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
2013-02-02宋立强宋亚彬赵小丽
宋立强 宋亚彬 赵小丽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护理
宋立强 宋亚彬 赵小丽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评价。方法对脑梗死患者24例进行鞘内注射干细胞移植,在术前 d、术后7、60、90 d进行NIHSS评分。结果干细胞移植术后第7天、术后60 d、术后90 d NIHSS评分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治疗脑梗死。
脑梗死;神经干细胞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万例,每年新发患者在150万例以上。脑梗死占脑血管疾病70%以上,脑梗死的致残率为86.5%[1]。脑梗死存活患者常遗留瘫痪等严重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移植现在研究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国内已经开展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是脑梗死治疗领域的先进技术[2]。
本文总结我院24例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病例,进一步学习此项技术的各种治疗、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分类标准[3],选取2012年1月至11月明确诊断脑梗死病例24例,患者均为新发脑梗死,干细胞移植时间在其急性起病3~5 d以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8~73岁,平均64岁。
1.2干细胞供体选择 标本选用接种密度为(8.5~10.5)× 104/ml。
1.3治疗方法 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1周患者无感染病史,在治疗前1 d、治疗后7 d、治疗60 d、治疗后90 d进行NIHSS评分。
1.4评价标准 采用NIHSS评分量表(U.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stroke scale, NIHSS),对患者意识、凝视、肢体活动等逐项评分。
2 结果
本组24例患者顺利完成鞘内注射干细胞治疗。术后4 h内有2例患者体温在37.2℃~37.6℃。1例患者口服抗生素1 d后体温恢复正常。另1例患者适当补液后体温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术后1 d出现情绪变化,表现为情绪欣快,夜间入睡困难,口服镇定类药物后症状缓解。
全部患者均按照规定时间进行NIHSS量表评分。术前1 d评分为(26±2.1),术后7 d评分为(18±2.4),术后60 d评分为(15±2.3),术后90 d评分为(17±1.9)。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5,P=0.000<0.01)。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无法面对新出现的瘫痪、梗塞后抑郁等,部分患者对疗效期望偏高。干细胞移植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家属经济负担。这些都是移植前不良心理因素。我们配备了专门负责移植的护士,向患者讲解成功病例的疗效,增强患者信心[4]。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等诱发血压波动、脑血管痉挛。
3.2安全护理 设置专门干细胞移植病房。术前1 d空气消毒8 h以上,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田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1 d每1 h监测意识、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术后24 h内患者活动时有专人陪同。60岁以上患者或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00 ml;每日液体输入总量不超过2000 ml。鞘内注射后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术后1 周内患者活动时均由护士及家属陪伴,配合康复训练,由护士作相应指导逐步过渡到患者自己活动。
3.3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女性患者每天热量摄入为1800~1900卡路里,男性患者为1980~2340卡路里。蛋白质摄取量占总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脂肪的摄取量占总热量的30%以下。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6 g,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持二便通畅,出入量平衡,调整夜间睡眠时间为8~9 h。
3.4院外护理指导 制定干细胞移植患者随访登记表,院外60 d、90 d医生、护士做到入户随访,进行NIHSS跟踪评分。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情况、饮食情况、药物依从性情况,进行院外督导。每2月举行干细胞移植患者座谈会,让患者之间交流感受、经验,同时向医生反应其病情变化。
4 讨论
本研究提示,干细胞鞘内注射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5]。24例患者有2例出现发热,提示移植术后4 h内易出现发热,这可能与异体蛋白置入相关。这种发热通常为低热,症状明显的患者适当应用抗生素可以缓解。术后患者出现情绪波动1例。除了客观查体以外,我们应注意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情绪变化。
患者在治疗后第7 d、30 d,NIHSS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后60 d,评分水平接近术后7 d。提示我们院外入户随访很重要,预示患者在移植后2~3月时应开始下一次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是极具潜力的治疗手段。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疗程,因人而异制备相应的护理方案。科学的护理配合恰当的治疗方案能获得相得益彰的疗效。
[1]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98.
[2] Mochizuki N, Moriyama Y, Takagi N, et al.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improves cerebral ischemia-induced learning dysfunction. Biol Pharm Bull,2011, 34(2): 260-265.
[3]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方木水, 冯素菊, 余钢成, 等. 自体骨髓移植病人的共性心理表现与心理支持. 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12):721-722.
[5] Jin K, Mao X, Xie L, et al. Delayed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neural precursor cells improves outcome from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aged rats. Aging Cell, 2010, 9(6):1076-1083.
163453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十七病区
宋立强 E-mail:16151539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