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综述

2013-02-15陈建铃刘燕娜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

陈建铃,郑 义,刘燕娜

(1.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大规模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是21世纪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许多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无法进行开发应用,即使得到开发应用,其程度也比较低,制约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发表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推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等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1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及适用性

经实践探索和学术界理论探讨,中国出现了众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根据科技成果创新主体与产业化主体间主次关系以及各模式的运作特征的区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可分为3种主要的模式:

1.1 科研单位转制科技企业模式

科研单位转制科技企业模式指农业科研单位创办或转制科技企业,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学术界提出的 “院所自办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单位转制科技企业”、“以科研单位或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的科研开发一体化模式”、“科研单位创办经济实体模式”等[1-4],都指通过校 (院、所)自办科技产业,产权自有,以融通资金或自有资金实现成果开发和产业化,因此统称为科研单位转制科技企业模式。该模式适合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性较强的科研单位,能有效地克服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过多所带来的利益多元化的弊端,但由于中国投资环境和技术力量结构的单一性,技术和资金投资主体无法完全胜任,常常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

1.2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模式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模式指与地方政府联合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成果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园,实现多项成果集成配套应用。学术界提出的 “实验示范区”、“技术示范园 (基地)”、“农业 (高)科技示范园 (区)”、 “校地结合模式”等[1-5],都强调了政府的作用,体现了政府为广大农业企业、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窗口的功能。朱琪等[3]还将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模式细分为创办农业高科技园模式、农科教一体化示范模式和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政府的行为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该模式适合在经济、农业科技能力以及技术人才等条件成熟的地区,或难以物化的农业技术和综合性开发项目。但由于投入大、回收期长和某些脱离客观实际的非经济行为,该模式难以在全国普遍应运。

1.3 科企联合模式

科企联合模式指农业科研单位主动进入企业或被企业吸纳,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学术界提出的 “农业科技单位进入企业,使企业变成科技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依托,科研开发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科技转化模式”、“以技术入股,组建股份科技企业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校企结合模式”等[2-3,5-6],都强调了科技企业在产业化过 程的关键地位,主要区别在于科研单位参与形式的不同。该模式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研究单位为技术转让方,技术依托、技术入股、资金三管齐下,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资源的开发,实现科研成果从生产到销售的高效运行。但由于许多科技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无法实现其在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

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围绕产业化水平低的现状,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占现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文献的绝大多数。

2.1 经费投入不足

学术界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费不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3类:第一,研发经费不足[5,7],国家下拨的农业科技研发经费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7],是阻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形成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关键因素;第二,推广经费不足[8-9],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状,而真正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经费更少,致使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存在仅注重科研立项和成果申报,无力开展成果开发与推广;第三,信贷渠道不畅[10-11],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技投融资机制,许多农业科技企业因缺乏发展资金而缩小生产规模或停留在单项成果开发的状态。

2.2 产业化渠道不畅

学术界对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研究可概括为5类:第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7],表现为中国农业技术中介机构还很少,缺乏高效灵活的科技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不高,经营行为也不规范[2,7];第二,推广环节薄弱[7],中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小且成效低,推广体系不健全,致使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三条线相互脱节[7];第三,信息网络不完善[13-14],冯丙冲[15]认为信息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形式、传播载体、供需主体行为动力、信度和效度、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认知等方面的不足,这加大了产业化的难度;第四,技术市场体系不完善,王季庆[16]认为其综合表现为对市场体系认识模糊,未把农业技术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且缺乏赔偿损失的监督机制和组织法规;第五,中试环节薄弱,由于缺乏稳固的中试条件和手段,科技成果在中试阶段运行困难,产品开发能力差,致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13]。

2.3 科技成果供需矛盾

学术界中科技成果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有效供给需求不足并存:第一,能物化、高科技含量、高成熟度成果少[11],表现为科技项目选题偏离市场需求,对课题的审批评价缺乏产前、产后配套研究[8];能适应市场需求,有竞争力、成为企业主营项目的成果不多[11,17],再有一些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给推广应用带来许多困难;第二,科技成果市场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公益性,农业生产规模小和比较利益低,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拉力很弱[18],科研单位耗费时间、人力和资金培育一个优良新品种,却无偿扩散,使科研单位及人员难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失去开发动力[16];第三,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还受农户科技意识、技术能力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低,对采用科学技术存在着心理障碍[9];以及受收入水平和比较利益的影响,农户科技应用缺乏内在动力[12],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2.4 人才队伍参差不齐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主要体现为科技人才、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缺乏,现有文献中的人才问题多直接指向以上三类对象。第一,中国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人才在全球人才市场流动中逐渐流失,加剧了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缺乏[14]。第二,在推广人员聘用上,许多企业缺乏完整的考核、培训和职务评定制度,加上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条件均比较差,使农业推广队伍持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7]。第三,农业经营者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关占良等[14]认为拥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以及开拓能力等方面人才的缺乏,已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

2.5 现行机制不健全

作为复杂的工程系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科技体制,就会阻碍其高效运转。部分文献提出了管理体制不协调和运行机制不完善[5,7,18]、科技体制不适应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12,19]等问题。首先,农业科技体制中,依然存在成果研发单位与推广部门、生产部门条块分割、相互脱节的现状,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持有者与实施者之间实现有效结合传递[20]。其次,目前农业科技体制多基于行政设计,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出现低科技成果转化率甚至科技成果无人问津的结局[14]。最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仍然缺乏完善的优惠政策和保障体系,如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补偿制度、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机制等都有待建立[10,16]。楼洪兴[18]等还把政策机制负面影响,即政策缺乏力度和存在偏差,视为制约成果产业化的障碍。

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3.1 优化投融资渠道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和外资、风险投资。部分文献对优化财政投入方式进行研究。其中较为具体是熊筱燕[21]的研究,她认为在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要调整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结构,突出扶持前期研究和中试工作,还要按照扶持基础研究为重点、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重的原则安排科技资金,让资金扶持实行项目管理,采取多元化扶持方式。也有部分文献从投融资视角,提出农业风险投资的设想[22-24]。刘春香[23]和曾福生等[24]提出要改革金融体制,制定风险投资政策,健全激励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完善风险投入保障体系、优化风险资金的投入机制、建立风险资金的风险规避机制,确保投资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增值;张晓妮等[6]还提出建立风险咨询和管理公司、各种风险投资基金以及相应的证券市场,为风险投资业开拓发展空间的策略。

3.2 重视人才培养

杨林堂[9]认为农业科技成果相关主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加快产业化的发展,而提高各人员的素质要有层次性,教育和培训要有针对性。首先,培养有才干的科技开发型人才是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培养学术技术带头型的科研人才,不仅要求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16];还要根据农业的具体项目和工程的需求,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最终掌握一定的高新技术[25]。其次,培养一批懂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陈杰新等[25]认为不仅要通过市场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正确处理 “稳与放”的关系,稳住科技产业化的人才。最后,还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市场意识和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26]。

3.3 优化体制环境

优化体制环境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高效的能源动力。第一,转化投资体制。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丰富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与企业创办产、学、研联合体,实现与企业的结合[27]。第二,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减免税费,对为单位获取了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在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对具有一定产能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给予倾斜[25]。第三,建立利益联结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对双方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有效协调,实现各方在劳动、资金、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合理分配,并在公平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下,使利益尽量向农民倾斜[22]。第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不仅要维护科技成果开发者、转化者等的知识产权,还要研究和颁布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7]。第五,改善科技运行机制。陈杰新等[25]提出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制定出相关产业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并加强农业成果产业化的宏观管理,何静等[27]还提出将重大的高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结合起来。

3.4 畅通信息网络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与效率必须从改善信息内容和信息技术手段两方面做起。首先,在信息内容方面,要因地制宜,注重实现农业信息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有机结合[9]。如农业科技成果的问题导向要以社会需求为科研选题的出发点,充分考虑接受者的特点,实现农业技术的本地化。其次,在信息技术手段上,要实现信息技术在先进性与适用性上的有机统一,有效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28]。如建立综合性科技信息数据库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和地方科技信息网和技术数据库的连通等。杨林堂等[9]还指出要重视解决农业信息化 “最后一公里”问题,将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延伸到基层乡镇、村、龙头企业和专业户。

4 研究述评与展望

在综合分析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文献的同时,也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的不足:第一,当前虽存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供需均衡等视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但国内有关研究多对产业化模式、问题及对策等实践性问题进行探讨,且多为经验总结,对相关深层次理论问题研究还很少;第二,由于研究学者多从产业化体制改革、财政等宏观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人手,提出具体解决措施的研究比较少,导致对策的操作性、可行性不强;第三,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成果甚少。虽然存在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BP模型等评价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究,但研究者多运用观察和文献法收集资料,并依据主观的理解和定性分析进行研究。

因此,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中,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近期值得探讨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层次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从跨学科的视角,应用产学研合作视角、资源配置视角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第二,对策的研究应从解决现实问题人手,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措施;第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注重定量分析或实证研究。

[1]张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 [J].软科学,1998 (3):44-46.

[2]朱希刚.试论农业科技产业化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 (2):3-7.

[3]朱琪,黄祖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57-60.

[4]陈学云,史贤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路径基于农业科技的供求分析 [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28(14):73-77.

[5]陈少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模式与创新 [J].广东农业科学,2006 (8):108-109.

[6]张晓妮,梁宗祥,崔卫芳,等.农业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与发展对策初探 [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420-422.

[7]陈金田.浅析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不通畅的主要原因[J].生产力研究,2005 (6):47-49.

[8]宋建鸣,陆远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 (S2):248-250.

[9]杨林堂,王根全,王俊英,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 (4):80-82.

[10]骆浩文.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J].科技管理研究,2001 (2):31-33.

[11]顾双平,高洪干,葛兆健,石春山,周玉国,常晓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营的现状·难点及其对策 [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4):788-789.

[12]朱忠贵.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J].农业技术经济,2000 (5):24-25.

[13]刘照亭.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 (5):591-593.

[14]关占良,程高峰,李永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主体关系问题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2):1071-1072,1210.

[15]冯丙冲.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 (1):369-372.

[16]王季庆.浅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 [J].甘肃农业科技,2000 (9):3-5.

[17]李盛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思考与探索 [J].农业科技管理,2005,23 (3):47-49.

[18]楼洪兴,郑纪慈,骆少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 (2):44-45.

[19]陈建华.略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J].农业现代化研究 [J].1996,17 (6):318-321.

[20]李博文,王慧军,等.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农业科技管理,1998(11):34-37.

[21]熊筱燕.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思考 [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 (4):16-19.

[22]何静.中国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J].农业研究,2000 (7):26-27.

[23]刘春香.风险投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J].农村金融,2005(2):58-59.

[24]曾福生.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 (6):334-337.

[25]陈杰新,郭溦,姚振红.平凉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J].甘肃农业科技,2006(2):32-34.

[26]高云宪.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农业科技管理,1997 (1):32-34.

[27]何静,农新贵.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政府职能 [J].农业经济问题,1999 (4):57-59.

[28]詹慧龙,胡明文,刘燕.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学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2(6):72-76.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系统产业化之路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