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创新

2013-02-15鲁丽娜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公安

鲁丽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处,北京100038)

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训练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公安机关合格人才的重任。新时期公安工作对公安院校育人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马克思说过,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公安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研究新时期公安院校办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实际,着重探寻更加先进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进行管理创新,培养合格的公安人才。

一、以人为本警务化管理的内涵与价值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在现代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本理论探讨研究,对于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人本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人为中心,以发展人的积极性为目的,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2]。随着人本理论的提出,人们对于组织的管理和研究从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人性激发管理,由原来的“独裁式”管理发展到“民主式”管理,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分析[3]。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说过,如果社会中有8%是自我实现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很快会成为自我实现的社会[4]。把人本管理运用到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实践中,鼓励学生做自我实践者,激发其潜能,丰满其韧性,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

2.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

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应实施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这是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公安事业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公安院校中,警务化管理是基于公安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的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既回答了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其办学要“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的问题,是公安院校办学之本的问题;“依靠谁”的问题,是公安院校发展之源的问题。基于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公安人才培养规律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警务化管理。这就要求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训练、纪律和日常生活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并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标准和警察的职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项教育、管理和服务,使学生得到训练和发展。这是新时期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人为本警务化管理的价值

学生是学校存在、发展的主体。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服务对象是学生,管理对象是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学生的工作。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实践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依靠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实行警务化管理,确保了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由于学生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重服从、轻服务”等现象,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彰显和激发。而在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视野中,秩序的养成是以以人为本作为前提的,警务化管理活动也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首先,强调对管理对象服务和管理对象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张扬健康个性。其次,强化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其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激发潜在的自主动力,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警察人格

公安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执法者,更要拥有健康的人格。公安院校在实施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制度,注重培养学生坚毅果断、自信沉着、自律严谨、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作为自我实现者能够收获最完整的人性,为培养警察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制度,从思想上、理念上教育并引导学生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把对学生培养归结到健康的警察人格上,理解并认同警察职业的神圣性,内化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忠诚、责任、荣誉、奉献等政治、社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形成公正、公平的执法价值追求,使他们在执法实践中公正、廉洁、亲民、爱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3.提高警务化管理的效能

从公安院校的性质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是公安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提升公安院校办学满意度的动力基础。“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本,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5]。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实施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遵循管理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把管理应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满足学生成长的知识需求、精神需求和人生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能。

二、以人为本警务化管理理念的创新

以人为本的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对学生及学生管理事务所实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活动,具体表现为,通过学管干部队伍的工作,教育学生形成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这是公安院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公安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积极完善创新学生管理理念,以求获得新成效。

(一)在管理理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

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下,突出学生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在求学求知过程中的多种愿望和多样需求,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权益,关注其内心的价值、权利和自由,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教育、去管理、去引导、去服务,才能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真正把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学会尊重学生,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其内心真正的需求,对其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进行教育并提供服务。在管理中尊重学生,在尊重过程中满足学生所需,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形成互动、共荣、共进的管理教育氛围。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让学生的基本需要(生理、安全、自我实现等)得到满足,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感受到爱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确立自我实现的决心和信心,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他们的人性更加丰满。

(二)在管理目标上,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积极为其发展创造条件

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在学生警务化管理目标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首先,充分挖掘人才培养资源,协调多方力量,明确统一的育人目标,营造学生主体认同和个性张扬的管理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其次,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成长所需,营造和谐宽松的管理育人环境,开展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文艺活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从被组织者成长为推动者、主角。通过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展现风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深入了解社会,锻炼毅力、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快成长为社会和公安机关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通过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使学生明白人生价值及意义,使其健康而充实地学习和生活,并促使其最高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得到充分满足。

(三)在管理制度上,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建设,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首先,结合当前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现状,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警务化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规定、量化考核考评等规章,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其次,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探索针对性强、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机制,研究学生管理新模式,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再次,创新学生奖惩、助贷等机制模式,激发学生自身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潜能,在管理和服务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成为管理工作中真正的主体,使学生成为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受益者,使学生管理的成效得到有效提高。

(四)在管理方法上,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约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首先,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成效。其次,结合学生需求,加强服务型管理,了解学生身心特点,适应学生个性特征和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重视心理控制力管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向心理健康也就是走向精神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重视人文型管理,开启美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强调情感型管理,突出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性格、情绪等的影响力;强化尊重型管理,培养学生民主与爱心意识,使学生具备更多的优良素质和品行。再次,加强教学教辅部门、后勤管理服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合力。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的育人作用,而且要提升教学、教辅等部门的育人积极性,形成管理教育的强大合力,真正营造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伽达默尔说过,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公安院校的办学需在实践探索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也需在实践探索中进步。在公安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既要强调警务管理、整齐划一规范管理,也要突出、提倡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高等教育实践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推动了现代教育步入一个新时代,同时也向这一时代的教育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健全成熟的人格。为此,处理好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效应,使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当前公安院校改革发展需要,符合当前和今后时期内公安人才培养需要。在管理中教育,使学生切实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合格人才,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的重托,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王鹰.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充分可选择性的教育体制[J].公安教育,2003,(5).

[3]刘武阳.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4]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22-324.

[5].田建国.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13.

[6]伽达默尔.赞美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46.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