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仿古》壶的创作及艺术

2013-02-14范军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口盖轮廓线壶把

范军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的继承和提高,是创作者融入主观精神及人格情操的体现,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化、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的理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只有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真情实感,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形式及造型,都能匠心独运,创作出如《大仿古》壶这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的紫砂器。

常言天道酬勤,事在人为。本人从事紫砂设计制作多年,始终坚持以内容表现主题,成就自我风格,争创自我特色,走一条紫砂壶艺装饰之美的探索之路。如作品《大仿古》壶就是本人不断探索的结晶,现就谈一谈该壶的创作。

壶身略微扁圆形,平肩衬托之下更觉壶身扁平,端庄若大家闺秀。圆润的的子与壶身一致,应和之下韵味十足。口盖子母线精确地将壶盖、壶口分割开来。大口盖,与传统壶型毫无二致。一变嘴,耳形壶把随身势。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在外撇的壶嘴与阔阔的耳形壶把的衬托下,整款壶力蕴感强,仿若气沉丹田,亟待喷薄而出。

传统壶的制作讲究精气神,尤其是仿古壶这样经典的壶型。此壶型是以具有悠然典雅之美的传统仿古壶为蓝本,在壶身、盖钮加饰如意纹。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口盖各占一半,合上口盖即成饱满的半圆线,此功力可想而知。壶把舒屈自然得心应手。此壶的形、神、气达到完美的统一,是紫砂壶艺中极具感染力的经典代表。略显老味,成型难度高,整体气质雍容端庄!此壶日用而脱俗,清淡而尊贵,低调而高洁,直率而思辨,立足于生活本位,肯定于现世价值,以情趣为表象,以出世为标榜,该壶形制完美,结构巧妙,特点鲜明,壶身圆润饱满,丰润可爱,全壶色泽古朴雅致,肃静朴雅,构图简洁明快,线条匀称,和谐得体,精巧别致,纤巧玲珑,口盖紧密,能旋转自如,纹丝不动,虽倾而无落帽之忧。

运用变化万端的线条, 进行自体的线条装饰,主要以它的二维平面形态,如折线、曲线、直线、点线来适应造型的变化。这种蕴涵着主体审美情感及想象力的线条,提炼出紫砂壶的特色,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经历繁复手工制作过程,方得此把大仿古壶。整体的轮廓线是个长椭圆型,壶的子是在椭圆轮廓线外面的。这样盖面就成了大椭圆的一段弧线.盖子本身构成一个中椭圆,中椭圆的下部轮廓线是隐于壶身上端之内的。看不见但必需能感觉到。的子也是个椭圆,这样三个椭圆应该是大小不一样但外形很一致,显得连贯呼应,另外三个椭圆的长轴应该有黄金分割比例关系,直观看,的子宽度与盖面宽度比大于1比5,把和

嘴与壶口的夹角距离应该完全相等.把与嘴要形成贯气,端部与壶身暗接处要对称流畅且不可以伤壶体轮廓线,壶身丰满,有膨胀感,盖与壶身浑然一体,盖沿与壶口沿要平整丰满,如紧闭之双唇。

在中国的制陶史上,紫砂不仅仅是理想的茶具,还是审美与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工艺品,我们有幸能看到如此之多的精美作品,还是异常荣幸的。宜兴紫砂壶以其造型千变,古朴自然雅致,制作艺人的独匠心独运以及深厚的紫砂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盛名。紫砂壶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也离不开宜兴人对他的热爱与激情。每一种壶型所代表的意义或许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它们也都寄托了制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

[1]《宜兴紫砂陶艺》 姚迁等编著 台湾南天书局 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宜兴陶器图谱》 詹勋华 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82年版

[3]《紫砂的本体语言》吴鸣 景德镇陶瓷【J】2003(1)14-16

猜你喜欢

口盖轮廓线壶把
立体图像任意剖面轮廓线提取方法仿真研究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基于HTML5的凸轮廓线图解法App教学软件研究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一种有效的秦俑碎块匹配算法①
某型飞机充气口盖故障分析
飞机口盖设计要求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