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临床观察

2013-02-02赵振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灌肠阑尾炎肛门

赵振虎

中药保留灌肠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临床观察

赵振虎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优于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保留灌肠;急性阑尾炎

阑尾为位于盲肠末端的废用性器官,发生感染时易发生炎症而引起急性阑尾炎。多由寄生虫侵入、粪石梗阻、淋巴增生等诱发[1]。目前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阑尾炎症继发的弥漫性腹膜炎,炎症扩散可引起肠功能恢复减慢。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官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急麦氏点压痛,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6 h以内。中医辩证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1.5±4.6)岁;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0.8±4.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起病急,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右下腹可见固定压痛及反跳痛。直肠右前方触痛,或有结肠充气征,或咳嗽、触痛试验征阳性。实验室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机中性粒细胞有程度不同的升高,B超检查提示阑尾有肿胀、积液等即可诊断。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头孢噻肟钠2~3 g,溶于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给予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5 d。

观察组采用中药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方由:丹皮、生甘草、炒枳壳各6 g,桃仁、川芎、金银花、野菊花各9 g,冬瓜仁、胡索延各10 g,生大黄12 g,芒硝、蒲公英各15 g,红藤30 g,败酱草40 g组成。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煎,每次得药汁100 ml,维持药液温度在38℃~41℃,每日行2次保留灌肠,每次保留灌肠时间1 h以上,连续治疗5 d。

1.4疗效标准 参考邢滔的相关标准进行[2],即:经治疗后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急体征全部消失,实验室辅助检查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急体征显著改善,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及B超趋于正常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仍呈高血象或有逐渐升高趋势,B超检查仍异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5.6%。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33.5±6.4)h,肛门排便时间(46.8±7.5)h,肠鸣音恢复时间(22.5±6.1)h。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0.6±5.0)h,肛门排便时间(30.8±5.2)h,肠鸣音恢复时间(13.8±4.1)h。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1例,复发率3.1%。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18.8%。观察组随访期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祖国传统医学“肠痈”范畴,病在肠,由于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血行不畅,瘀滞不通引起[3]。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但仅可将感染控制在一定的局限范围内,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阑尾的发病因素,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条件下易引起阑尾炎的再次发作。

常规口服中药治疗易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中药口服也增加了手术麻醉误吸的风险[4]。故本研究选择以大黄牡丹汤联合红藤煎剂为方,通过灌肠的方式给药,不仅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又可有效避免口服药物的诸多弊端,使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显著提高。笔者在灌肠时,给予患者左侧卧位抬高臀部,在较低的灌肠压力、较慢的滴速、适宜的温度的情况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了解腹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随时做好手术准备,有腹部炎症扩散加剧趋势时立即给予手术治疗。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优于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黄建国,王敏.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3):8153-8155.

[2] 邢滔.中药结合针灸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0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315-316.

[3] 王绪友,王全理,张守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120例.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53-55.

[4] 凌元仁,施成瑶,刘慧瑛.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2):181.

715500 陕西省蒲城县中医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灌肠阑尾炎肛门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