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体会
2013-02-02胡旭琴
胡旭琴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科2011年1月~12月为10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年龄最大93岁,最小77岁;住院时间15~20 d。1.2 主要合并疾病:高血压4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帕金森1例,老年痴呆1例。
1.3 麻醉及手术方法采用全麻2例,硬麻8例;全髋置换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
1.4 术前及术后处理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术前请相关专科会诊,控制血糖、血压;术后予抗感染抗凝治疗,监测心肺功能及血压、血糖。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宣教介绍手术方法、优点、阶段性功能锻炼方法及步骤,使患者掌握并配合。
2.1.2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常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心理,我们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采用多方面的健康宣传方式,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解除其思想顾虑。[1]
2.1.3 饮食、睡眠、大小便护理鼓励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术前保证睡眠,对精神过度紧张、失眠患者予镇静药。[2]
2.2 术中护理安置体位是术中护理不可忽视的内容。动作要轻柔,并妥善固定,注意保暖,。要做到手术体位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不压伤肢体及皮肤,不扭伤关节。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与手术护士认真交接,了解术中血压、补液、出血、尿量情况,有无特殊用药,麻醉是否顺利。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及尿量,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及顺序。
2.3.2 体位护理患肢外展中立位,两腿间置梯形枕防内收。翻身时髋关节同患肢整体托起。
2.3.3 疼痛管理重视患者的疼痛体验,及时进行疼痛评分,积极采用多元化镇痛方案。
2.3.4 切口引流的观察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性质并记录,如引流量多,每h大于100 ml,可改负压为非负压状态,一般不超过4 h,以防形成血肿。
2.3.5 功能锻炼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术后积极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3]。术后回房即行肌肉被动按摩,麻醉过后鼓励股四头肌、臀肌舒缩以及踝泵运动,第二天开始练习屈膝,但不超过90度。术后3~5d下床扶拐行走。
2.3.6 预防并发症压疮:根据Braden评分落实皮肤管理,建立翻身卡,认真交接。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鼓励患者深呼吸、吹气球、有效咳嗽训练,协助翻身拍背,痰液粘稠可做雾化吸入。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会阴护理,尽量缩短置管时间。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受伤部位、手术入路及下肢活动减少有关。[4]应抬高患肢,监测DDI值,遵医嘱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早期IPC锻炼。假体脱位:术后应正确搬运患者、完善体位护理、重视康复训练指导。低钾血症:表现为全身无力,出现消化道或中枢神经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遵医嘱补钾,加强饮食指导;减少意外受伤的危险。反应性精神病:多发生在术后3d,表现为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及兴奋状态。发生与应激、手术创伤有关,除一般治疗,要有预见性,加强安全防护。
2.3.7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不交叉双腿,不卧于术侧,不坐低矮椅子,不弯腰拾东西,不坐在床上屈膝,不爬山等,定期复查,了解关节位置及愈合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因其早期下床、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疗效可靠,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在积极的预见性护理下,本组1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早期扶拐下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高龄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目的就是将术前、术中及术后贯穿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巧、更取决于积极的全程、全方位优质护理。
[1] 郭春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护理.吉林医学,2010,32(02):379-380.
[2] 徐丽英.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体会.当代护士,2010,17(4):84-85.
[3] 林茜茜,吴伟仙,杨素清.高危、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24-5525.
[4] 蒋电明,陈增刚.老年骨折的特点与围手术期处理.重庆医学,2008,37(11):1145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