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3-11-01岳毅力高俊霞
岳毅力,高俊霞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一、引言
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是人格中的核心成分[1]。人的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一定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2]。
中学阶段是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该时期是个体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的形成对以后的人生会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对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合理的价值观教育及引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启示及建议。
二、研究说明
1.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沧州市初一至高三年级被试共30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48人;初中生152人,高中生107人;城镇70人,农村189人。
2.测量工具
采用西南大学谭江霞编制的《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3]作为测量工具,并进行了修订。该问卷涉及自身素质、校园氛围、师生关系、个人理想、教师素质、朋友素质、家庭氛围、居住环境八个维度,共计 27个题目,其选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五点记分法。问卷的信度为0.814,并有良好的效度[3]。
3.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统一指导语,并统一回收问卷。测查后筛选有效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59份。进行数据整理输入后,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总体状况的结果分析
表1 各影响因素的得分以及排名
表1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八项因素中,根据影响程度居于前三位的排序为:校园氛围>家庭氛围>自身素质,而居于后三位的分别是:个人理想>朋友素质>居住环境。
根据这个排序可以看出,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于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这给学校教育者和家长以深刻启示,中学期间是人生价值观发展的敏感时期,一定要做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个人理想、朋友素质、居住环境排名靠后,这可能是因为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够成熟,而且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天的行程也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朋友和社区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就会较弱。
2.城乡中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总体差异不大
表2 城乡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差异
由表2可知,对城乡两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是在影响价值观的八个因素中,只有个人理想因素对农村学生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农村平均值与标准差为 8.08±1.726,城镇平均值与标准差为 7.57±1.806,t值为-2.047*,p值为 0.042)。在自身素质、校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素质、朋友素质、家庭氛围、居住环境这七个维度上城乡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影响城乡中学生价值观的诸多因素没有显著差异,原因主要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本研究的调查范围主要在河北省的某些地区,总体看,虽然城乡差别极大呈现两极对立的情况很少出现,绝大部分城乡中学生在生活及教育环境上也逐步接近,但结果仍然显示,个人理想对农村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不管是传统观念,还是个人向往,城镇化的加快以及客观存在的农村条件相对于城镇的差异,依然是导致农村中学生渴望走出乡村狭窄的空间,到城市中发展自己的重要原因。教育、医疗、养老等种种民生问题也限制着农村学生在本地打拼的个人理想取向,而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耐吃苦等品质,也使其更向往改变自身生活和未来。
3.男女中学生价值观形成差异明显
性别因素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调研结果可显示这一特点。对男生和女生的价值观影响因素各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校园氛围上的平均分男生显著低于女生(t值为-3.324;p值为0.001),而在受师生关系、朋友素质、居住环境的影响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他维度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见表3)。
表3 男女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差异
在青少年的发展中,性别因素是导致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总体上男生身心发展普遍比女生要晚三年左右。中学阶段是这一差异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在初中向高中的过渡中,男生逐渐成熟,但具体发展内容需要依据具体方面进行分析。
校园氛围对女生的影响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受师生关系、朋友素质以及居住环境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交往圈子要比女生更广阔,在师生互动、交友方面比女生更活跃,男生更容易受人际关系、同伴群体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女生受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般会比较内敛拘谨、循规蹈矩,在社交活动上对比男生而言相对局限,特别是女生的“勤奋”、“懂事”等个性特色突出,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领悟和体验更为深刻,主要生活圈子在学校范围内,所以学校氛围对于女生的影响比男生大。
4.不同阶段中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并不稳定,在由初中向高中的发展中,跨越了“暴风骤雨期”的可变和同一性混乱,其价值观念在逐步成熟。从调研结果可看出在初高中的不同阶段这种变化的明显性(见表4)。
对初中生和高中生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个体的自身素质、校园氛围、家庭氛围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要显著高于初中生(t值分别为2.156、6.257、3.349;p值分别 0.032、0.000、0.001);而在朋友素质、居住环境方面,高中生则显著低于初中生(t值分别为-6.157、-5.120;p值分别0.000、0.000)。
表4 初中与高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差异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知识增长、自我意识增强,相对初中生而言,自身素质因素对于其价值观确立的影响更大。而校园氛围、家庭氛围对高中生影响程度高,朋友素质、居住环境对初中生影响程度高这样的结果似乎不好理解。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应该是越来越受家校之外的社会影响,然而基于现实的客观调查结果恰恰没有得出这一结论。这个结果反映了一个客观现实:叛逆期一般在初中时期最为突出,初中生多会出现与家长和教师的传统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与行为,为了挣脱父母的羽翼而独立活动,对同伴群体表现比家庭更强的认同感,因此在这一时期,同龄伙伴超越了家长和教师,成为他们的“重要他人”。而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加成熟,会更加理解与认同长辈的教育;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高中生面临考大学的高强度学业压力,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导致其精力主要在学校中,而相对来说初中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比较小,有较为丰富的课余时间与同龄人及外界社会交往机会,基于内在年龄特征和外在教育体制的局限性,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容易受校园氛围、家庭氛围的影响,而初中生更多受朋友素质、居住环境的影响。
四、启示与建议
1.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处于逐步发展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是教育生活,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而学校教育价值观集中体现于一个学校的总体氛围,它直接给学生传递了自身之外的其它各种因素的集中影响。学校教育综合影响力的体现即是作为整体面貌出现的校园氛围。
学校的教育价值观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定位,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体系,全方位、多层面地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影响,突破单纯理论说教的教育方式,以无形化有形,通过渗透性教育、感染式影响、熏陶性改变等多元策略,加强青少年的价值认同,进而达到价值观内化。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达到提升人格、陶冶德性、教化意境、培育精神的合理的、先进的价值文化、价值规范、价值态度、价值判断与抉择能力等内化为青少年本体性的灵性和人性,并能在日常行为和价值动机上集中体现[4]。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在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应凸显积极教育影响的张力,加强以“正能量”为主的主流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影响,以消除负面影响的弊端。理性说教和潜移默化同是教育手段,最能润物无声的莫过于隐性教育的方式,其体现即为本调查中得到大多数中学生认可的学校氛围。良好学校氛围的塑造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只要青少年能认同学校教育,他所内化的学校价值便能够成为对抗外来不良影响的坚实力量。但是,反过来说,青少年如果不能认同学校、老师或同学,也就潜藏着认同非主流或不良价值观念的危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春风化雨的氛围、教师渊博知识、良好人格修养、温暖的师生关系会使青少年认同自己是学校团体中的成员,自然会认同这个团体所重视的价值体系,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中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最初级的正确的价值观[5]。
2.家庭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忽视
调查显示,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除了学校教育因素(校园氛围,平均分为15.92),其次便是家庭氛围(平均分为14.68)。个体早期建立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率先发展的,价值观的发展基础是在儿童期或更早期,父母对孩子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儿童逐渐形成一套看待周遭事物的眼光,形成文化中“理想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自然会成为青少年儿童迈向另一个发展阶段的起点。
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其他社会因素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其作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另一主阵地,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之所以有很多人忽视中学阶段青少年教育中的家庭因素,是因为中学时期的叛逆和独立比较突出,父母逐渐失去强势影响地位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发展独立性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因而必须做出角色调整,但并非在感情上无法认同父母[2]。换句话说,与父母关系的密切性,可能是青少年在发展独立自我上的障碍,因此青少年为了减低自己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便有意识地逃避来自父母的影响,但是在感情上,大多数青少年仍然认同父母是最爱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在重大抉择上,一般会尊重父母意见。学校只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之一,家庭作用不容忽视,父母应该重视与学校、社区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一致的价值观念。
3.同辈群体和社会环境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
在青少年“追寻独立自主”的过程中,脱离父母、师长的监管与指挥,是天然的倾向,因此,同辈的影响力自然取得了关键的地位。他们彼此商量、互相模仿、安慰、支持,同龄群体几乎可以说是他们在成长中遇到身心各种强大压力时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可以想见,青少年在摆脱成人影响重建价值体系时,必然会认同同辈团体的价值观。
青少年的社会人际网络决定了他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接触什么样的想法,看到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例如,对各类明星大腕的追捧,生活榜样的变迁会直接导致他们基本信念的动摇。有“不良”朋友的青少年,会有较多机会接触“不良”的行为模式。但是如果他也与其他类型的朋友交往,便能够接触与不良行为相拮抗的想法,在行为判断上产生冲击与拉力。社区、课外活动、运动嗜好,都会提供体验不同的人际网络和不同的经验的机会。如果青少年能在宽容、自由、快乐的情境中,接触多样化的团体,便能在真实的情境里,从多元价值的探索中,获得真正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4.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重视其“思考”与“认同”中的自主选择
调查显示,自身素质、个人理想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其自我同一性逐渐形成,而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即为确立自己的价值观[5]。由初中到高中阶段,渐趋成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主性逐渐形成,开始摆脱对外的依附,个人的抽象思维和独立选择能力凸现出来,开始自主确立自己的信念体系。因此,在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其主体性因素的影响,注重在其个人的“思考”与“认同”中自主选择,建立自身的价值体系。如果是外在的强化甚至是灌输,在其个人的价值认知和成人社会中运作的实际价值体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致使他们产生抵触甚至逆反,这就要求价值观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因此在我国的大德育观下,直接的教学和渗透的教育并进,尤其是后者的教育影响更加注重了青少年学生在自主选择下的价值体系构建,因而更具效果。
在价值观教育中,价值澄清体现了其独有魅力。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判断力和价值认知能力仍在发展中,许多表面看来像是价值观的问题,其实是思考和判断力不够成熟的缘故。对此,台湾学者林文瑛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教导青少年要珍惜友谊,结果却看到他们不惜为朋友坐牢,那么,青少年欠缺的显然不是价值的引导,而是价值的评判能力[5]。价值观涉及的是基本的哲学思考,需要逻辑推理,需要价值澄清,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这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对以前的价值观或道德认知重新评价、重新定位,通过自主选择、自我修正,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健康性情、良好趣味和思考习惯,发展新的价值体系。
[1]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学报,1989(3):274-283.
[2] 岑国祯.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
[3] 覃江霞.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田发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学会唤醒[N].光明日报,2012-08-22(15).
[5]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5] 林文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价值的问题还是思考的问题?[J].中等教育,2000,51(6):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