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

2013-02-02刘振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延迟时间门静脉造影剂

刘振锋

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

刘振锋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46例肝脏疾病患者,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和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中肝癌102例,胆管细胞癌86例,肝血管瘤594例,肝囊肿566例,脂肪肝252例,肝脓肿16例,肝转移瘤30例。结论 16排螺旋CT应用于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应用

肝脏在人体中属于非常重要实质脏器,因为并无较明显密度对比异常性,应用普通CT进行检查并无法对肝脏病变准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经造影剂强化提高正常组织相比病变组织所存有的对比性,可让病变更为清楚观察到,特别是在确诊早期小肝癌时,可以具备更有效的临床依据进行诊断治疗。肝脏所应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及肝脏固有动脉,门静脉存在肝脏总供血量的75%~80%[1],而肝动脉供血存在15%~20%,因为其循环途径存在差异性,血液通过左心室-肝脏固有动脉进至肝脏需要时间相比较通过左心室-门静脉进至肝脏要短。所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实施增强扫描过程中,两条循环途径形成的最大强化峰值时间存在差异性。本文选取1646例肝脏疾病患者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于2005年8月~2009年8月对1568例肝病患者,并应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46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男1074例,女572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54±1.3)岁,体重45~70kg。

1.2 方法 在扫描前所有患者均要保持空腹状态4~6 h,让胃得到充分排空。检查开始前30 min,患者可饮用800~1000 ml温开水确保胃肠道达到充盈状态。患者进行扫描时,需将检查位置佩戴的金属物品确保摘除,屏吸。若扫描前7 d内患者实施过胃肠钡餐、钡剂灌肠等需暂时停止CT检查,防止肠道钡剂出现伪影导致检查结果受到影响。扫描仪器选取飞立蒲16排多层螺旋CT,电压120kV、电流150 mA、层厚5 mm、层距5 mm、矩阵512×512。所扫描实际范围自患者膈顶一直到肝脏下缘处。观察窗160~190HU,窗位50~90HU。若有必要可按照层厚2 mm、层距1 mm进行重建。

患者仰卧予以造影剂过敏试验,显示阴性后以Medradvistron型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入100 mgI/ml,剂量1.5~2.0 ml/kg。而且其剂量与肝脏自身强化程度存在正比相关性,注射速度也与其强化峰值存在一定关系。注射速度提高,峰值也会上升,而所达到峰值需要时间会相应缩减。造影剂若注射太快时会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按照患者实际年龄、体重、心脏等情况选取团注法,其速度保持3~4 ml/s。

增强分期扫描存在3个时期[2]: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按照Bolus-tracking方法对动脉期延迟时间进行确定,触发点阈值100HU/6 s,延迟时间一般是造影后25~30 s开始扫描,在这个过程中腹主动脉和腹腔动脉均有显著强化,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只有较弱强化;门静脉期自扫描动脉期后12 s或应用造影后60 s起始,扫描平均延迟时间45 s,而且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强化具有持平性,门静脉强化上升明显,而门静脉分支也具有较为显著强化,肝实质为最大强化峰值,和平扫对比增加40HU,门静脉和实施平扫状态对比超过90HU。平衡期肝实质、腹主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强化存在一致性,和平扫对比超过10HU。如有必要可按照病灶性质提高延迟时间。

2 结果

在本文所选取的1646例肝脏疾患患者中,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显示肝癌患者10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86例,肝血管瘤594例,肝囊肿患者566例,脂肪肝患者252例,肝脓肿患者16例,肝转移瘤患者30例。肝癌存在较为富有血供,强化时间曲线存在速升速降特点,时间短促;胆管细胞癌经强化并不存在显著特征性,病灶存在不均匀性增强特点,且密度很低,周边分布小型卫星病灶;肝血管瘤动脉期存在周围斑点状或是明显外围性强化,且有逐步往中心位置扩展现象。按照Freeny 3条标准:在早期病灶其边缘具有高密度强化;在其增强区则进行性的往中心位置扩张;延迟性扫描病灶则存在等密度样充填,患者中合乎此标准的典型性患者为378例(63.6%);肝囊肿具有光滑性边缘,清晰边界,属于水样密度,并未有内部强化;脂肪肝具有局部性或低密度灶为弥漫状;肝脓肿在周边存在环状增强现象,外层强化力度要比内层高,“环征”率为92%;肝转移瘤在动脉期存在周边强化现象,其周壁不具均匀性厚薄度。

3 讨论

在增强扫描过程中需按照患者自身个体差异性和循环系统状态来安排造影剂所用剂量、速度、方式和延迟时间。若患者出现严重心脏病变并会使得心输出量减少、循环时间增加,此时动脉期、门脉期产生时间也会随之发生延迟。若患者出现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等症状,进至门脉内血流量会减少,门脉回流延迟,从而导致扫描时间延迟。因此选取适宜扫描时间窗过程中,需仔细了解患者具体病情,按照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实现时相具有个体性、优势性,为患者的诊断予以最优良影像学资料及最有效诊断依据,综合各种指标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使得各种选择达到理想化,方便观察患者实际治疗效果[3]。

本文研究发现,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肝癌存在血供较丰,强化时间曲线具有速升速降特征,持续时间短;胆管细胞癌通过强化无较为明显特征性,病灶增强并无明显均匀性,密度低,周围具有小卫星病灶;肝血管瘤动脉期存在周围斑点状强化或外围性强化,且往中心位置扩展。

总之,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可对癌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1] 边芳.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1(15):187.

[2] 余祖存,吕海蓉,关红博.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585-586.

[3] 杨凯.多层螺旋CT在肝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1,30(17):170-171.

471600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延迟时间门静脉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添加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着火性能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NOx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影响的数值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