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2013-02-16○张莹
○ 张 莹
(武汉长供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50)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是物理学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杠杆原理。而杠杆原理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中,在财务学中同样存在杠杆原理和杠杆效应。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分离,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健全,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企业负债经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经营中的常态。企业负债一方面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使企业获得财务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存在着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那么企业应该选择何种规模的负债,使得企业在降低资本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防范财务风险就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财务杠杆及作用
1、息税前利润与每股收益
从理论上,财务杠杆的大小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反映,即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比,一般情况,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意味着财务风险也越大。以下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予以说明。
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权益全部由普通股构成,共50万股。由于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现在急需筹集资金1000万元,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普通股筹资,即发行100万股普通股,每股10元;负债筹资,即向银行借款1000万,利率为10%;优先股筹资,即发行优先股120万股,每年按12%的股利率支付优先股股利。目前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后预计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将达到3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公司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之前EPS=200*(1-25%)/50=3.00(元/股),如果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息税前利润仍为200万元,则公司在三种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分别为:普通股筹资:EPS=200*(1-25%)/(50+100)=1.00(元 /股);负债筹资:EPS=(200-1000*10%)*(1-25%)/50=1.5(元 /股);优先股筹资:EPS=(200*(1-25%)-1000*12%)/50=0.6(元 /股)。
当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时,公司在三种不同筹资方式先的每股收益分别为:普通股筹资:EPS=300*(1-25%)/(50+100)=1.50(元 / 股);负债筹资:EPS=(300-1000*10%)*(1-25%)/50=3.00(元 /股);优先股筹资:EPS=(300*(1-25%)-1000*12%)/50=2.10(元 /股)。
对于股份制公司而言,公司的财务杠杆表现为每一单位的息税前利润所带来的更大幅度的每股收益的变化。当财务杠杆表现为正效应时,当息税前利润增加,则带来更大幅度的每股收益的增减,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带来更大程度的每股收益减少。当息税前利润增加到3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增加了50%,三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分别增加了50%((1.50-1.00)/1.00)、100%((3.00-1.50)/1.50)和 250%((2.1-0.6)/0.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股筹资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务杠杆效应,由于有固定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使得负债筹资和优先股筹资带了相应的财务杠杆,即息税前利润增加导致每股收益的大幅度增加,从增长的幅度来说,优先股筹资的增长幅度更大。
2、财务杠杆系数
在上式中,△EPS表示每股收益的变动额,EPS是变动前的每股收益,△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EBIT则是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DFL表示每一单位的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带来的DFL倍每股收益的变动。在财务实务中上述DFL的计算公式不便计算,经过整理和推导得:
其中EBIT是变动后的息税前利润,I是利息支出,Dt是优先股的股利,T是企业所得税率。经过此计算公式,当基期息税前利润是200万元,计算三种不同筹资方式的财务杠杆系数为:普通股筹资:DFL=200/200=1;负债筹资:DFL=200/(200-1000*10%)=2;优先股筹资:DFL=200/(200-1000*12%/(1-25%))=5。
普通股筹资其财务杠杆系数为1,说明公司通过普通股筹资没有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到息税前利润变化到300万元时,公司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则为1.50元(1.00*(1+50%)),这与前面的推导是一致的;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是1.5倍,每股收益的变动率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2倍,即100%(50%*2),到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时,每股收益3.00元(1.5*(1+100%)),这是上式的计算时是一致的;优先股筹资时,DFL为5倍,则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为EBIT变动率的5倍即为2.5倍(50%*5),当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时,每股收益为2.10元(0.6*(1+2.5))。由此可见普通没有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负债筹资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次之,而优先股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目前不允许发行优先股是一致的,当优先股应用得当,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加带来加大幅度的每股收益增加,当优先股应用不得当,当息税前利润有个轻微的变动都会导致每股收益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通常我们在探讨财务杠杆系数时都是探讨的当EBIT>0的情况,而在现实生活中,息税前利润不会总是大于0,比如当上市公司两年连续出现亏损时,那么就算出来的财务杠杆系数就是大于1了,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这句话是否真的就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数学推导来求证此论述。
我们通过公式(2)对EBIT求导得公式(3):
1、EBIT>I
当 EBIT>I,公司(2)中的分母大于 0,DFL>1。财务杠杆系数在(1,+∞)之间变化,当EBIT趋近于I时,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此时财务风险巨大;当EBIT趋于+∞,财务杠杆系数趋于1,此时财务风险最小。而在实务中财务杠杆系数不可能为1,为1时意味着没有财务杠杆的不存在。根据此函数的性质可知,财务杠杆系数随着EBIT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该种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越小。
2、0<EBIT<I
当0<EBIT<I,此时财务杠杆系数为负,在此阶段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随着EBIT的增加,财务杠杆系数在不断增大,财务杠杆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财务风险在不断变小。
3、EBIT0<0且 EBIT<I
当EBIT0<0且EBIT<I时,财务杠杆系数为正,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多,财务杠杆系数在变小,息税前利润在增多,说明企业的亏损在减少,企业的经营的风险也相应的在减少。在此阶段财务杠杆系数在(0,1)之间变化。当财务杠杆系数为0时,并不意味着财务风险不存在,而此时财务风险实实在在的存在,企业的利润不能不偿还债权人的利息,企业不得不想其他办法偿还利息,如果企业自身的利息费用数据巨大,甚至可能使企业走到破产的边缘。
三、影响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从上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息税前利润率、利息率和负债比率。
1、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率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当负债比率和利息率不便的情况下,当息税前利润率越大,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此息税前利润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动是呈反方向变动的。
2、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其实质也就是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在息税前利润率与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当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此公司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维持一个适度的负债比率,当公司过多地负债就意味着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当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出现下降时,公司普通股每股收益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3、利息率
在公司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利息税率越高,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这一点在财务实务中不难理解,同样规模的借款,当利息率越高时,公司就需要偿还更多的利息,相对于低利息率,公司就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适度应用负债
当公司没有应用负债时,公司就不存在因固定利息存在而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因此公司要想较大幅度地盈利可以适度负债经营。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配比问题是公司资本结构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公司应该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最佳的资本结构即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而在实务中很难测算出一个公司负债是多少是最佳的资本结构,即使能确定出来,而这种结构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难以持续,因为企业的经营处于一个不断变动的动态环境中。人们通常认为当财务杠杆系数在2左右,公司的负债规模是最适当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调整公司的负债规模,负债过少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带来的财务收益,负债过多,当企业存现经营困难时,将面临着较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如果企业长时间处于财务困境中,最终企业将走向破产的边缘。
2、强化风险管理,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进,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企业要想在这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强化风险管理,构建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管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风险管理中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风险防范。在风险预警中通常使用 Z 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X1:流动资本 / 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前、税前收益/总资产,X4:股权市值/总负债账面值和,X5:销售收入/总资产。阿尔特曼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确定了借款人违约的临界值Z0=2.675,如果Z<2.675,借款人被划入违约组;反之,如果Z≥2.675,则借款人被划为非违约组。当1.81<2.99时,“灰色区域”。
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
在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之时,企业不应该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而是注重企业资产的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当经济不景气时,注重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加速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进而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运作效率。
[1]贾伟阮、文彪:财务杠杆系数与财务风险[J].商业时代,2007(27).
[2]邓家姝:财务杠杆系数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08(1).
[3]尚立伟:财务杠杆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6).
[4]杨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1(5).
[5]周苹英:适度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