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6例

2013-02-02徐元东罗明同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爆裂性腰段椎管

徐元东 罗明同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6例

徐元东 罗明同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手术顺利,随访9~24月,椎体前缘高度从30%恢复至95%,后缘高度从70%恢复至98%,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功能恢复,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有效恢复椎管容积及椎体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常伴脊髓、马尾和神经根损伤,引发严重后果,椎弓根螺钉三柱复合结构可提供坚强内固定,恢复脊柱正常力线和椎体高度、椎管间接减压。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6例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25~66岁,平均42.5岁。均为胸腰段单椎体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7例,交通事故伤9例,术前均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CT检查,21例行MRI检查,损伤节段T121例、L118例、L25例、L32例,伴不完全性神经损伤13例,Frank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17例、D级18例。

1.2手术方法 全麻醉下患者俯卧脊柱过伸位,C型臂标记伤椎,胸腰椎后正中切口显露受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Wemsten解剖定位法选择椎弓根进针点,C型臂监测下置入合适椎弓根钉。无神经压迫症状者椎间撑开复位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侵占>50%或有神经压迫症状者内同定同时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清除血肿、椎管探查,严密缝合破裂硬膜,髂骨块于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负压引流管术后48 h拔除,术后卧床6~10w后带腰围下床活动,术后12~18个月去除内固定。

2 结果

46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0±36)min,平均出血(140±42)ml,术后切口Ⅰ级愈合,无感染及血肿形成。出院随访9~24月,平均16个月,2例术后3个月螺钉松动,患者无自觉症状,内固定物均顺利手术取出,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出现,椎体前缘高度从30%恢复至95%,后缘高度从70%恢复至98%,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功能恢复。

3 讨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极不稳定,椎体压缩>50%时脊柱三柱结构破坏,稳定性丧失,且常合并脊髓损伤,需手术解除骨折脱位对脊髓的压迫,恢复脊柱正常解剖形态,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目的为恢复脊柱稳定性,复原受伤椎体高度、排列与曲度,解除脊髓神经压迫,为脊髓神经恢复创造条件[1],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防止或减少迟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及下腰痛发生。可靠的复位与固定为保证疗效之关键,在保证复位及减压效果前提下尽量减少固定节段,保留运动节段[2]。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只需固定损伤椎体水平上下各一个节段,应力集中,可保留脊柱生理弧度、活动范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与Dick内固定系统、Steffee钢板、AF系统治疗相比操作简单、抗折力强,固定节段短,有效复位和牢靠固定,术中撑开连接棒可使受伤椎体生理前凸和前、中柱高度同步恢复,前后纵韧带、纤维环等充分伸展和牵张,带动椎体后缘移位骨块复位,达到椎管有效减压。立体矫正对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锥体高度,符合脊柱骨折三维固定原理[3],手术创伤小,作用可靠,适用于大多数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

胸腰段爆裂骨折后2 w内为手术最佳时机,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及早减压、复位、固定,以免加重神经损伤,有神经损伤症状者最好在伤后24 h内手术,尽早解除骨折脱位对脊髓的压迫,最迟不超过伤后2w。术前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或骨折片未压迫硬膜囊者,不行椎板切除减压,椎管内残留骨块伤后一年左右可发生骨吸收现象,减少神经受压程度。对开放性脊髓伤合并脑脊液漏、骨折片进入椎管压迫硬膜囊、脊髓损伤平面上升、椎管内出血,或出现完全性截瘫者,应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探查神经,清除血肿。椎板切除减压宜在置入椎弓根钉后进行,以免破坏脊柱解剖结构,置钉困难。

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是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良好复位、固定的基础。术中注意避免椎弓根螺钉进入椎管,损伤脊髓、神经根及椎体大血管,C型臂监测确保椎弓根钉位置,明确骨折复位程度。后路全椎板切除可致术后脊椎后柱不稳,椎弓根钉棒系统不能提供长期稳定性,可出现断钉、断棒、椎弓根钉松动等现象,导致腰椎不稳,永久的稳定需骨折椎体愈合与后部结构损伤修复,两侧横突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重建脊柱稳定性,植骨融合明显提高脊柱稳定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爆裂型骨折,螺钉承受压应力大,易造成折断或疲劳损伤,内固定失败,术后患者应卧床6~10 w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本组患者出院随访9~24月,椎体前缘高度从30%恢复至95%,后缘高度从70%恢复至98%,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功能恢复,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出现;2例术后3个月螺钉松动,患者无自觉症状,内固定物均顺利取出,效果满意。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何钢.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3):209-211.

[2] 白剑强,吉宁,夏群,等.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策略.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808-09.

[3] 郑晓勇,侯树勋,李利,等.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观察.创伤外科杂志,2009, (06):324-326.

464200 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爆裂性腰段椎管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不完全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