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陈群及其诗歌创作探析
2013-02-15于广杰魏春梅
于广杰,魏春梅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修亭、拓南居士,室名香树斋,嘉兴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及第,雍正时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督学顺天府。乾隆时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从雍正年间起,多次出任乡试、会试主考官。后充《大清会典》副总纂官、经筵讲官,久值南书房。其仕履跨越康、雍、乾三朝,尤蒙乾隆尊宠。其为清代前期历史文献的整理撰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病卒家中,享年89岁。同样是清中期的重要人物,学界对沈德潜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对钱陈群的关注却非常少。客观地说,钱陈群的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在当时并不亚于沈德潜,钱陈群学问渊博,诗作数量可观,诗文集有三个版本:《香树斋诗集》、《香树斋诗集续集》、《香树斋文集续钞》。
一、钱陈群的诗歌创作是他个人生活、心灵感悟的写照
钱陈群诗歌创作约两万首左右。诗歌的内容如沈德潜所论:“前集中半属应制、赓和、持节四方、登临怀古之作。而《续集》所编多归里燕居诗也……诸所吟咏,犹是林园养病、寄兴泉石,与夫友生会和、话桑麻、课晴雨之作”。(沈德潜《香树斋续集序》)。然而诗歌至于北宋,早已如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所说:“沧海横流”,泛滥天下了。这不仅是以文为诗的问题,而是打破了以前的诗教传统和温柔敦厚的诗美要求,使诗歌成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使的文人遣兴表意之具了。钱陈群上距宋诗之变已远,诗歌的演化则又深化了许多。然“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以兴趣为诗”早已成为诗家通例。故而就其体材与题材来说,几乎涵盖了诗歌涉及的各个种类和他个人生活、心灵感悟到的角角落落。今略举几例,以窥钱陈群诗歌之一隅。
(一)感情挚烈的亲情诗,让人看到一位儒者的赤子之心、仁爱之心
钱陈群诗作有一些表现亲情的诗歌,挚烈感人。这些诗,有的因物思人,有的是悼亡,有的是单纯表现一种亲人之间的拳拳之意、眷恋之情,让人看到了一位儒者的赤子之心、仁爱之心。如钱陈群怀念其母的《题夜纺授经图》诗。钱陈群的母亲陈书工书善画,花鸟人物尤其所长。钱陈群早年启蒙受其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夜纺授经图》就是钱陈群怀念母亲请人图绘其事以传的画作,钱陈群在画上亲题数语。此诗的小序对此说得很明白:“时陈群十岁,授《春秋》,弟峰八岁,授《孟子》,弟界五岁,授《小学》辄录所授课,比月汇而邮寄信安官舍。属陈群父壹志亲侧,勿以儿辈为念,夜必簧灯课读,母躬自纺绩,夜分不辍,及晨则遣苍头入市易米,以其余积之授织室。陈群兄弟短衣布褐,无肘见焉,无踵决焉,纺之义大矣哉。……后三十年陈群奉于京师,属里中郑生为作《夜纺授经图》,并缀数语经述母志。”
其诗曰:母兮,儿饥,终朝诵读,不可以为粟。母兮,儿寒,终夜咿咿,不可以为衣。(一解)
秋夜长,秋月白。母曰:嗟!汝父行役!儿不学,母废绩;废绩妇所羞,不学人所惜。䌷之绎之永今夕,谁予和?鸣促织。(二解)
促织鸣,络绎声。桁上衣,手中丝。手中丝,盘中餐。儿毋啼饥,儿毋号寒,为诵《孟子》终七篇。(三解)
昔孟有母,恃子失怙。汝今不勤学,我何见汝父!他日父归,行见挞汝。挞汝犹可,毋弃先人绪。譬厥纺,千万缕,一失理,纷莫数。思之思之,泪下如雨。(四解)
儿跪膝下,将毋勿怒。儿请卒业,然后寝处。奇文难字,母训母诂。英声华词,是猎是咀。母曰乐哉,天实助予。圣贤在上,实闻斯语。
此诗表现了贤母课子、望子成龙之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一种普遍的社会教化意义。故而,乾隆皇帝也借题发挥,向钱陈群索观《夜纺授经图》,并题诗赐序。其序云:“索观钱陈群香树斋集,有题其母《夜纺授经图》,慈孝之意,恻然动人且以见陈群问学所自来也。”而经乾隆品题后的《夜纺授经图》,“一时公卿,莫不叹羡,以为亘古罕有,愿获瞻者,数日乃得什袭也”。在钱陈群与乾隆帝的揄扬下,陈书的贤母之名广被天下,其苦志课子的事迹也成为备受当时社会推崇的母教典范。
钱陈群兄弟三人,二弟钱峰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秋,因父钱纶光暴卒,哀毁骨立,旧疾复发,庸医误以马缨花为引,致其呕血而亡。钱陈群作《哭弟峰诗》五首以为痛奠。第二年,陈群游津门沽水别墅,见此花,睹花伤人,慨然而作《见马缨花有作》:“放眼惊奇卉,江南最恨花。名犹传夜合,色已夺朝霞.赤箭应轮毒,神芝终自赊。几回伤棣萼,肠断夕阳斜。”此诗可谓字字血泪,句句摧肠,让人凄恻怆绝。
(二)侍君交友的唱和诗展示了君臣以知交唱和的情感
钱陈群与沈德潜深得乾隆皇帝恩宠。二人亦君臣,亦故交,诗歌唱和数十年,诗作千余首,“主臣风雅之契,明良遇合之奇,为八伯和歌庭坚赓作后,儒臣所未有之盛事”。
如《恭和御制大宛马歌元韵》:“由来名马数大宛,求之不应汉代传。我皇怀远九夷服,权奇椒优归天闲。……玉四十斤者径尺,兹盘中量六尺,益以黍受之盈可石,非白非乌色近碧。”另外,也有钱陈群作诗,乾隆和诗的。如:(钱)晓枕才听晴雀声,春游有约竟能成。上船小坐篷窗敞,一阵东风船尾生。(乾隆和诗):庸医望问觅形声,气噎三闾病岂成!我令归田静调摄,精神竟得复平生。(钱)农家荷锸事新畦,豆荚花开薤叶肥。双桨喃喃新妇语,浴蚕时节便来归。(乾隆和诗):开年正可垦春畦,更喜柔桑叶渐肥。劝穑课蚕林下事,岂能高枕说闲归。
钱陈群与乾隆唱和诗的艺术性,历来受到诗家的鄙薄。由于钱陈群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诗中表现出君臣以知交唱和的情感交流,从技术上借学养规避了一味的颂扬。正如《续修四库提要稿·香树斋集》云:“陈群引疾里居后,历二十余年,时蒙存问,诏颁篇什命和,无异待从殿陛之日。集中应制诸作,至千有余篇,赓达之盛,为自古之未有。高宗诗才天纵,不主故常。陈群和作庄稚浑成,辞无不达,而合颂不忘规之义,斯由根纸深厚,非可强为也。”
钱陈群与友朋之间的唱和就性情峻爽多了。如《同年松裔少宰寄诗见怀次韵为答》:“病除一舸辞双阙,载得君恩自北旋,臭味差池同草木,交游聚散似云烟,新诗入眼三千里,旧话从头四十年,手折梅花寄消息,到时应恰在春前。”而唱和之中的竞胜角力更体现出朋友间的厚谊真情。袁枚《随园诗话》记载:“尹文端(尹继善)公好和韵,尤好叠韵,每与人角胜,多多益善。庚辰十月,为勾当公事,与嘉兴钱香树(钱陈群)尚书相遇苏州,和诗至十余次。一时材官傔从,为送两家诗,至于马疲人倦。尚书还嘉禾,而尹公又追赠一首,挑之于吴江,尚书覆札云‘岁事匆匆,实不能再和矣!愿公遍告同人,说香树老子,战败于吴江道上,何如?’”
(三)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抒发了强烈的儒者情怀
钱陈群作为一代儒臣,有着强烈的儒者情怀。而作为廊庙柱石,关心民瘼也是职事所在。康熙末年,江浙大旱,钱陈群以诗歌反映了当时旱灾的情况。《水车行》一诗描写嘉兴旱灾与民生的困苦:“土龙昼不飞,木龙昨夜死。纷纷鳞甲不可数,蜕骨绵亘一千里。老农望雨两眼穿,骄阳十日如枯煎,临流四顾声潺缓。上雨不到地,下水不上天。转机为环运骨节,渴鲸顷刻奔飞泉。拙哉汉阴人,独守抱雍智,圣人仁天下,岂一手足利。村村哑轧踏欲翻,火云炙背炮且燔,骄儿断乳啼不歇,浊沟匍匐如孤豚。东田日出西田雨,大妇不语少妇语,如今痴龙多失职,行见上帝来杀汝,汝须我织,汝珠我贾。还见药店中,汝骨供万杵。”表现出受旱灾影响,粮食大幅减产,百姓缺粮少食,流民遍地,困苦不堪。《长水舟次赠尹元长使相刘绳庵司农一首》写道:“民莫宁分越与吴,哀鸿千里自相呼,中钩忍下韩公饭,人绘谁陈郑侠图,喉舌即今尊北斗,度支且喜并西湖。圣朝恩泽如天大,一郡因何泣向隅。”
(四)依仁游艺的题画诗得画家之神,诗家之意
钱陈群亦通六法,是有深厚书画学养和创作实践的诗人。如《题戴巨川庶子画马》:“戴侯画马有奇癖,追风蹑电神飞扬。五花毛孔深铁色,绢素项刻腾龙骤。当其吮吸笔未下,墨池松液凝寒浆。夜深卷帘一仰视,屋角耿耿明天房。始知凡事有天助,乃造神妙称精良。试观此马仡不动,绝类顾盼余辉光。几回抚卷矜腰裹,径欲牵付银鞍装。龙堆万匹有如此,人间何处分骊黄。”诗中所写画家戴巨川,名瀚,号雪村,雍正元年(1723年)榜眼,官侍读学士,供奉内廷。善画人物、花卉、龙马。钱陈群以生花妙笔将戴氏作画过程呈现出来。全诗融画评、画家评、创作过程描摹于一炉,抑扬顿挫,流转苍劲,为钱陈群题画诗的佳构。
再如《题画》:“江南三月东风吹,春山深处无人知,坞连水複云影澹,天光腌蔼飞游丝,雨晴到处啼鸠妇,声声闭桃復闭柳,居人都赴鄰社约,门外谧然静鸡狗,狂蜂舞蝶争喧喧,各各亦自营其家,记得朱陈村里路,抱村流水板桥斜。”《题芦雁图》:“画柳见柳还带烟,画禽贴水忽戾天,天空烟散澹无际,寒芦瑟瑟秋娟娟,孟端已老谁辨此,李侯仿之笔可传,我欲柳塘坐垂钓,为我添写渔师船。”
二、钱陈群的诗学特色展示了其通彻博览的治学态度
钱陈群的诗以崇尚杜、韩为由唐向宋的起点,兼采元、白、苏、黄、陆诸家,融铸异质,求变创新。彭启丰在《香树斋集序》中论述道:“其取材之浩博,如观沦海,入珠宫,珍贝陆离,烂然夺目。其使笔之沉着,如巨灵掌山,狮子搏象,神斤妙运,动以全力。其摹写景物,则山水、烟云、花鸟变态尽入钧陶,而无雕缕之迹。谓是学韩、苏而得其神髓者。”
钱陈群对韩愈情有独钟。他在《跋昌黎石鼓歌后》有答客问韩诗佳处,亦不掩其嗜韩诗之切:“予自二十岁至今,每孤灯独坐,或与诸子谈论古诗至此,必跪诵数十过,至有笑予入魔障者,汝能如予便能得之矣。”其《香树斋诗集》中有很多追和韩愈的作品。如《为蔡绣壑题秋冬射猎图用昌黎刘生诗韵))、《五日泊舟吴门同弟峰作用昌黎秋怀十一首韵时余将北上话别叙情语无伦次》等。他也如前辈诗人“敢期子美是前身”一样,把自己的前身当作了韩愈。如《月蚀执事太常作》中云:“今夜真成韩退之。”《题同年励衣园小影三首》:“杖下迎拜韩退之”。
虽然钱陈群钟爱韩愈,但其诗学疆域并没有止于退之,而是以韩诗为进阶,寻源溯流而至于宋。由于其吸纳苏诗中畅达流动的特点,使他避免了韩诗的奇奥生涩,别具一种雍容温丽与和易流转。而这种风格追求与钱陈群的人格与学问绾和在一起以后,其静如浩浩之水,其默如铮铮之山,含为春风沐雨之和气,发为澹荡明秀的平和之音。
[1](清)钱陈群.香树斋诗集,诗续集,文集,文集续修[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袁枚著,学颉点校.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赵尔巽主编.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吴伯娅.乾隆帝与诗翁沈德潜[J].中国文化报,2010,(01).
[5]郭福祥.往来酬唱君臣情——兼记钱陈群进乾隆的两方印章[J].紫禁城,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