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

2013-02-17

关键词:观点个体想象

(1.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中国 香港 999077)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与推测的能力,包括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的理解,如信念、愿望、意图、情绪,等等[1]。在理解及预测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时,有两种重要且有明显争论的理论——理论论(theory of theory)与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2]。Perner等人[2]认为,这两种理论观点的区别非常明显,理论论认为个体掌握了有关人们的感觉、思考、愿望等内容及如何据此行动的相关知识;而模拟论则认为个体并非使用这些知识,而是想象自己处在这些情境中,在理解他人时,想象的认同触发了一系列的“离线”或“假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倾向。本文将对模拟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并对其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模拟论在心理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初步评价。

一、心理理论的实质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模拟论主要解决的是个体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内在机制问题。模拟论认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与对行为的预测是一种对自己心理状态认识的模拟,是在假装状态下的决策制定[3-6]。

虽然都不认同理论论的观点,但模拟论观点的支持者们对相关知识在模拟过程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其中,Goldman与Harris等人认为在模拟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相关的知识或理论不可缺少,但其作用与在理论论中不同。在理论论的观点中,相关的知识或理论是心理与行为理解和预测的基础,而Goldman等人则将之视为模拟的一个辅助[4]。Gordon的观点则强调模拟在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和预测中的作用,认为在一些较为简单的情境中,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及行为的预测无需掌握相关心理概念,由此完全排除了相关知识或理论的作用,称为激进模拟论(radical simulation theory)[7]。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

(一)Goldman与Harris的理论观点

个体在理解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并做出预测时,并不是根据一套数学的决策理论,而是考虑在相关信念与愿望的情况下,自己将会如何去做[4],即个体通过想象自己站在被模拟者的位置上,来对他可能做出的决策做出预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假装拥有与被预测者相同的初始状态,如相同的愿望和信念等,并由此做出一个假装的决策状态。在这种假装的决策状态下,个体预测这将是被预测者可能做出的决策。以国际象棋为例,执黑子一方试图对对手下一步的走法做出预测,那么他会怎么做呢?首先,他会通过假装希望执白子一方赢,并假装持有与对方相同的有关象棋决策的信念,将自己投射到对手一方的位置上。然后从对方的角度观察棋局,预测对手可能的决策,从而做出自己的决策[4-5]。

根据Goldman的观点,我们对其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和预测是通过模拟,想象或假装自己就处在被模拟者的情境中,根据相关的信息(被模拟者的相关信息)在自己的推理系统中做出决策,并将这个决策的结果作为被模拟者的最终状态[4,8]。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和预测似乎是一个先验性的存在,不需要对它付出任何努力[8]。

在Goldman[4]看来,模拟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相关信息参与的过程。模拟的核心意义是指,个体通过假装或想象经历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过程来重复或者再现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心理过程最终产生一个心理状态M,那么个体将认为M也是他人在相同或相似心理过程后产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心理状态M的信息是不可少的,因此,模拟的过程需要相关信息的参与。然而,有关M的信息在理论论和模拟论的观点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对理论论来说,这个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是理解和预测的主要依靠;而对模拟论而言,相关信息只是个体心理状态的一个象征,并不是他所预测的人的心理状态的信息。

Goldman[5]将模拟水平区分为低水平模拟与高水平模拟两种。其中,低水平模拟是简单的、原始的、自动的和潜意识的。如对基于面部表情的情绪模拟。高水平模拟具有以下特点:心理状态相对复杂,如命题状态;模拟过程的一些成分需要主动控制;模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意识到的。这两种模拟过程的存在表明模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具有多个维度的系统。其中,对于低水平的模拟过程来说,简单、原始等特征使维度的系统其具有模块化的特点,而高水平的模拟过程则不然。

与Goldman一样,Harris将个体对自己与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做出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与行为的解释或预测都是建立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的假装想象能力来实现的[9]。由于个体对自己的理解通过内省实现,因此当儿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例如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观点)时,通过想象,假装自己是其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和理解,便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或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解释及预测了。

Harris[9]指出,儿童对他人的行为、想法与情感的预测是通过模拟过程实现的,这个模拟需要的是一个有关他人的工作模型而非理论。Harris还提出,儿童生来就具有这样一个有关他人的工作模型,对自己心理的建构与对他人心理的建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方面是类似的,并且两者面临着相同的条件类型。由于他们拥有对自己心理状态及自己所面临的条件的意识,他们能够形成一个有关情景、心理状态与行为的一般认识,并由此为模拟他人的情况做准备。

显然,Goldman与Harris在解释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和推测时,采纳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将自我认识的来源视为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先验性的存在[8]。但正因如此,模拟论观点受到了来自诸多哲学家及其他心理学家的反对[10]。

(二)Gordon的理论观点

根据Harris与Goldman等人的观点,个体的心理状态概念是先验存在的,通过内省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然后通过推论来理解和预测其他人的心理或行为表现[10]。Gordon认为,正是这些观点才导致模拟论受到诸多哲学家及其他心理学家们的反对。对此,Gordon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对自己及他人的理解无需任何相关心理知识。那么,个体又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呢?

针对个体心理状态概念的理解问题,Gordon[7]提出了上升程式(ascent routines)这个概念,来解释个体如何在能够理解某个心理概念之前,已经能够完成与之相关的任务。

上升程式是指:如果要回答一个问题Q1,那么个体先将问题转化为Q2,降低难度,然后将Q2的答案作为Q1的回答。下面以Gordon的例子来说明上升程式的概念:

Q1:你相信米老鼠有尾巴吗?

Q2:米老鼠有尾巴吗?

Q2的答案是“有”,因此,Q1的答案也是“有”。

我们可以看出,Q1是一个有关信念的问题,Q2则是一个事实问题,对儿童来说,Q2的难度要低于Q1,因为如果不理解信念的意义,即使儿童从直接接触的动画片中看到米老鼠有尾巴,他们也很难正确回答第一个问题。

由此,Gordon上升程式的意义是:通过回答一个与心理概念无关的问题,来解决一个复杂的心理概念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儿童并不理解信念是什么,他们也能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人们的确使用了上升程式,那么便有这个可能:儿童在理解心理概念之前,已经能够正确完成有关心理概念的任务。而任务的提前完成,则可以有助于他们对心理概念的理解。

在理解自己心理状态的情况中,Gordon提出了理解与不理解两种情况。不理解是指个体并不能真正理解某个心理概念,但是可以通过上升程式将问题简单化,从而回答有关自己的心理状态的问题;理解的情况则是指个体能够真正理解某个心理概念,并且能够完成有关问题。这样,上升程式便解决了内省的问题。

进一步的,通过上升程式,个体也可以理解其他人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他人的理解不再是对自己理解的一个推论。Gordon提出,模拟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迁移(transfer),而应该是转换(transformation)。仅仅想象自己处在对方的情景中,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进行思考,最终对对方的心理与行为做出解释或预测是不够的。在模拟的过程中,个体应该将自己完全抛开,将自我中心进行转换,所有的想法与行为都真正是对方的,不再只是通过想象来实现[7-8]。通过自我中心的转换,“他是否相信(愿意、知道等)”变成了“我是否相信(愿意、知道等)”。

由此,尽管对相关知识在模拟过程中是否发挥重要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但模拟论的支持者们对个体在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方面有一致的看法,即个体首先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模拟的机制,达到对他人心理的理解。他们对模拟过程的强调表明他们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的理解是“加工导向”而非“理论导向”[11]。

模拟论的本质是个体通过自己的决策制定机制做出预测,但并不真的根据这个决策结果而有所行动。模拟论者一般都同意的是,个体在离线(off-line)状态下启动他们的决策执行机制,因此,模拟论又被称为离线模拟理论(off-line simulation theory)[12]。

二、心理理论的发展

从模拟论对心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来看,想象能力应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内在动因[5-6,10,13]。但是,对于2岁之前的儿童来说,集中注意更加重要[5-6,13]。这是因为,对于2岁之前的儿童来说,他们能力有限,仅能对成人的动作进行模仿,通过模仿的结果,他们逐渐对成人的心理或行为做出推测。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从3岁左右开始,儿童开始通过想象理解和预测其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这时,想象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Goldman[5]提出,角色扮演对3岁之前的儿童来说有重要意义。在角色扮演中,儿童模仿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做出各种想象性的动作行为,这样的活动强化了他们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对于3到5岁儿童来说,抑制控制能力则更加重要。只有有效地抑制无关的刺激信息,儿童才能更好地进行想象,从而理解和预测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

Harris[6,13]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回应其他人对当前目标的意图;解释其他人对当前目标的意图;想象一个意图;想象一个违反事实目标的意图。在第一个阶段中,儿童只能直接对其他人当前的视觉或情绪信息进行加工,并且加工的结果也只是儿童能够注意到或忽视其他人的注意目标;第二个阶段的不同在于儿童可以间接地进行相关信息加工,并且结果变为他们能够做出一些行为,来改变其他人对目标的注意;从第三个阶段开始有了想象的参与,儿童能够脱离具体情境,通过想象来对其他人的心理或行为做出解释;在第四个阶段中,儿童的理解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可以对违反事实的现象做出解释,而且是通过想象而非直接的情景面对。

从上述观点来看,模拟论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动因时提出了不止一个因素,但是注意集中与想像力似乎是不可少的[5-6,13]。然而,这些观点在实证层面上还缺乏研究结果的支持,因此其有关心理理论发展实质的观点同样受到了其他理论观点的挑战。

三、实证研究

模拟论虽然也有很多行为数据的支持,但是,更强有力的证据似乎来自于脑成像的研究。因此,在这部分内容中,将首先介绍来自行为实证数据方面的证据,然后对有关脑成像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

(一)行为研究的证据

模拟论提出了模拟可能发生错误的三个原因[2]:预测者与被预测者的心理构成可能不同;想象情景与实际情景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匹配;特定的因素,如药物影响等都对心理过程产生影响,但这个影响是不能模拟的。针对这个观点,研究者者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从而在实证层面上对模拟论观点的成立提供了依据。

以往的研究者将选择预测作为一个具体的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选择任务进行设计控制,考察分析被试对他人的选择结果进行预测时的情况,从而对模拟论的观点提供具体的实证证据。

人们在价值相同的物品中进行选择时,往往对摆放在面前的最右边位置上的物品有特殊偏好,那么人们是否能够对这种偏好做出准确的预测呢?Kühberger等人[14]的研究对此做了分析。结果发现,个体在预测其他人的选择时的确有位置偏差的存在,同时其存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空间距离足够大等)。他们认为,解释个体在预测其他人的位置选择为何有偏差存在时,模拟论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这是因为,在被试对任务情况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能够正确预测到他人对选择的位置有偏差现象存在,即被试能够正确预测到他人在选择时有位置偏差现象的出现,但却无需相关理论知识或经验的帮助。

Perner等人[2]对另外一种预测偏差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结果发现,在预测他人对估计对象(如长度、深度等)做出的估计数值时,对另外一个人的估计数值的预测与对两个人的估计数值的预测会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模拟机制在起作用。即如果个体依据的是相关的知识理论在对他人的估计进行预测,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另外的一个人或两个人的行为的预测都应该没有差异。

(二)脑成像研究的证据

在神经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已有研究发现,人类和猴子观察和进行某种行为时,在大脑皮层的顶区与运动前皮层中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都有显著的活动反应[15]。因此,模拟论支持者认为,行为的观察自发地引发了行为的模拟,这是一个行为理解的基础机制[16]。

Goldmana和Sripada[17]回顾了个体基于他人面部表达来理解他人情绪的有关神经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害怕、厌恶和愤怒三种情绪的产生和再认有相同的脑区损伤;正常人在三种情绪的观察及体验时有相同的脑区活动参与。因此,对行为的模拟(情绪再认或情绪观察)与行为的执行(情绪产生或情绪体验)具有相同的活动脑区,而这正是模拟机制运行的关键,即通过模拟可以产生与具体行为执行类似的结果。

Grèzes等人[18]采用fMRI技术对个体行为判断能力的神经基础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非言语性的材料,分析个体对自己及他人非言语行为的预测能力,并着重对模拟论是否能够对这种能力做出合理解释进行了探讨。由于材料为非言语性质,并且希望对个体在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方面进行对比,因此,其研究采用了事先录像的手段。即在正式收集数据之前的8个月,让被试参加一项短时的录像。在录像过程中,他们将会根据实验者的提示,对是否举起和搬动不同重量的箱子做出决定,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在正式数据收集时,被试观看自己的录像时,做出的预测便是对自己行为的预测,观看其他被试的录像时,则作出对他人的行为预测。

行为数据结果表明,被试都能够正确地从录像中人物的非言语行为觉察到他们对箱子重量的期望。在录像时被告知了错误的箱子重量的情况下,虽然在自己对箱子重量的期望与他人对箱子重量的期望方面,被试对自己期望值的觉察更准确一些,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脑成像数据结果方面,Grèzes等人将被试对自己和他人的知觉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以下的这些脑区的血氧水平有显著差异:大脑两半球背侧运动前皮层,左侧额叶岛盖部,左侧顶内沟和右侧小脑。

被试在对自己与他人的期望进行判断时,脑区活动的差异与以往的有关神经成像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5]。这些脑区不仅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时会有激活反应,即使在观察某种行为时也能被激活,这验证了观察者在模拟被观察者行为的假设。同时,Grèzes等人的研究还发现,被试在对自己的预期做出判断时,其相应脑区显著早于对他人预期做出判断之前便做出了反应。这更验证了模拟论所主张的个体对他人的预测是对自己预测的模拟,即首先自己做出一个假装的预测之后,再将之作为对他人的预测。

模拟论观点得到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然而,在行为研究方面的结果显示,模拟论观点仅能为部分现象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更多的时候,需要与其他理论观点,尤其是理论论的观点,共同为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原因寻找内在的依据。因此,如何在实证研究层面寻找更多的证据支持是模拟论观点继续存在及不断完善的重要任务。

四、模拟论观点的初步评价

Gordon[19]与Heal[20]都认为,与理论论相比,模拟论在解释个体的心理理论时较有优势,例如,一个人的想法是大量且多变的,并且与他人有许多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但人们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正确地调整对他人在不同情景中的想法/感情及对行为的期望。任何一个能够将人们的这种能力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必然是非常复杂的。然而,模拟论的理论系统中无需繁多的信息知识,并能够很好地解释人们的这种能力,因此,模拟论具有使认知过程经济化的优势。

Harris[9]提出,相较于理论论,模拟论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Wellman主张儿童不再依赖于信念与愿望的第一手经验,他们就像科学家一样将这些直接经验整合到理论构架中,并依据这些理论依据来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但是,这种观点无法很好地解释如何将经验转换到理论结构中来,模拟论则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出现。模拟论认为儿童不用去建构一个理论,他们自身就拥有信念和愿望并且经常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在2岁或3岁时,儿童就已经能够报告他们的信念与愿望了,这种对信念与愿望的意识使得他们能够觉察到经验中的规则,对他人在这些规则中的解释是基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一个假设类比进行的。其次,强调通过类比来进行预测的做法抓住了儿童与科学家之间的重要的连续性,同时也避免了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而造成的质疑。

因此,模拟论自身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优势,为心理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然而,模拟论主要针对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进行解释,对自我心理状态理解的分析较弱,将儿童对自我心理状态的理解归结为内省是否合适还有争论[10]。

此外,根据模拟论的观点,个体对自己的理解不存在问题,对他人的理解只需足够的想象能力即可,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理解要优于对他人的理解。然而,这与很多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很多时候,个体对他人的理解反而要比认识自己容易[11]。由此,仅仅将想象能力的不断发展作为个体心理理论发展的内在机制显然是不够的,对模拟发展内在机制的探讨还需继续深入。如个体之所以理解自己会难于理解他人,一个原因可能是个体的抑制干扰的能力有限所致。即当个体在理解他人时,可能较易抓住重点,但在理解自己时,则更易受无关信息的束缚或干扰,出现了类似“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状况。

Goldman[21]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认知加工活动都是知识丰富(Know Ledge-rich)性质的,即在大量的相关知识或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认知加工,许多认知同样可以在知识贫乏的情况下展开。他将心理模拟分为理论驱动与过程驱动两种类型,对相关心理知识对模拟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区分,在承认相关心理知识对模拟的过程有影响之外,更加强调模拟机制本身的重要性。

按照模拟论的基本观点,个体在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时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体需要了解他人的有关信息;第二,个体想象自己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会是什么状态;第三,个体通过自己的推理系统对自己站在他人位置上时的状态或可能的行为做出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作为他人的心理状态或可能出现的行为,这是一个从自我到他人的推论过程[22]。第一个与第三个阶段并不与理论论相悖,因为依据相关知识对心理状态进行推论也是理论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成分。模拟论的特有之处体现在第二阶段,即个体在理解自我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改变自己的态度与想法,假装自己与他人站在同一立场上来看问题。

由此来看,模拟论的观点有其特殊之处(模拟过程的第二阶段),它强调的是个体的想象能力在完成他人心理状态中的作用。然而,模拟论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理论,它和理论论有相融的部分(模拟过程的第一与第三阶段)。

由此,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与理论论相比,模拟论是否具有理论的独立性?从目前的理论争论及实证研究现状来看,模拟论与理理论的结合似乎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近来也出现了一些混合性的观点,这些观点不再将两种理论完全对立起来,而是从中寻找一个融合点[6,23-24]。

因此,模拟论的支持者们在认可模拟过程有相关心理知识参与的情况下,就心理知识如何与模拟机制相配合,为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的理解、解释和预测提出更为令人信服的阐释,或提出更为合理的机制,形成一个理论论与模拟论观点相融合的新的理论体系,应该成为大多数相关心理学家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Wellman H M,Cross D,Watson J.Meta-analysi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J].Child development,2001,72(3):655-684.

[2]Perner J,Gschaider A,Kühberger A,et al.Predicting others through simulation or by theory? A method to decide[J].Mind and language,1999,14(1):57-79.

[3]Gordon R M.The simulation theory:objections and misconceptions[C]//Davies & Stone 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4]Goldman A I.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zed[C]//Davis & Stone.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5]Goldman A I.Simulating minds:the philosophy,psychology,and neuroscience of mindread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6]Harris P L.From simulation to folk psychology:the case for development[C]// Davies & Stone 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7]Gordon R M.‘Radical’ simulationism[C]//Carruthers & Smith.Theories of theories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Carruthers P.Simulation and self-knowledge:a defence of theory-theory[C]//Carruthers & Smith.Theories of theories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9]Harris P L.The work of the imagination[M].Oxford:Blackwell,2000.

[10]Gordon R M.Simulation without introspection or inference from Me to You[C]//Davies & Stone.Mental simulation:evaluations and application.Oxford:Blackwell,1995.

[11]熊哲宏,李其维.模拟论、模块论与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大解释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0-90.

[12]Nichols S,Stich S,Leslie A,et al.Varieties of off-line simulation[C]//Carruthers & Smith.Theories of theories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3]Harris P L.The work of imagination[C]//Whiten,S. Natural theories of mind.Oxford: Blackwell,1991.

[14]Kühberger A,Kogler C,Hug A,et al.The role of position effect in theory and simulation[J].Mind and language,2006,21(5):610-625.

[15]Grèzes J,Decety J.Functional anatomy of execution, mental simulation,observation,and verb generation of actions:a meta-analysis[J].Humam brain mapping,2001,12(1):1-19.

[16]Decety D,Grèzes J.Neural mechanisms subserving the perception of human actions[J].Trends in cognition science,1999,3(5):172-178.

[17]Goldman A I,Sripada C S.Simulationist models of face-based emotion recognition[J].Cognition,2005,94(3):193-213.

[18]Grèzes J,Frith C D,Passingham R E.Inferring false beliefs from the actions of oneself and others:an fMRI study[J].NeuroImage,2004,21(2):744-750.

[19]Gordon R M.Folk psychology as simulation[C]//Davies & Stone.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20]Heal J.Mind,reason,and imagination:se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1]Goldman A I.In defense of the simulation theory[C]//Davies & Stone.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22]Currie G,Ian Ravenscroft.Recreative minds:imagination i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M]. Oxford:Clarendon Press,2002.

[23]Perner J.Unders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al mind[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1.

[24]Perner J.Simulation as exploitation of predication-implicit knowledge about the mind:Arguments for simulation-theory mix[C]//Carruthers & Smith.Theories of theories of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猜你喜欢

观点个体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观点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