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考
2013-02-15熊俊顺
熊俊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牵头共推,16省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共建,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物流供应商多方合作的一个开放、共享、免费的物流信息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目前建设进展顺利,运行平稳,业务量逐年扩大,加入的企业不断增加,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现已变成了多国共建,多省共建,部省、各省、市、县多层共建,有关科研院校、物流企业、海关等政府部门多方共建的运作模式和局面,交通运输部已将其上升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截至目前,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联接用户10.6万户,累计向社会提供交换服务的数据量达到2.3亿条,日交换量稳定在80万条,最高峰值达到200万条。特别是2011年3月以来,交换量月均增长300%以上,从百万级跃升到千万级,让成千上万个企业受益。
一、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信息平台取得的现有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虽然能够满足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降低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本,有效解决物流企业在业务协同过程中由系统异构所带来的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问题。但是,由于还存在诸如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软件应用门槛高、用户端智能性及数据安全性的不足、平台运作模式和机制尚不健全以及信息化发展中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结合不足、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程度不高、行业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整合兼容不足以及软件应用几年后在性能速度方面有所下降、公共信息服务(车货源、新闻等)的深度和企业业务拓展不足等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不少障碍,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二、采取领先战略做大做强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要迅速做大、做强、做久,除了扩面,还要增加它的高度,进一步做好发展规划,在研究深化上下工夫。为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世界物流信息中心”,需要采取“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领先战略并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顶层设计,从战略层面事先规划;二是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的方方面面;三是重视提升物流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平台与物流企业融合;四是重视平台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平台活力和影响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育与整合物流信息资源。“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未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成为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将与资本、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一道成为基本的经济资源,在经济社会财富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资和能源的投入。权威研究机构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至少使我国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30%。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物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精准,有效降低社会运营成本。而在物流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物流信息及相关信息,这些物流信息资源是平台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本质上是一个数据仓库系统,是整个信息组织过程中的信息枢纽,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管理和发布各种物流信息的技术载体。因此,培育与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就成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掌握物流信息及服务标准制定权。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主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是交换,基础是标准。异构系统间数据交换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物流信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以及单项标准等。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将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从而实现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的协调运作,解决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反应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顺利实现不同组织间、不同地区间、不同供应链系统间、不同物流软件系统间信息的交流与互换等,最终完成物流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的目的。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推进相应的数据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规范化。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需要制定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并强化应用的协调和组织工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内容:一是统一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标准(代码)。在国家物流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分工合作,深化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所涉及的标准建设和应用。二是共同推动一批物流业务标准化软件的使用。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或改造,向货运企业推广(推荐)一批物流管理软件;以加快货运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程度。具体的,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地区性标准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尽快把平台的数据标准和交换标准及时上升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并在全行业广泛推广和应用,占据物流信息化的制高点,从而提升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目前平台虽然已经完成了基础网络技术规范和服务应用接口规范的制定,还应加强对物流标准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并且逐步实现标准的推广应用,平台相对成熟后,不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3.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设“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2011年4月27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重点,充分体现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积极探索新领域信息化发展路径,以信息化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特别是着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浙江省“大物流”发展战略也明确要求继续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示范应用,搭建物流基础信息网络和信用体系,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为运输企业、营运车辆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实现物流各环节和各业务系统之间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互联互通,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随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推广应用,第四方物流、智慧物流等新的物流运作理念和物流服务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笔者认为,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的交通运输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智能化,建设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是云物流的推广与应用。 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给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物流企业ERP、商业智能、物联网等系统和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实时的、智能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其实,浙江省在“智慧”平台建设示范试点工程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面:宁波提出“智慧物流”,嘉兴提出“智慧交通”,杭州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第一方阵,提出“过智慧生活,创智慧城市”,让生活更加便捷,安全,更有品质,实现管理精准高效,生活安全舒适,服务即时便捷,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智能绿色的目标。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国家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的先导和示范项目,应该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上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例如,通过物联网感应器和RFID存储、传递信息,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产品的智能溯源;通过物联网对物流过程进行监控,提高物流效率;通过物联网构建供应与消费直接通道,降低信息失真和不对称现象等等,最后形成完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联网络基础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应用体系,使“移动物流”、“智慧物流”成为可能, 让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站在21世纪信息服务前沿。
4.探索高效的平台运行、维护和管理机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公共属性,因此,初期要坚持公共公益性,但是从长远看需要充分考虑多元化服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创新平台的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处理好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管理模式。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其具有多重属性,在正确认识平台各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平台各个建设阶段的不同目标采取相应的营运方式,是确保平台能够持久发挥各项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关键。
5.提供强大的扩展服务和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领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信息子系统联系的纽带和中枢,为物流产业提供了数字化的平台和信息保障。作为基础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物流产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平台内部集中从各个子系统采集到的大量的、可用的信息,但是平台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信息集成,应该充分发挥平台强大的信息功能,深层次挖掘隐藏的、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更多的扩展服务和增值服务,延伸服务的领域,更好的为宏观物流行业管理和决策服务。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外提供服务交换,包括信息、交易、跟踪、信用在内的服务交换服务;在平台后端整合包括跟踪中心、信用中心、电子口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远集团等系统或是服务商提供的各类服务。通过服务交换服务,给行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供各类通用版软件、外部系统调用。现有的平台功能主要包括:物流公共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与发布功能;政府部门间共享信息传递功能;企业与政府间共享信息传递功能;运输计划制定支持功能;货物跟踪支持功能;车辆运行管理支持功能;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发布功能;支持行业规范管理功能;政府市场管理功能等。需要增强的功能有:交易信用认证功能、安全认证功能;货运交易管理支持功能、物流业务合作交易功能;短信平台和手持终端方面相关技术支持服务功能,物流业发展宏观规划与决策分析功能。另外要与电子口岸、机场的空港、港口等全省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以及海关、税务、工商、外经贸、检验检疫、电子口岸等部门政务信息资源,连接公路、铁路、港口、银行和制造商、供应商、货主、用户等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物流信息交换的“中枢”网络,在浙江地区实现与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对接,进而连接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国际物流信息平台,达致货物的全球流通透明化,同时加强地区和部门合作,推广RFID技术应用,形成“物联网”的基础,促进各部门各领域物流业务融合和通关便利化,为企业提供国际国内贸易全程的物流信息化服务,为从事国际国内贸易活动的企业提供单证处理、贸易申报、贸易结算、跨境电子单证交换等服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支持物流系统参与各方的在线物流交易处理,通过EDI系统及其接口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和相关部门如工商、税务、金融、保险、海关等不同格式、不同性质的商务交易、数据交换、信息系统互联等。平台应实现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虚拟的交易市场。双方可发布和查询供需信息,税务、金融等辅助服务功能,通过与银行、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为物流系统的参与者提供电子支付与结算、网上保险、网上报税与交税,网上报关等服务功能。实现各省、市、区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互联,为各省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间信息的互联提供服务。
6.了解客户需求,培育发展战略伙伴,寻求多方的参与与支持。物流公共平台在继续深化服务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开展平台扩面推广工程。首先,调查研究平台参与各方的要求,了解平台提供的服务在物流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中的积极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平台以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为企业应用信息化提供软件保障的开发商来说,掌握其服务企业以及其与平台合作各方的想法和建议,围绕应用企业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平台服务和统筹考虑平台及企业的系统应用。
其次,对行业地位高、成长性好、价值取向相同的企业和信息平台,培育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战略用户或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真正成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稳定的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再次,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企业应用平台服务。通过培训及软件推广政策宣传,让更多的物流企业认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以吸引更多的软件开发商和运营商参与平台建设与维护,为平台提供更多的外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