如果两个模型的固有振型都是按质量规一化分布,则理论上这些点应位于斜率为的直线上。如果这些点所靠近的那条直线其斜率不是,则两个模型中,有一个模型的固有频率没有按质量规一化,或存在其他某种形式的数据换算误差。如果这些点围绕该直线广泛的散布着,那么两个模型中的一个数据有错。如果散布的范围非常大,则可能是由于被比较的两个振型向量并不是对应于同一模态的原因。

经过作图比较,频率相关图以及前几阶的振型相关图均围绕着斜率为1的直线散布,因此两模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3 测点布置与模型缩聚

通过对计算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可知,结构的第1、3阶振型分别为一阶、二阶弯曲,而第2、4阶振型分别为一阶及二阶扭转。下面将讨论几种不同的测点选择(缩聚)方案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A 方案:在 2、6、20、24号节点,各 6个自由度;

B 方案:在 2、3、4、5、6、20、21、22、23、24 号节点,各6个自由度;

C 方案:在 3、9、15、21、5、11、17、23 号节点,各6个自由度。

对上述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比较。

表2 不同缩聚方案前四阶频率比较

2.4 结论

由表2可知,A缩聚方法只能描述1阶振型,这是因为选择的两对节点分别在板的长边上是线性关系,不能描述更高阶的振型,故A方案缩聚后得到的一阶弯曲、一阶扭转的误差较小,而计算得到的二阶弯曲、二阶扭转的误差都很大;B方案选择两条长边的所有点作为缩聚点,在每个边上有5个点,可以至少描述3次弯曲振型,因此,计算得到的误差都比较小,特别是二阶弯曲,沿长边方向增加了3个点,总数目为8个,使得频率计算的误差从24%降低到2%左右,作用比较明显;而C方案相应的通过沿板宽方向增加测点的数目,而沿板长方向没有变化,但是从位置上比较接近板中间地带,所以计算得到的频率误差范围不大,但是沿宽度方向增加点数对减小结果精度误差的耗费较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模型的缩聚点位置应根据振型的特点选取,所选择的缩聚点应能够反应感兴趣的结构振型,称为测点的适应性。

(2)反映结构振型的方向上增加点和自由度数,可以提高缩聚的精度。

(3)缩聚的精度还和缩聚的方法有关系。文献资料表明,改进缩聚系统法具有比Guyan法更好的精度,但是较费时间。

[1]袁爱民.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湖南:东南大学,2006.

[2]李 辉,丁 桦.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02):170-180.

[3]杨秋伟,刘济科.一种改进的模型缩聚方法[J].力学与实践,2006,(02):70-72.

猜你喜欢

二阶振型测点
纵向激励下大跨钢桁拱桥高阶振型效应分析
二阶整线性递归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深孔泄洪洞进水塔动力分析
某废钢渣车间落锤冲击振动特性研究
塔腿加过渡段输电塔动力特性分析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一类二阶中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吸引集和拟不变集
高层建筑简化振型及在结构风振计算中的应用
动量轮诊断测点配置与资源占用度成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