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3-02-02王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王海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王海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行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不同时间的随访,根据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估等分析其疗效。结果临床情况:本组病例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67 min,平均(46.6±11.4);术中出血量47~173 ml,平均(97.1±22.7)ml。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7±5.7)个月;随访期内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发生髋内翻2例(6.9%),无螺钉断裂、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85.4±11.3)分,优良率93.1%。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可在小切口下达到可靠固定的效果,利于患者骨折端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时,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颇具临床优势。

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近远期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主要由于骨质疏松引发,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行性病理变化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及不稳定性均显著增加,且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相对困难。加之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病变,为并发症高发群体,在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上,有较大局限性,更是增加了手术难度。股骨近端髓内钉为髓内固定,相对微创,经临床研究证明[2],亦可获得较高的稳定性。本院对部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61~83岁,平均(73.4±6.4)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摔伤11例;撞伤5例;压伤3例。骨折采用(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7例;Ⅳ型8例;Ⅴ型4例。合并症情况:冠心病11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8例。排除标准:肿瘤和癌症患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患者;及各合并症急性期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进行全面体查,并询问其疾病史,诊断患者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重在改善其基础病变,控制合并症,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等身体素质指标;并对其手术耐受程度进行评估,达标患者行择期手术。

1.2.2手术方法 ①患者仰卧位,臀垫高,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以牵引架牵引,保持患肢和躯干呈一定的角度。②C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复位,取大粗隆顶点上端纵向切口,依次分离筋膜和肌肉组织。③在大粗隆顶点内缘开孔,C臂X线机透视下入导引针,开股骨皮质,进行扩髓。④选择合适长度的髓内钉,以瞄准器插入股骨干髓腔,借助C臂X线调整角度和位置,使螺旋刀片凹槽对准股骨颈中下1/3。⑤继而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调整位置余股骨颈中下1/3处,沿导针轻击锤入螺旋刀片,锁定,瞄准器下钻入远端锁定螺钉。⑥于髓内钉近端置入主钉尾帽,C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逐层缝合。

1.2.3术后处理 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2 d,合并糖尿病患者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基础疾病或合并症对症治疗;进行密切护理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1月内辅助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健康锻炼;每周进行X线片复查,根据患者个体恢复情况早日指导下地站立、扶拐行走、独立行走及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随访期并发症。③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估: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2 结果

本组病例29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67 min,平均(46.6±11.4)min;术中出血量47~173 ml,平均(97.1±22.7)ml。且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7±5.7)个月;随访期内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发生髋内翻2例(6.9%),无螺钉断裂、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85.4±11.3)分,优良率93.1%。

3 讨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严峻性相对增加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医疗,日渐成为骨科研究的重点。基于传统非手术疗法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呼吸道炎症、压疮、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重点,在于手术疗法。股骨近端髓内钉为近年发展起来的骨科微创术式之一,其显著优点是实现股骨头颈、转子及股骨上端的无缝结合,对骨质的锚合力高[3],对骨质疏松及不稳定骨折具有较高选择性,且整个操作过程在保护套筒限定范围内进行,一方面加强了靶向性,另一方面也将组织损伤降至最低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及并发症控制方面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1] 沈光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6):671-674.

[2] 汪计,金永建,王辉民,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2467-2468.

[3] 高翔.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6):1463-1466.

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四科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