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及其对策
2013-02-14任建国
任建国
(忻州师范学院 政教部,山西 忻州 034000)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既有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有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化,还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转型的过程曲折、结构复杂。社会转型造成阶层结构剧烈的分化、重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寻找科学的对策,引导社会各阶层合理流动、适度分化,发挥阶层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一
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目前学界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分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造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动因,也有政治动因、文化动因、社会动因。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经济动因。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而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利益分化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直接动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农村、农业、农民影响最大的改革措施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这两项措施激活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是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催化剂,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成为乡镇企业的工人、管理者;或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或沿海地区,成为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或其他社会阶层。农民阶级由此分化为若干社会阶层。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以后,我国相继推行了所有制、所有权改革,收入分配方式改革等措施,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些改革措施是工人阶级分化和新兴阶层诞生的经济动因。所有制、所有权方面的改革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新的经济成分不断涌现,吸引着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流动,引发了经济利益、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多样化的分配格局使得人们的收入形式多样化和收入来源多元化,进而引发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产生阶层分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行业和就业方式,吸纳了大批劳动力,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进而直接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再加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些新领域,如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市场中介组织等应运而生。由此,新行业、新职业的不断产生,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现实条件。”[2]另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也吸纳了大量外资进入我国,随着三资企业的发展,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在这些企业中,吸纳了包括知识分子、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人才及农民工等众多阶层人士加入,他们逐步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第二,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政治动因。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阶层分化的作用不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直接,它主要是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推动民主法治进程。改革初期主要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行党政分离、政企分离,避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间接地推动了社会阶层分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促成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让一部分符合干部“四化”标准的各界人士进入管理阶层,同时原有行政机关的部分干部离开行政岗位,或创业,或经商,成为新兴阶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并没有同步跟进,即经济市场化并没有带来权力、管理的社会化,以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治体制管理市场经济,“行政权力左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和流动。而这里的行政权力缺乏民主机制的制衡。原来体制下的权力持有者及其关系密切的人,在制度变革中继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中的有些人利用原有的权力资源,在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大发其财。也就是说,原来体制下‘大锅饭’的掌勺者,在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有可能给自己和亲近的人的碗里多捞”[3]。这就会滋生出各种腐败现象,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固化。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文化动因。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一样,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的间接原因。1977 年恢复高考,极大地激发了社会青年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大批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入上层社会,成为政府、企业的管理者或教育、科研工作者。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从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产业体系逐步健全,以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涌现,吸纳了大批从业人员,形成以科技明星、体育明星、演艺明星为代表的新兴阶层。近年来,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费用大幅度提升,使得农村地区的青少年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贫寒子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向上流动的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而富家子弟凭借金钱和关系能轻松入读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4]。教育提供社会流动机会的功能渐趋减弱,由教育导致的不平等和阶层固化的现象日益明显[5]。
第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动因。造成阶层分化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二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前者使社会管理体制发生巨大改变,为阶层分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过去由政府、单位管理的很多事务逐步由社区代替,人们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一部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有可能突破原有的身份束缚,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新的社会阶层。后者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农民阶级快速分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城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农民转变为市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吸纳大批农民流入城镇,转化为庞大的城镇农民工群体,从而引发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巨大变化[6]。另外,户籍制度“还是阻碍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障碍。在城市很多地位较高的职业,是以‘有当地城市户口’为招聘条件的。进城农民只能从事那些经济地位、声望地位、权力地位最低的工作”[5]。
二
应对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固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引导社会阶层科学、合理分化,防止阶层固化,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结构,是我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需要全党高度重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着手,消除阶层壁垒,营造有利于各阶层间相互流动、融合的,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
第一,发展经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消除阶层之间的隔阂,缓解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一定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资源供给,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打破垄断,鼓励自由竞争,保证机会均等;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缩小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创造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成长的制度环境。“打击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国有企业切实落实按劳分配原则,规范国企领导层尤其是高管的薪酬;私营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税收制度,使富人和有产者成为征税重点;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等,努力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7]
第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消除腐败、特权,营造有利于阶层向上分化的政治环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各阶层都想获取的重要资源,更是党和政府协调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运用政治手段引导阶层分化,抑制阶层固化,首先需要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铲除腐败、特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建设最核心的是党政职能分开,党要管党,不能以党代政。作为执政党,主要精力应该集中于把握路线、方针,制定政策,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执行由行政机关处理。党的领导体现在政治、组织和集体领导上,避免个人专断,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彻底铲除腐败、特权。同时,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应该代表、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尤其是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利益,巩固工农联盟,扩大党的包容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执政基础。其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将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调节经济、监管市场、服务社会方面来。政府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只能做裁判员,负责制定规则,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再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民主制度化、法制化。阶层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每个阶层都想通过博弈获得最大利益,但是,结局往往是强势阶层凭借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的优势侵占弱势阶层的利益。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缩小阶层之间的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动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当前社会的中下层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他们所控制的资源却比较少。民主化就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合理分配政治资源,保证社会各阶层都拥有畅通的利益表达、利益诉求、利益保障渠道。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选举中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将改变人大代表的结构,增加农村代表,有利于农民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要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约束公共权力,使权力运行公开化,避免公共权力异化,产生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通过制度化的民主协调各阶层的关系,提高阶层认同度,淡化阶层边界,增加向上流动的渠道,控制贫富分化,整合各阶层、群体的利益,促进阶层关系走向和谐。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文化领域各种思想相互影响、交锋、碰撞,一些负面的思想,如平均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仇富、仇官心理,攀比、炫富心理等不利于各阶层之间和谐相处,影响社会阶层的健康流动。“只有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来凝聚人心,强本固基,才能为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提供根本的思想保证。”[8]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渗透力和包容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利益观、权力观,引导社会各阶层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和引领多样的社会思潮,达成共识,扩大社会认同。同时,增加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9]习近平强调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而共享需要提升人民的素质、能力,实现这一点必须依靠教育为人民提供公平的起点和机会。只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均衡,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孩子才有机会有能力通过勤奋好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共享中国梦。因而,我们的教育要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公益,尤其是基础教育,不能算经济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和资源供给,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创造条件,促进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实现阶层和谐。
第四,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消除阶层壁垒,促进阶层垂直流动。“社会建设应该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目标,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0]改革户籍制度,以身份证、居住证逐步取代户籍,避免因户籍不同而造成的城乡居民之间的巨大差异。实现城乡居民共同享有均等的公民权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消除社会流动的户籍障碍,为城乡居民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保障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底层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公平,引导社会阶层合理分化,防止阶层固化。
总之,消除阶层壁垒,防止阶层过度分化、固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只有构建起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社会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保证阶层流动渠道畅通,让社会垂直流动,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形成各阶层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合力,推动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EB/0L].[2006-07-10].http://wenku.baidu.com/view/ccf03f05a6c30c2259019ef7.html.
[2] 邓 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与发展[J].理论导刊,2008(10):57-58.
[3]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3-4.
[4] 吴锡平.教育公平才能打破社会阶层固化[N].深圳特区报,2012-03-06(B11).
[5] 李朝良.中国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探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35-37.
[6] 民政部党组.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C]//中共中央组织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7] 陈淑娟,李 俊.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17-20.
[8]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9] 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10] 新华网.十八大报告[EB/OL].[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