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现状及对策

2013-02-15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1期
关键词:乡镇药品监管

廖 茜

(福州市药品检验所,福建 福州 350001)

近几年,药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其中部分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药品市场甚至成了药品市场监管的 “重灾区”。要解决农村看病就医难问题,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药品市场监管乏力所造成的农村药品市场混乱、供应渠道不畅、游医药贩猖獗、药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等一系列问题。虽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这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多手段全方面的综合治理,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其中有些问题还是不容忽视。

1 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现状

1.1 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药品多

(1)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药品监管力度不够,有些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院外门诊部、个体诊所存在着严重的 “以药养医”现象,不法个体药贩采取高额回扣、低价倾销、现金交易、开具假发票等手段倾销假冒伪劣药品也加剧了药品质量的参差不齐[1]。(2)乡村医疗机构房屋陈旧,缺乏阴凉库房、冷藏设施等保管条件,存放混乱、管理落后,欠缺防霉、防潮、防鼠、防虫、防尘的意识。(3)乡村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出货登记制,对购销记录登记不完整、不规范、不真实,甚至故意销毁票据以应付检查,致使部分过期、质变的药品流入农村市场。

1.2 药品供销渠道混乱,违法进药屡禁不止

(1)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镇药店大多亏本,购药追求价格低廉,不按照正规渠道进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又出现竞争过度现象,连锁销售商片面追求高价格、高利润的药品,造成药品品种雷同,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药品需求。(2)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药品批发网点少,据资料显示一个县一般只有2~3个批发企业,批发企业下设的批发网点只有3~4个,而每个县少则20个乡镇,多则90多个乡镇,乡镇诊所设立的药品代购也多流于形式,医药进货渠道的不畅给违法销售者留下了不法空间[2]。(3)个别医疗机构还收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进口药品。大部分医疗机构在进口药品时未向进货单位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和口岸药品检验报告书。

1.3 从业人员素质低,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的销售人员素质较低,药学知识缺乏,未经过系统的医药培训,甚至有些医药人员也不是药学专业毕业,他们医药质量常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观念死板,服务意识差,易造成医疗事故。同时,他们倾向于给患者开好药、贵药,药品消费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药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特别体现在抗生素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具有拮抗作用的药品混搭使用以及超大剂量药品的使用。

1.4 药品价格虚高,增加农民负担

当前,农村药品市场垄断严重,药品随意定价现象普遍,造成药品价格虚高不下。由于农民医药知识匮乏,药品信息渠道不畅,无法得知其他诊所的售价;而不同的卫生机构、个体诊所进货渠道的不同,也造成价格混乱,无从比较。实际情况同一种药从药店或诊所购买,价格可能相差0.3~0.8元/盒,而诊所还会向患者收取0.5~1.0元不等的门诊费或处方费,这都造成农民更重的用药负担[2]。

1.5 药品监管体制不健全

首先,部分乡镇、村卫生医疗机构涉药人员无视相应的法律、法规,甚至是无资从业、无照经营,据调查资料显示,某村庄69名医务人员中约有80%的村医对 《药品管理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有18%的医务人员竟然对上述法律法规一无所知,就更谈不上执行[2]。其次,农村居民法制观念淡薄、维权意识薄弱,认为这些村医惹不起,任凭医务人员随意开药。再次,医药相关从业人员药品管理意识薄弱,对于药品的采购、储存、销售整体环节未进行案卷登记,这也给药监部门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

2 农村药品市场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高额利润驱使

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均药品年消费为25.24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4,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我国农村地区的药品销售规模可达到20亿元左右[3]。虽然现阶段各省市都逐渐开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但由于其中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部分村卫生所、卫生站、个体网点不愿意统一从乡镇卫生院进行配送,追求低价、不重质量,私下从不法销售渠道进货;而乡镇卫生院可能与某家配送企业达成联盟,哄抬价格,形成新的区域垄断;由于村镇订购药品的随意性,配送次数多,配送额小,农村地域广阔,配送网点少等特点也极易造成配送成本的增加,配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推动整条供应链价格的上涨。

2.2 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长期以来,农村药品监管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县级药监局作为基层药品监管部门所监管范围地域广、范围大、任务重,执法人员数量远远不足,执法力度不够。执法工作者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检查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公正性,对于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覆盖率、抽查频率都普遍较低,造成监管盲点,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发现晚、处理不及时甚至未能发现,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非法药品经营提供了滋生空间。

2.3 医药监管职能分家,管理体制不健全

尽管各地区都开展了农村药品三级监管网络建设,以完善药品的监管体制,但是由于医药监管职能的分工,行医归卫生部门监管,药品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医、药监管之间的不衔接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有的问题抢着管,有的问题没人管,呈现医、药监管无法同步的乱象。不法分子利用双方的监管的方式、内容和重点的不同,职责与权力有交叉、区别,钻监管和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漏洞,开办门槛相对较低的个体诊所,变相销售药品,给农村药品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2.4 医疗机构对药房建设重视不够

由于农村药品市场无序化经营严重,农村医疗机构对药房建设普遍重视不足,把药房当成是一般商品储存仓库,资金投入少,药房建设与GSP中对医药相关单位的库房要求相距甚远。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专业素质低下,医药机构未能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执行,相关领导重医轻药,不注重药房硬件投入,经济效益优先,导致药房建设无法推进,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村药品市场的发展需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农村药品 “两网”体系构建

农村药品 “两网”体系,即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和药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农村药品 “两网”体系建设对压缩假冒伪劣药品生存空间有极大的帮助。应当鼓励有资质的连锁药品销售企业进一步下层其药品连锁终端店,实现 “村村有药店”;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乡镇卫生院已有的网络,做好乡村卫生所医生用药的保证工作,乡村卫生所所用药品可以统一由乡镇卫生院进行代购,乡镇卫生院对所代购药品的来源、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指导,提高农村群众用要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充分调动物流公司的配送积极性,努力使其将现有的城市配送网络延伸至乡镇甚至乡村,统一的药品配售可有效防止药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问题,可减少不法分子通过违法途径将药品运输至乡村的途径,有效保障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3.2 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

切实提高乡村卫生所从业人员及药品销售终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快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有效增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鼓励大型药品连锁企业的渠道与终端下层至乡村,转变乡村药品经营的经营观念,改变其相对落后的法律观念,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政府专项补助及职业道德培训等方式,减少因利益驱动造成的药品消费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保证用药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通过乡村卫生所,药品经销商,农村群众等多个途径,努力避免不可理用药现象,特别在抗生素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具有拮抗作用的药品混搭使用以及超大剂量药品的使用方面。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维权意识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首先熟知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向辖区内的下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各级经销商、销售商宣传。让其深刻了解药品销售的相关法律程序与相关法律问题;定期对销售商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讲解、解惑与培训;加大力度以多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药品知识,告知维权途径,明确维权责任人;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努力减少农民群众的维权时间,切实降低农民群众的维权成本,做到宣传覆盖,监管到位,维权可行,切实有效压缩不法分子在农村制造、销售、贩卖假冒伪劣药品的空间。

3.4 推进农村医疗相关机构GSP认证

推进农村医疗相关机构GSP有利于提高医疗相关机构的管理水平,规范相关企业内部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药品入库前的验收、在库养护和出库复核的管理,保证了药品质量;推进农村医疗相关机构GSP有利于增强质量意识,通过企业制定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及执行的自觉性;推进农村医疗相关机构GSP有利于监理有效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有效避免人为操作的随意性,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

[1]黄艳.浅谈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 (2):11-12.

[2]刘吉勇.农村药品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南省茶陵县开展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调查研究 [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3]苏余.关于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的调查及对策思考 [J].中国药业,2003 (3):17.

猜你喜欢

乡镇药品监管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监管和扶持并行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