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名词功能游移的几个问题

2013-02-15齐红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及物动词定语形容词

齐红霞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太原 030012)

一、什么是名词的功能游移

名词的功能游移,张伯江在分析部分名词活用的例子时提出“不同名词活用的可接受程度各异,可以看成是这种活用的固定化进程各不相同。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名词功能游移现象的不同程度的反映”[1]。这里的功能应该指语法功能,即词在句子中的活动能力,它所出现或不出现的全部语言环境的总和,也就是语法分布。

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宾语,大多数能前加数量词组。但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名词常常偏离其主要语法功能,而出现在区别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等出现的语法位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名词的功能游移。如:

(1)他成了一位职业革命者。

(2)来了北京军区的21名等.级.厨师。

(3)讲述的是一群末流演员混乱不堪的热闹场面。

(4)我觉得跟你特知音。

(5)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气派!

(6)让他自己嘴上快感去。

(7)你哑巴着点儿,她过一阵就好了。

(8)你走的时候,言.语.一声儿。

(9)咱朱家门里穷倒是真的,可也“志气”了几辈子。

(10)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

(11)用理智规约言行。

在上述所举例子中,(1)~(3)是名词用作区别词;(4)、(5)是名词用作形容词;(6)~(8)是名词用作不及物动词;(9)~(11)是名词用作及物动词。其中,有的已经兼有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如:(1)、(2)、(3)中的“职业’、“等级”、“末流”兼有名词和区别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为此分别立了义项。类似的还有(5)中的“气派”、(8)中的“言语、(10)中的“铁”、(11)的“规约”等。而对于(4)的“知音”、(6)的“快感”、(7)的“哑巴”、(9)的“志气”等都可以认为是临时用法,但其中的可接受程度并不相同。从语感上讲,尤其是(6)和(9)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其接受程度最低。(4)和(7)的用法近年来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尤其是类似(4)的用法逐渐类推于一大批名词,所以其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一些。

正由于名词的可接受程度有差别,所以它们在名词功能游移这一过程中有些是临时活用,如“志气”;有些是兼类,如“气派”;而有些已经转类,如“铁”。也就是说“临时活用—兼类—转类”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都是名词功能游移现象的不同程度的反映,哪些是临时活用,哪些是兼类与转类,并不是那样界限分明的。

二、名词功能游移的方向

张伯江曾考察了名词功能游移的方向,认为“名词>非谓形容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连续统中“靠近左方者功能游移较为自然,可接受程度也较高,右方的则一般低于左方”,而且“相邻项目之间功能游移较为自然,距离越远越不自然”[1]。现摘录部分名词功能游移的例子:

名词用作区别词:

(12)专业水平 嘉宾主持 义务劳动

名词用作形容词:

(13)假装特学问 做派那叫款.

名词用作不及物动词:

(14)这说法还权威着呢!

(15)来!咱们民主民主。

名词用作及物动词:

(16)结论不出什么东西来。

(17)你爱醋谁醋谁,也醋不着我呀。

但对于相反方向的游移的例子,在共时平面上相对较少,但却有大量无标记转指的例子,有的可能己经成为两个词了。如:

不及物动词用作名词:

(18)他终于把心中的存疑说了出来。

(19)雪地上的反.光.让人睁不开眼。

及物动词用作名词:

(20)她要为山区的建设做点奉献。

(21)作出这样的断言未免过早。

形容词用作名词:

(22)下狠心离开他 满脸晦.气.

(23)并反复说:感谢湘粤赣……为广东送来了鲜活!

区别词用作名词:

(24)学先进,帮后进。

对于名词功能游移的方向,我们基本上同意张伯江的观点,只是名词和动词间的转化在连续统上并不符合名词功能游移的倾向性规律,事实上,名动互转的例子屡见不鲜,而且是动词无标记转指名词的实例要远多于名词用作动词的实例,所以关于名词功能游移的方向还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三、名词功能游移的类型

(一)功能增殖

指部分名词占据了它本身所不具有的语法位置。

1.名词向区别词游移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增殖

主要表现在名词可以直接作属性定语。李宇明把名词作定语的类型分为属性定语和非属性定语两个基本类型,属性定语指定语名词表示中心语名词的类型、式样、质料。例如:

(25)学院风格 儿童服装 水泥建筑

并指出名词在“表示属性定语时都不能再同量词组合,如果在其前加上量词,要么改变了定语名词和中心语名词的语义关系,要么加上的量词不是修饰定语名词的,而是修饰中心语名词的”[2]。如:

(26)这所学院的风格 那个儿童的服装 那座水泥建筑

“这所”虽然能修饰后面的“学院”,但是却使得原来的属性定语变为领属定语,定语名词和中心语名词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那座”显然修饰的不是“水泥”,而是“建筑”。由此可见,属性定语位置上的名词已失去了名词的典型特征,不再受数量词的修饰,变得同区别词接近了。这一发现揭示了区别词和名词的深层关系:名词作属性定语其事物义己明显弱化,突显的是名词的属性意义。如:作定语的“水泥”其意义不再是表示建筑材料的事物,而是指这一类型事物所代表的质料。

2.名词向形容词游移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增殖

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名词作谓语,因为部分名词处于形容词的语法位置时,并不一定是作谓语。如:

(27)我有一个很淑女的女儿。(作定语)

(28)她的行为、举止很淑女呀!(作谓语)

(29)只见她很淑女地冲我挥挥手。(作状语)

(30)我变得很淑女,不再和国打打闹闹。(作补语)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名词“淑女”增殖的功能应是能受“很”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因为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便是是否能受“很”修饰。名词前加“很”就是占据了形容词的语法位置。

3.名词向动词游移所表现的功能增殖

名词用如动词可以分为两种:一为名词用作不及物动词,常常重叠或前后带一些附加成分;一为名词用作及物动词,后带宾语成分。如:

名词用作不及物动词:

(31)你怎么哑.巴.了?

(32)别那么势力 别废话 少恶作剧

(33)他们到了结婚,必定大肆排场一番。

(34)她恨不得在亲人、朋友和同事面前秀一把,风.光风光。

名词用作及物动词:

(35)老人可宝贝这个孙子了。

(36)近日,记者来到这些坑.人修车档经常出没的地段进行暗访。

(37)工人们都板.着脸。

(38)高考结束后,考生的确应该营养一下疲惫的大脑。

还有部分名词有使动和意动用法,但同古代汉语相比已经少得多了,而且现代汉语对此也并不作严格区分。

名词用如动词后语法功能的增殖比较复杂,有的带宾语,有的重叠,有的前后带附加成分,形式较区别词和形容词来说复杂得多,但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名词作述语动词或作谓语动词,如(36)中的“坑”是述语动词,而(35)中的“宝贝”则既是述语动词又是谓语动词,因为对于述宾短语和述补短语作谓语的情形,其中的述语动词同时也是谓语动词,因此二者有一定的交叉。

(二)兼类和转类

兼类一直是语法学界意见有分歧而争议又多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怎样看待词的同一性原则。现在普遍认为兼类词是同一个词本为甲类词,但在一定场合下具有乙类词的语法功能,是兼属甲类和乙类的词。兼类词的前提就是必须是同一个词,即意义上有联系。但意义上的联系这一标准完全是内省的,怎样才算“意义上有联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正如徐枢指出的“在我们看来,真正引起兼类纠葛的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词不太容易划清兼类和不同的词这二者中间的界限。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不得不依靠意义。”[3]麻烦似乎就出在到底是不是同一个词,有时颇难确定。

在名词功能游移的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词是处于这一阶段的,到底判定为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即兼类词还是同形词(转类)这个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我们。如:“锁、锄、穴”这一类既表事物又表动作的词,有人认为是兼类词,有人认为是同形词,而吕叔湘则认为二者均可。

对于陆俭明的看法,即认为一个表示动作行为,一个表示事物,二者意义有明显不同,应视为两个词,但对于“影响、研究”等视为动词的一种,史有为就曾提出质疑:“‘锁门’和‘一把锁’中的两个锁被公认为同形同音词。前为动,后为名。而‘工作了几年’和‘一项工作’,‘影响别人’和‘有些影响’中的‘两个工作’和‘两个影响’却常常认为具有同一性,确定为动名兼类词或名动词。这三对词在分布上几乎是完全平行的。所不同的是前一对语义上的区别显著、具体,而后两对词在语义上的区别较为抽象”[4]。

史有为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把用作名词的“影响、研究”所表示的意义看作广义的事物义,不能不说它们同样也是一个表示事物,一个表示动作,只不过“锁、锄”等词表示的事物是具体事物,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诸如“影响、研究”等词表示的是抽象事物。从广义上来说,二者都是表示事物,但是却分别属于不同层面的事物范畴。而且在语法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影响”等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可以充任准谓宾动词的宾语,而像“锁”等意义有明显区别的词,并不具备上述语法功能。所以,应将两类词加以区分,“影响”等看作兼类词或者名动词,“锁”等则看作同形词。

转类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意义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分。如上述所举的“锁”即可认为已经转类,成为两个词了。

兼类和转类历来都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二者的界限不是那么明了、清晰,一分为二的。而名词功能游移在这一阶段其到底属于哪一类也是同样的。

[1] 张泊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339-345.

[2]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l):1-9.

[3] 徐枢.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A].语法研究与探索(五)[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42-54.

[4] 史有为.词类:语言学的困惑一相对性词类模式初探[A].语法研究与探索(五)[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113-129.

[5]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词类活用[J].中国语文,1989(5):398-403.

[6] 陆俭明.关于词的兼类问题[J].中国语文,1994(1):34-37.

[7] 蔺磺.副名组合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2004(2):46-50.

[8] 苏宝荣.词的功能游移性与功能词义研究[J].语文研究,2003(4):10-14.

猜你喜欢

及物动词定语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英语定语从句跟踪练习
形容词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
happen“发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