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02-02郭晓音
郭晓音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晓音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产检的1498位孕妇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查前统一签署一份“准妈妈告知书”,检查过程中逐一做到边做边讲解,让主要家属参观整个检查过程,并将主要切面图像留存于工作站内以备查询。结果1498位孕妇中,检出先天畸形者18例,检出率1.2%,其中漏诊2例,漏诊率1.3%。结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并给予必要的产科应对,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出生人口众多,根据中国胎儿缺陷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有20~30万肉眼可见畸形的胎儿出生,约占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的1%~1.5%,产前有效的胎儿检查,对阻止畸形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极为重要[1]胎儿超声检查具有三个重要的时间段,分别为10~14周、18~24周、32~36周,其中,18~24周是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最佳时间段,大部分畸形可在这个孕周范围发现,以便及早进行必要的产科应对,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孕检的1498位孕妇,于孕19~26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孕妇年龄21~42岁,平均孕周(25±2)周,并同时选取我院实施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之前的1498位孕妇作为对照(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孕妇年龄21~40岁,孕龄相同,仪器使用美国GE公司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7 MHz,使用仪器预设的产科诊断条件,必要时应用ZOOM进行局部放大。检查前与准妈妈充分沟通并签署“准妈妈知情同意书”。孕妇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形态学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生物测量,判断胎儿发育指数,然后对主要脏器进行细致的形态学观察,针对怀疑畸形的部位进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必要时动态观察,留存重要切面图像于工作站内对诊断为畸形者均追踪结果。
2 结果
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1498位孕妇中,出生后或引产及尸检证实的20例,占1.3%(20/1498),其中经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有畸形的18例,占90%(18/20),与对照组(74%)有明显提高,漏诊2例,漏诊率10%(2/20),明显低于
对照组(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出生前就存在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畸形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的系统均可受累,约为3%的新生儿患有胎儿畸形,其中严重畸形者20%在新生儿期夭折,其余则造成婴儿期及儿童期死亡率增高[2],畸形儿出生后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使患儿自己长期受到肉体及精神上的折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较高的特点,且价格低廉,对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仍不失为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展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其目的是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并进行必要的产科应对,以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在我国的大城市均已开展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但是在中小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孕妇只做一般的产前超声检查,而且大部分的孕妇甚至部分产科大夫并不了解产前超声检查的三个孕周范围及相应的检查目标及所能检出的畸形,以至于相当部分的孕妇错过了畸形的最佳检出时间,或者对一般的产前超声检查也寄予较大期望,不断有医疗纠纷产生。因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操作医生和超声仪器的要求较高,必须的医疗投入和操作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同样重要。随着胎儿系统检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上的广泛普及,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必定会得到显著降低。
[1] 李胜利,黄季香.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困扰与思考.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5,2(4):193.
[2] 严英榴,杨秀雄,沈 理. 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中心医院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