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2013-02-17骆郁廷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动力特色精神

郭 莉 骆郁廷

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郭 莉 骆郁廷

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它的精神动力属性。中国梦内含了基于历史、目标、价值等精神因素释放出的精神能量,这些精神能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性精神力量。中国梦整合各种精神动力,加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信念。精神的属人性,决定了开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精神动力的物质基础,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梦;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郭 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骆郁廷,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430072)

一、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属性

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1]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精神动力属性。中国梦能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由其精神内涵所决定的。

(一)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提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2](P390)的思想,强调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精神动力的实现过程,也是精神转化成物质的必要条件。这些表达虽然不同,但都强调了精神具有动力的特点。中国梦能够转化为精神动力,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因而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内含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价值追求、社会责任、情感意志等丰富的精神因素,这些精神因素相互依存,交互作用,共同发力,产生巨大的精神能量,形成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呈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共同性与个体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现代性于一体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可以从历史、文化、功能三个方面解读。

第一,中国梦的提出具有历史发展和现实逻辑的必然性。邓小平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P358)中国梦既凸显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奋斗主题,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探索的艰难历程,同时还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进程在更深的层次上关联起来,内含了人们共同的历史感受、情感基础和价值追求等丰富的精神内涵。

第二,中国梦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有助于人们对中国梦的自觉认同,从而形成基于中国梦产生的精神驱动力和精神牵引力。中国梦既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辩证性思维,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切关联,从而将传统思维方式转化为可资当代社会发展利用的精神资源,体现中国梦精神内涵的现代转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的追求,这一梦想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才最有可能变为现实。中国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梦在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同时,也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强调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每个个体的梦的实现。

第三,中国梦具有精神孕育和精神汇聚功能。中国梦孕育和积淀了中国人民在追梦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的精神活动,既能传承精神,又能生产精神,既有改变精神的力量,也有改造物质的力量,精神生产与精神改造、精神物化的动力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任何时代的精神都是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总是在实践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一样,它们是历史延续和时代创新的结合。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升华。民族精神需要时代精神为其提供新的精神元素,使其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力。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特别重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创造出体现时代本质特征的新时代精神,丰富和充实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承载和折射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和共同理想,汇聚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中国梦是现实性精神动力

如果说共产主义的精神动力来自未来,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则来自现实。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一方面能给人们持久的、来自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因其实现的漫长性,也可能会影响到精神动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这样说过:“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大家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道理。”[4](P293)可见,远大的理想为我们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但它的实现又不能脱离脚踏实地的现实工作,它需要现实运动中若干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为支撑:“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5](P8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党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中国梦蕴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们的共同理想和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对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言,更具体、更现实,更直接地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连,它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动力更为直接,因而中国梦对多数普通人而言更具精神激励的现实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梦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比是一个现实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中国梦凸显的现实奋斗目标来支撑,需要这样的现实奋斗目标去激励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中国梦以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展现的美好未来关照人们的现实生活,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设定了民族复兴的实现进程,即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追逐中国梦,从而将理想从遥远拉向现实,将理想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同时,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践行,让人们在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指引和中国梦的现实感召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中国梦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梦的提出有力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一)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整合作用

中国梦之所以能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首先在于中国梦对精神动力具有整合作用。整合是一个新力量形成的过程,精神动力必须通过整合,才能不断生成新的精神力量或形成精神合力,最终形成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社会角度看,不同个人及群体形成的精神动力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只有对分散的、多样的精神动力加以整合,才能使精神动力从多样走向统一,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整合,有效地促进整个社会精神动力的生成与发展,形成大于个体或群体精神动力之和的新的社会精神动力,即社会精神合力。”[6](P230)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整合能力主要通过精神的统摄与发展来实现。

中国梦之所以具有精神统摄整合能力,主要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的共同需求和整体利益,因而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形成小至每个个体和社会组织,大至国家、民族的追求梦想和理想的共同意志。人们的意识、意志对社会合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认为,人的意志或愿望是形成社会历史合力的因素之一,人们以融合为整体的“意志合力”来发挥对历史的作用,并与物质因素和其他精神因素共同起作用,“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7](P697),从而产生出“社会总合力”。社会合力只有协调不同的目标与意志,才能形成共同的目标与意志。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整合是国家凝聚社会合力的自觉表现,国家通过科学设定共同目标实现对社会不同意志整合,当然这种整合的实现是以该共同目标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为前提的。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的同时,将大众意志和国家意志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和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统摄了人们丰富多样的愿望和需求,形成了人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有力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合力。

中国梦的发展整合能力主要是由人们需求的差异性和无限性决定的。马克思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8](P130)“由于人类本性的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9](P223)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对人们需求的整合除由共同发展目标来统摄外,还需要继续整合人们不断产生的新的需求,也就是说,要在整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整合,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10](P9)。“人的精神动力的产生同人的需要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人们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形成反映一定需要的目的性意识,指导和推动人们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最终满足一定需要或实现一定的目的。”[6](P210)人的需求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因,没有需求,人也就没有了活力。人的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作用,决定了人的需求意识必然是对一定客观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人的需求意识必然也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中。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的需求不同,决定了精神动力整合的阶段性特征。中国梦的目标设定具有阶段性特征,从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衔接和实践都反映了中国梦实现的阶段性特征。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中国梦作为共同愿望的统摄功能,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创造未来的引导性力量,也要注重发展整合的动态调节功能,通过发展整合使人们分散的、变化的精神动力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合力。

(二)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强化作用

中国梦的提出在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和信念、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和创新认同引导机制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决定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邓小平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结果归结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3](P161)社会主义的本质昭示社会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的追求与坚守,历史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追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当前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理想和实践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思想观念的日趋多元化,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和挑战。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指出:“现代化不仅引起阶级意识,而且还引起所有新型集体的意识,如部落意识、区域意识、种族意识、宗教意识以及种姓意识和阶层意识、行业意识和社团意识。而现代化最惊人的现象之一,就是它能够在许多社会势力中间引起日益增长的意识、内聚力、组织和行动。”[11](P35)面对新形势,“能否让其全体成员认同国家共同体的目标,认同整个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目标及个人的得失取舍之中,是我们国家凝聚力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12]。中国梦把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统一起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发展道路变得更加清晰、具体,从而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精神动力激发

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精神动力激发,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必然是“人”,这是由精神动力自身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一)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精神动力的属人性特点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P320)“精神动力总是一定主体的精神动力,一切行为动因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内化为精神动力,一切精神动力都是人脑对外部动因的自觉内化,这是精神动力产生和形成的一条重要规律。”[6](P206)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P251)因此,精神动力的本质是人的动力,因为精神只有被人所内化,才会产生实际的“力”,即精神动力的价值并不会自觉地产生,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变成推动主体自觉进行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人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是他周围物质世界的产物,这整个现实世界借助于感觉器官从各个方面侵入人的精神世界并深深铭印在他心灵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需要。”[14](P36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5](P1031)。承认人民群众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同承认精神动力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因为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列宁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6](P16)当人民群众只有为自己工作,而不是强迫劳动时,这种劳动“才广泛地、真正普遍地开辟了表现进取心、进行竞赛和发挥大胆首创精神的可能性”[16](P203)。因此,必须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

在圆梦的过程中,能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能否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能否激发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关键所在。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又是中国梦的价值主体,没有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自觉追求、积极践行和努力实践,中国梦便永远是空中楼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将停滞不前。

(二)注重精神动力的物质基础

注重精神动力的物质基础,这是由精神动力内化规律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的精神需求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产生和得到满足的,精神动力的产生一定与人的物质利益相关。虽然物质的满足不一定会必然产生精神的满足,但精神的满足始终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某一阶段或某一时间点上来看,人的精神动力有时会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暂时的,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因素决定,因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5](P81)。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表现时说:“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7](P248)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将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精神动力,却没有发现精神动力的动力是物质利益,没有发现精神动力对物质的依赖性。邓小平对精神的物质依赖性也有深刻论述,他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7](P146)从人的需求层次来看,人的物质需要也是处于第一位,精神需要则处于第二位,因此,对人的精神动力的激发,必须注重精神动力的物质基础,才符合精神动力主体内化的客观规律。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只注重精神动力与精神价值,或只注重物质动力与物质价值,不注重精神动力对物质的依赖性,不坚持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相统一的原则,最终会导致人和社会的片面发展,导致人和社会的异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过不坚持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相统一原则的深刻历史教训。因此,要正确认识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之间的关系就要把精神动力与物质利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发扬精神因素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又要重视物质利益对人民群众的激励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对人的精神动力作用尤为明显。共产主义理想无论多么美好,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无论多么优越,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物质利益的首要需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动力就会减弱。因此,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列宁也指出,共产主义建设“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18](P570)。中国梦精神动力的产生是由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物质因素激发的精神动力,也包括精神因素激发的精神动力。因此,基于精神动力对物质的依赖性,对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激发,既要挖掘中国梦所蕴涵的精神因素所产生的精神动力,也要挖掘中国梦所蕴涵的物质因素所产生的精神动力。

(三)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以人为本,这是由精神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以人为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实现人的幸福生活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以人为本将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将“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主义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真理性规定,而且通过反思和批判,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反人性,反人道的现象的关切,并借助应当‘怎样的价值理性’和‘必然怎样’的历史理性对‘实然怎样’的实证理性进行批判和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新的历史空间。”[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被赋予时代内涵的,它不是对资本主义空洞批判的理论建构,而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运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价值主体,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生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防止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的疏离,要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境遇,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不断改变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消除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中国梦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1]骆郁廷.“精神动力”范畴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12]章忠民,张亚铃.国家凝聚力的构成及其矛盾张力探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全集(第5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裴德海.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3).

【责任编辑:赵 伟】

D616

A

1004-518X(2013)08-0021-06

猜你喜欢

动力特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完美的特色党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